興和造船廠初創時,隻有兩三百名工人,那時候本土近代工業剛剛起步,生產方式和工藝技術落後,勞動條件極其簡陋,又由於購買的機器設備大部分屬於西方國家的淘汰品,技術性能不穩定、勞動保護措施差,工人的安全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經常發生工傷事故,
工人被卷進引擎皮帶,被機器碾傷手足、軋去手指的惡性事故時有發生。
因為創立初期,存在的諸多問題,造船廠在吸引本土移民進入廠區做工時,遭遇到很大抵製,廠區附近地區,剛分到土地不久的遠東移民對機器非常恐懼,他們害怕進入工廠後,會被機器軋死。
當時在遠東移民群體中,流傳著這樣的話:“進廠的人要被丟進大煙囪裡去”,類似這樣的謠言嚇得好多移民不敢進廠做工。
遠東移民對工業恐懼的觀念短時間內難以改變,而造船廠發展壯大,又需要足夠的工人,因此,在遠東移民群體中招工受挫後,興和造船廠又努力從其他渠道,增加造船廠工人來源。
年興和造船廠普通工人主要來自兩個渠道。
一是軍隊中被裁撤的老兵,二是本土方麵從海外接收的十二歲以上孤兒。
漢國軍隊是一個大熔爐,在裡麵服役過的士兵都接受過基本的知識教育、服從性高,易於管理,而一部分學習能力有限或者是錯過了最佳學習年齡的半大孤兒,則因為思想相比成人更為單純,可塑性高,所以也有不少人被安排到造船廠做學徒工。
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那段時間,興和造船廠和許多國營企業一樣,憑借著幾台落後的機器和一群非專業工人們的付出,艱難得邁出了工業化的第一步。
1875年以後,隨著本土基礎教育的普及,本土百姓和新遷移到本土居住的遠東移民對工業企業的了解越來越多,廠區附近百姓對進廠做工的誤解、排斥漸漸消失,願意進廠做工的本土居民數量也越來越多。
1877年,由於造船廠工人數量超過了原有廠區的設計容納製,因此,興和造船廠出資,拿下了廠區西部一片大約1800畝的土地,然後開始在新購買的土地上建造新的廠房和員工宿舍。
荒地拿下第一年,興和造船廠在臨近港口的灘地上興建了6排房屋,共約有300餘間單身宿舍,供1200名工人住宿。
1880年,荒地拿下後第三年,隨著廠區工人來源屬地更趨多樣化,許多工人妻子、孩子也跟著丈夫搬遷到廠區附近居住,1877年拿下的土地使用殆儘,於是,造船廠便與主管部門協商,將造船廠主廠區搬遷到了鬆江港,而原本留下的廠區,則作為興和造船廠名下的一個造船產業基地,繼續為興和造船廠提供各項附屬的技術、產品支持。
擁有中央政府的財政支持,興和造船廠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船廠主產區搬遷至鬆江港不到十年時間,不僅廠區工人數量突破了3000人,就連廠區附近的荒地,也隨著造船廠的搬遷,發展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城鎮。
從各地趕來的工人家屬、孩子,拿著政府提供的身份證明材料,從當地政府手中獲得一塊麵積大致相等的土地,然後,這些工人家屬便在政府規劃的荒地上,和他們的丈夫、鄰居一塊動手,共同建造一座座屬於他們自己的房屋、家園。
荒廢的灘地被利用起來,一排排規劃整齊、樣式相似的中式木屋、磚瓦房出現在廠區附近,然後,西方人難以相信的速度,形成了一個個簡約、有序的居民區。
正如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德克勒描述漢國社會體係發展時所說的那樣“:工人們都
有一定的需要,“為了滿足這些需要,還須有其他的人,於是手工業者、裁縫、鞋匠、醫生、泥瓦匠、木匠都搬到這裡來了”。
在興和造船廠廠區附近也是如此,
港口西部深入內陸地區七八公裡處,出現了四條寬敞的街道,一條叫北厙街,
一條叫新厝街、一條叫羊城街、一條叫新蓉城街。
因為遷移而來百姓籍貫來源的不同,四條街道被冠上了具備各自特色的地方文化名稱。
而在街道上,不同類型的行業,也隨著居民數量的增加,像雨後春筍般快速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興和造船廠附近的街道來往購物的百姓成百上千,即便李明遠在副廠長牛尚周等人陪同下,沒有進入街道中心,目光所及之處,也能夠感受到街道上的熱鬨氣氛。
“陛下,您要不要到街道裡麵看看?”
興和造船廠副廠長牛尚周走在李明遠左手靠後位置,建議道:“廠區西部四條街區分彆屬於鬆江府名下的安福鎮、宜豐鎮,兩個鎮子再加上四條街道,總人口大約為7萬人,
聽兩個鎮子裡的地方官員們說,鬆江府有意將兩個鎮子和四個街道合並為一個縣,縣治就放在距離廠區四五裡路程的新厝街道。
您往東麵看,就是前麵懸掛”漢”字國旗的那條街道,廠屬小學堂也在新厝街道上。”
“晚上還有事務要處理,今天我們站在街道外麵隨意看看,就不到街道裡麵去了。”
李明遠望著夕陽下一杆迎風飄揚的旗幟,開口道:“這兩天在船廠廠區周邊視察,看到廠區裡麵也有不少年齡不到十歲的孤兒,他們和船廠工人家庭的孩子一同在小學堂裡學習,你們船廠管理層平時要與地方學校加強溝通,重視廠屬孤兒的就讀問題,在生活和學習方麵,要多給予他們一些關心和愛護。”
“陛下放心,在廠區生活的幼童孤兒都有專門人員看護、教導,船廠管理層每隔一段時間,也會抽查、監督廠區孤兒的生活狀況,雖然船廠方麵不能完全替代他們父母的角色,但是在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麵,我們也會儘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獲得與正常孩子一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