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番外一(1 / 2)

歸岫 長衿酹江月 3954 字 7個月前

《歸岫》全本免費閱讀

太興三年春。

建康城外有一地母廟,門上楹聯載,“後土富媼,明昭三光。”是為護佑闔境安寧,保四方太平的土地神祇。

素來靈驗,是以京城百姓常常結伴到此地上香。

黛瓦斑駁,煙火繚繞。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香火味,與風中花香交織,靜謐安寧。

地母神像前的供桌下,宿著一乞兒。

對乞兒而言,神祠的供桌,是為數不多可以稱得上安全的地方。

有屋簷避雨,有桌布藏身,有貢品可食,還有神靈庇佑。何況看管地母廟的香主每每灑掃,也隻掃自己看得見的地方,不去管那些落灰的角落。

然而亂世之中,哪怕是肅穆的神佛前,也充斥著荒唐。

廟裡養著許多妓子,專門侍奉來此上香的貴族,哄騙他們給祠廟多捐香火。

每至入夜,廟裡便充斥著嬌聲曼吟,不堪入耳。

最初隻是在神廟的耳房,後來愈加放肆,在神像前,乃至供桌上……

神佛無罪,人性肮臟。

乞兒很快就待不下去了。

三月春光,祠廟牆角添新綠,偶有楊絮隨意飄落,乘風自由。

微風拂羅袂,豆蔻年華的少女在一眾侍女的簇擁著,從楊柳樹下過,引得膏粱子弟注目,驚豔人間春色。

那是楊氏的女公子,趁著花朝時節,與友人結伴踏青。

牆角的乞兒也迷了眼,隻覺得這樣美好的人,不該出現在這肮臟的地方。

有少年攜玉蘭相隨,楊絮笑他:“每日都送我玉蘭,怕是阿宣院裡的玉蘭樹都被折光了吧?”

少年隻道:“你不去陸府看花,我隻得攜花來見你。”

皎皎玉蘭花,灼灼有輝光。

彼時陸氏二公子不曾提起刀劍,也隻是個書生意氣的少年郎。

楊絮見地母廟前的木柱為雨水所腐蝕,便往功德箱裡投了許多銀錢,叮囑廟裡的香主擇日將此廟修繕一番。

香主忙賠笑著說“好”,又阿諛道:“女公子虔誠心善,地母娘娘定會佑您平安常健,世事遂意。”

楊絮同香主回禮,笑說:“承您吉言。”

她與友人入廟上了三炷香,又跪在神像前,頑皮地看著身側之人靜默祈禱。

“阿宣思量了這麼久,不知祈了什麼願望?”

少年答:“願年年歲歲如今朝。”

“啊——”楊絮故作感歎,“我不過隨口一問,你真說出來了,怎堪靈驗?”

少年道:“若我心口不一,那才不堪靈驗。”

少時情誼最為真摯,相坐柳樹下,言笑吐芬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