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這樣要違規(1 / 2)

普林莫當天晚上將詳細的情況反饋給《自然物理》,並且向編輯部說明自己未來不會再去編輯本審核論文。

已經七十六歲的普利莫教授準備將自己未來的年華再次獻給實驗室,之所以這樣不做,其實也有一些不甘心在裡麵。

普林莫的團隊在十年前就立項,十多年毫無進展,被一群年輕的夏國人給領先了。

普利莫還詳細的查看過盤古科技和蕭銘的資料,蕭銘是學金融專業的。盤古科技有生物和計算機領域,但是就是不涉及物理。

就這麼一個外行居然把內行給擊敗了,普林莫不服氣!他開始詳細研究盤古科技的論文,希望從中尋找一些突破口。

問題擺在了《自然物理》雜誌編輯部麵前。

普林莫在評價報告中說的很清楚,盤古科技的論文邏輯清晰條例清楚絕對沒有問題。

C14微核電池不是人類領域首次發現,但是一定是人類的在微核領域的首次利用,這是影響人類能源利用的時刻。

但是報告上還有關鍵性的一個表述,卡文迪許實驗室沒有辦法重複論文的實驗。

這個表述把《自然》編輯部給卡住了。

《自然》要發表論文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其他實驗室能夠按照論文的表述進行重複實驗,以此證明對方實驗的正確性。

重複實驗可以在論文發布前進行也可以在論文發布後進行。

但是全球第一的物理實驗室卡文迪許實驗室都表示沒有辦法進行重複實驗,那麼彆的實驗室還能夠重複實驗?

無法重複實驗就是沒有形成普遍性結論,這在學術上過不去。

這條無疑宣布了論文的死刑,《自然》雜誌可以用這個結論不采納盤古科技的論文。

“你們的意見呢?”費爾將問題拋向審核組,並且征求其他小組的意見。

組員們紛紛發表意見。

“如果無法重複性試驗,那麼說明實驗無法被證明,這就說明論文是有問題的。為了保護我們雜誌的權威,我建議論文暫時不要公布。即便要公布也等有實驗室重複實驗後再說。”

“我同意,雖然對方是盤古科技,對方在《細胞》上發布會重量級的生命科學論文,但是一碼事歸一碼事,我們還是要慎重。”

“我反對你們的意見。”有人說道:“普林莫教授說了無法重複實驗,這是技術問題,不是原理問題。無法重複實驗是因為目前卡文迪許實驗室技術沒有達到盤古科技的標準,並不是說盤古科技的實驗無法重複。”

“我們的技術沒有辦法抵達織女座,難道我們就說織女座不存在嗎?”

組員的一番話讓大家啞口無言,似乎就是這個道理。

又有人提出反駁意見,“這可是夏國人寫的論文,從三年前開始夏國人的論文我們都必須要詳細的審核,實驗無法重複是否可能是他們的實驗本來就有問題?”

“你這是對夏國人的雙重標準,要是這邊論文是東洋人寫的,大家可能早就歡天喜地的將它發表了,怎麼還會懷疑這個懷疑那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