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綺坐在車上最大的感歎就是,坐著比開車舒服多了。
這種平穩的乘車感受,讓人不會因為擁堵的道路而感到煩躁。
高思綺說道:“今後上下班逛街都乘坐天河01號,我也不會擔心我的駕駛證分數不夠扣了。”
經過大半天的實驗,天河01順利的返回盤古科技園區,在返回的時候,蕭銘繼續使用自動駕駛模式,而且沒有選擇快速路而是選擇縣道。
既然要測試,那就一次性測試完整,選擇縣道也是再次測試自動駕駛模式在狹窄道路上行駛情況。
天河01平穩的在縣道自動駕駛著,眾人看到了下午來的時候和天河01競速的奔馳GT63S。
話說這個GT63S也是倒黴,在等待救援的時候被一輛大貨車給懟了,現在車屁股就是一堆廢鐵,還好車上的人已經下來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縣道就是因為這些大貨車,所以道路才會這麼爛。”錢怡回頭看著幾乎已經報廢的GT63S,心中默默為它祈禱。
回到盤古科技園區後,張德瑞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他會將今天道路的所有測試數據彙總,然後然後技術團隊進行分析,看看每一秒的車輛的性能和行車助手對車況調整的狀態是否合理。
數據將形成彙總報告交給天河研發小組共同討論,最後再次對天河01進行優化。
技術上的問題不需要蕭銘討論,蕭銘要討論的問題是天河01未來量產的問題。
新能源車的生產對盤古科技來說是全新的產業,盤古科技沒有完整的生產線,也沒有完整的銷售渠道。
目前唯一一條能夠新能源車的生產線就是天河01試驗車的生產線,這條生產線並不具備大規模生產的能力,要是以這種方式生產,那麼天河01的成本會相當的高,不具備市場競爭力。
天河01生產幾個重要部件,微核電池組、電機、車載助手、車身(含內飾)和底盤。
其中微核電池組有完整的生產線,車載助手可以利用青荷I可穿戴設備的生產線。
這兩樣量產是肯定沒有問題。
電機因為體積較小,很快也能夠建立自己的生產線。
現在最頭痛的就要數車身和底盤,這兩個東西盤古科技是完全沒有自己生產線的,如果要重新建立生產線也相當花費時間。
張德瑞說道:“車身的生產難度不大,夏國任何一家生產線都能夠滿足,底盤則需要增加一些設備。”
蕭銘說道:“也就是兩個選擇,一個是收購一家擁有完整生產線的汽車企業,對生產線進行改良,一個是自己重頭建立生產線。”
張德瑞點頭說道:“就是這個意思,我個人的意思是收購一個完成的生產線,因為我們隻需要簡單的改良之後就能夠投入使用,而且車身和底盤並非最核心的技術。”
蕭銘將問題交給小初,讓小初計算成本,成本包括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是重新建立完整的生產線好,還是收購一個完整的生產線好。
小初經過秒算後得出結論,收購比新建劃算,因為在成本上,盤古科技更重要的是時間成本不是經濟成本。
“我們將單位時間創造的經濟價值和單純的經濟價值做比較,顯然是節約時間更劃算。”
小初說道:“汽車行業也是萬億市值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