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學霸的黑科技時代最新章節!
垃圾處理廠原來屬於江城環境部門,垃圾處理廠的主任類似於某局科長級彆,不過在幾年前改製之後,垃圾處理廠被私人買斷,屬於受到相關部門監管的自負盈虧單位,閔主任雖然還保留了主任的稱呼,但身份已經變了,是垃圾處理廠的實際老板和負責人。
閔主任看著可絲毫沒有老板的架子,他雖然穿著西裝,但是西裝的顏色搭配著垃圾處理廠實際的環境,很直觀的告訴來訪者——我是收廢品的。
做垃圾處理賺錢嗎?肯定賺錢。不過也不會有人不顧惡劣的環境做這個工作。
垃圾處理的收入來源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江城財政的補貼,財政會按照垃圾處理廠每年垃圾處理的數量予以撥款支持;一部分是垃圾處理廠對垃圾分類回收賺錢的錢。前者能夠保證垃圾處理廠的日常運行和開銷,後者才是主要的盈利部分。
至於有多賺錢,看看閔主任的派頭就知道。
灰色的西裝的確看著不怎樣,牌子卻是阿瑪尼的,手上土豪金的手表看著沒有一點檔次,牌子卻是愛彼的。還有隨身攜帶的青荷設備,以及在垃圾處理停車場黑色的虎躍。
“山寨貨?”有認識牌子的學生小聲問道。
“肯定行貨啊!虎躍誒!你們沒有看到停車的虎躍?能買得起虎躍的大老板怎麼可能買山寨貨自掉身份。”
閔主任用的產品也不是山寨產品,而是正兒八經的行貨。
這也足以說明一個問題,身份這個東西,還真是奢侈品堆積不出來的。
不過和閔主任比起來,垃圾場中的員工們待遇就沒有那麼好了。
員工們穿著統一的綠色的工作服帶著口罩在不遠處工作著,他們采用最原始的方法用手在一堆垃圾中翻搗著能夠回收的垃圾種類,例如鐵製品、易拉罐、塑料瓶子、紙張等。
在閔主任一身豪華派頭的映射下,他們拿著最微薄的工資,做著最累最臟的工作。
江城市執行的所謂垃圾分類也在這裡得到了最諷刺的答案。
在居民的前段,大部分居民都嚴格按照垃圾分類的規定,將乾垃圾、濕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裝在不同的垃圾箱內,可是到了垃圾處理廠的終端,所以的垃圾又混在一起了。
閔主任還十分驕傲地受到:“我們的垃圾處理分為兩個步驟。”
閔主任比了個“二字”,自信滿滿。
聽到這裡,許多學生的心中都有點小疑惑。一般來說,垃圾處理的步驟越多那麼處理就越細,閔主任這裡怎麼隻有兩步?
果不其然,閔主任說道:“第一步,我們的工人會把能夠回收的垃圾挑選出來。”
閔主任一邊說,一邊帶著眾人參觀垃圾處理的現場。
剛剛師生們進來的時候已經看到了這個過程,挑選可回收垃圾,可不是用機器智能挑選,而是機械和人工相互配合。
挖掘機將垃圾山的一堆垃圾挖出來散落在空地上,工人們憑借眼睛和雙手人工挑選,可回收的垃圾會被身後的三輪車運走,不能回收的就被推土機堆成小堆,然後挖掘機將其翻運到裝載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