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閔主任說道:“不可回收的垃圾,送到五公裡外的填埋場去填埋。”
“沒了?”龔璐月疑惑著問道。
“沒了。”閔主任說道:“還有什麼?哦!對了!還有,前幾年咱們江城還有小型火力發電站的時候,咱們的垃圾會賣掉一部分去這些火電廠用於發電,後來因為汙染的原因,小型火電廠不發電了,咱們也不能隨意焚燒垃圾了,所以隻有填埋。”
看到如此雜亂的場景,學生們麵麵相覷,有點明白知道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帶你們去填埋場看看。”閔主任驅車帶著眾人前往兩公裡外的垃圾填埋場。
當初江城將垃圾處理廠建設在民沙縣就是考慮民沙縣屬於淺丘地區,這種地形最適合垃圾的填埋處理,將垃圾傾倒在丘陵溝壑處,挖坑和覆蓋土壤的步驟都省了。
學生們見到過蔚藍的大海,見到過鬱鬱蔥蔥的森林,見到過遼闊無邊的草原,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高高低低散發著令人作嘔味道且看不到儘頭的垃圾山。
龔璐月給出一組數據:“夏國居民每天產生的垃圾重量在1.2公斤左右,江城擁有800萬城鎮人口,產生的絕大部分垃圾都在這裡。”
“太可怕了!”有學生說道,“我隻想著我們宿舍每天產生的垃圾就是兩大包,沒有想到所有的垃圾集中在這裡是這樣震撼的場麵。”
學生們紛紛拍照留戀,也算是景點一日遊。
不遠處正有貨車正在傾倒垃圾,貨車將很隨意將垃圾傾倒在目的地,傾倒完後,推土機將垃圾推入山丘的溝壑中,就這樣簡單、粗暴、管用。
學生們也看出了這些垃圾根本就沒有分類,有些是容易降解的廚餘垃圾,有些則是百年後依舊存在的白色垃圾,有甚者是家裝、工廠等地方運輸過來有害垃圾。
有些眼尖的學生還看到垃圾堆裡有許多乾電池。
這些垃圾被埋在這裡,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汙染著這裡的土地,讓四周不能再種植莊稼和果樹,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汙染著這裡的地下水從而汙染著小溪、河流,最後汙染著整個生態環境。
垃圾堆也是野狗、老鼠、雞等動物的家園,它們在垃圾堆裡尋找著食物,不少麻雀和不知名的鳥類也在這裡尋找著自己的食物。
恰好,蕭銘的腳邊躺在一隻已經死亡的麻雀,它的羽毛還有光澤,看來是剛死不久。
蕭銘說道:“楊力,解剖了,注意安全。”
學生們經過一個月的上課,都很懂規矩,在戶外做生物體的解剖切記要注意安全,不然什麼這些生物體怎麼死的,是否有致命都不知道。
“明白。”
楊力戴上手台,拿出一次性手術刀、剪子,很容易就將麻雀解剖了。
切開麻雀的胃部時,讓人無比震撼的一幕出現了。
麻雀的胃部是大小不一的花花綠綠的塑料塊,它把這些當做自己的食物吃了下去,被活活撐死。或許在某棵樹的鳥窩裡,它還將這些顆粒當做最美味的食物喂給自己的孩子,一步步將孩子送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