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掏空米國(1 / 2)

這種推測讓米國當局者有些摸不著頭腦。

退一萬步來說,即便夏國人開高價挖人才,怎麼也不會去挖行動不便渾身都是病,等著要死的人吧。

米國人一臉懵逼,蕭銘卻一臉歡喜。

人才肯定是多多益善。

來自全球的專家們已經在盤古科技園區後山的療養公寓療養、治病,身體情況非常不樂觀的就直接進行思維遷移。

這些人才會融入到盤古科技的各個實驗室之中,能夠很好的帶動盤古科技新科技新產業的研發和創新。

吳德尊已經完成了思維遷移,他目前生活在落霞市成為了周平的鄰居。

眾人再也想象不到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和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有什麼共同的話題,但是兩人還真的成為了朋友。

吳德尊除了和周平在外散散步以外,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緊張的科研工作中。

盤古科技建設的粒子對撞機要比國家的先進很多被,而且吳德尊也知道了盤古科技的超弦計劃,他和外麵的徐利民密切配合從事超弦的研究。

有了新的領域和新的目標,吳德尊找到了在虛擬世界中生活的樂趣。

超弦和核聚變的研究進展明顯加快,實驗組正在向著蕭銘設定的物理階段性目標奮進。

在江城治病或者療養的米國科學家也陸陸續續進入工作狀態,其中有一名數學家選擇在身體還行時進入虛擬世界,他不希望自己最後的人生是躺在床上在病痛中度過。

盤古科技雖然沒有對外宣傳虛擬天堂計劃,但是在米國的學術界,這項計劃已經傳開。

大家還不知道虛擬天堂的具體計劃是什麼,但是隱隱約約知道盤古科技發明了一項改變人類生命的科技,這種科技或許會讓科技工作者獲得更長的壽命。

這對大家的吸引力可比給你幾百萬的科研經費要大多!

有什麼比長壽更加吸引人的呢?

在好奇心和**的趨勢下,不斷有米國科學家向朋友打聽盤古科技發明的到底是什麼,自己有沒有資格去嘗試,是不是真的能夠延長壽命。

章蕊因為身份很敏感,撤離了米國,去香江市。

章蕊也留了很多聯絡員在米國,隻要有適合的目標,通過了總部的評估,就立刻開始聯絡。

短短一個月,已經有十多位在各個行業擁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米國科學家通過各種途徑前往夏國。

對米國來說,他們的年紀大了,各種科研行為都到了瓶頸沒有多大用處,甚至不少人已經淡出了學術界。

但是他們的思考方式和長期在學術界的經曆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些財富將被盤古科技所用。

《紐約時報》敏感的發現了這個問題,用碩大的標題報道:“恐怖!各行業大量高端學者離開米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紐約時報》的眼光的確很毒辣,一下就發現了問題所在,離開米國的學者雖然已經被不在科研一線。但是他們有不少人依舊是所研究領域的前端人物。這些人的離開是否會在米國形成更加廣泛的影響效益,會不會讓很多的科研工作者進行效仿?這才是米國麵臨最大的挑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