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
第二天,電影論壇,新浪潮論壇!
看到這個標題,沈夢溪已經翻白眼了…
都這個時候了,還鼓吹新浪潮?
他先坐著,看看他們怎麼說…
然後看到了一出好戲!
首先出場的是陸川,他哭的很慘,原因是他所拍攝投資達9000萬的《王的盛宴》,因為“非商業原因”擱淺。
邊哭邊拒絕說出延期的具體原因。
這就造成在場很多電影人對這部講2000多年前楚漢相爭“鴻門宴”的曆史題材片的突然未過審表示困惑。
《王的盛宴》沒過審?
“我以前覺得花覃宏的錢是應該的,因為我能給他不一樣的東西,但我這次覺得很心疼他,下一部我會改變,用工業的方式創作!”
張遠接棒:“現在的電影審查是問題不解決,又不進行分級,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傷害觀眾的。”
王曉帥則說了盜版原因:“《我11》這片子是中法合拍,法國發行提前,再在中國發,就是擔心盜版。但5月11日開始發行,當天晚上盜版就出來了,而且是高清下載,因為1.3k12小時就解密出來了。本來做到2k的話就很難解密,但中國這邊要求是1.3k,否則就不給鋪電影院。”
順便一起埋怨院線:指責院線經理眼裡隻有經濟效益,沒有社會責任,把黃金時段全部給了好萊塢。
譬如,《形影不離》首日全國十五大城市排片比例占12%,第二天《複仇者聯盟》上映後《形影不離》即下降到8%,第三天降到6%。
在4月份,好萊塢大片占據了90%的檔期,隻留下了10%的檔期給國產片。
有相當大量的國產電影連到影院一日遊的資格都沒有。
院線經理開噴了:“現在中國的導演,不是在藝術的圈子裡,就是在自我的圈子裡閉門造車。票房不好就拿狹隘的民族主義說事,導演們恰恰忘記了,電影的真正意義是適應觀眾,而不是讓觀眾去適應他們。”
“夢溪公司發行的《假如愛有天意》就在《複聯》、《超級戰艦》的夾擊下拿了3.9億的票房啊!”
“拿好萊塢入侵說事的,都不是理由。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在遭到好萊塢的入侵,就連一向隻看法國本土電影的法國,好萊塢都打開了市場。這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
“中國電影應該知道我們觀眾需要看的是什麼,現在是市場主導的年代。你自己質量低,沒有賣相,反倒怪市場?好萊塢的電影你反抗他乾什麼?乾脆閉關鎖國好不好?”
“咱們不說遠的,六一節那一天,就有9部電影在我的影城上映。我這裡總共就10個廳。就算是每部電影排一個廳,一天我又能排幾場?而且都是新片,大部分他們自己都沒做過宣傳的,觀眾來買票,人家都不知道這是什麼電影。比起來,《複仇者聯盟》、《黑衣人》的名氣多響亮啊,觀眾點名要買《黑衣人》的票,難道你要我們告訴觀眾,彆看《黑衣人》了,你是中國人,你該支持國產電影…”
“很多國產電影,並不是我們不想安排,而是其題材和內容實在太爛,觀眾根本就不買賬!”
“爛到什麼程度?就爛到我去看片都看不下去的地步。”
“上麵有政策安排的,國產電影票房占到45%以上,我們能返稅的,如果國產電影能看,我們會給外國電影排片?”
王曉帥又開口了:“所以,我覺得應該組建藝術院線!這類院線應該由國家來進行補貼!”
剛才說話的院線經理繼續開噴:“憑什麼呢?如果是由政府來出資補貼,那麼政府本身是代表廣大人民的,補貼的東西也得是代表廣泛的群體需要,而第六代導演的作品,大多是從很私人的角度出發的一種直觀感受式的電影,比如賈章柯的小鎮情節,王曉帥的三線情結,這些東西隻屬於他們私人,能找到投資方拍出來,那是他們認同這些導演的觀點,而在觀眾角度來看,既然商業院線得不到票房,那就證明了能夠與其產生共鳴的人太少了,所以,如果建立藝術院線隻是放映這樣的電影,那不就是等於拿多數納稅人的錢,為極少數人的願望服務嗎?”
“還有,少拿審查說事,大眾喜歡得電影跟審查沒多大關係,《傷心者》賣了3.7億,《假如愛有天意》賣了3.9億,這兩電影跟審查有關嗎?”
“連個爆米花電影也拍不出來,卻想著拍些反應現實的電影,拉倒吧你~就算沒有審查製度,中國絕大多數導演拍出的電影也沒人看!天天罵製度有個鳥用,自己不努力怪誰?”
臥槽!
沈夢溪驚呆了。
這院線經理有前途啊。
直接開懟…
一個人把三個導演懟的不說話了!
王曉帥病急亂投醫,哀怨的看了下沈夢溪,眼神裡透露兩個字:救我!,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