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阻力重重(2 / 2)

明明沒有什麼事兒了,知青辦學的事情,卻又在心頭浮現出來。

真想知道那邊討論得怎麼樣了啊。

第二天,薑英秀知道了昨天自己沒聽到的討論結果。

讚成辦學的人,和反對辦學的人,竟然各占一半兒。

讚成的人理由很是樸實:

“孩子不遭罪,還能念書識字,這可是大好事兒啊!

咋能不支持呢?

萬一一不留神,祖墳上冒青煙了,再供出來個文曲星啥滴,這一個孩子出息了,一大家子人都能被拉拔起來了!

不比子子孫孫、一年到頭,隻能看著老天爺的臉色過日子,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兒,土裡刨食強?”

而反對的人列出來的理由更是形形色色,說啥的都有:

“生產隊還有修水庫的任務沒完成呢,遮眼瞅著就要開始準備春耕了。這個時候辦學校,人手上頭實在安排不開。

再者說,建築材料啥的,也不好買啊。

建個學校,不還得讓各家各戶出錢?誰家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咋地?辦個學校,不當吃又不當喝的,有那銀錢乾點啥不好?

還有這幫知青團的大姑娘小夥子,人家都是大城市來滴嬌客,現在頭腦一熱到咱們這山旮旯裡來了,將來會不會回城?萬一學校蓋起來了,人家教了兩年三年的書,就走了,你還能攔住人家不讓走咋地?”

正方反方,著實熱熱鬨鬨地辯論了一番。

到後來,還有些說著說著,就捋胳膊挽袖子,準備以拳頭服人的熱血中年,差點跟持不同觀點的人,打到一塊兒堆兒去。

眼瞅著就要見血了開瓢了,大隊乾部趕緊出來和稀泥,“主持公道”。

最終又是勸又是哄地,總算把說得激動的兩方人馬給安撫下來了。

大隊乾部集中統計了一下雙方的說法和理由,還有具體到每一家每一戶的態度。

薑家算是支持辦學這邊的,因為薑老爺子覺得念書是個好事兒。

更關鍵的是,薑家明麵上雖然日子過得精窮,但是事實上,既不缺人力,也不缺銀子。

這底氣自然就比較足。

薑老爺子其實一直對改換門庭很是熱心,隻是子孫後代裡頭,實在沒有幾個念書的材料。

不過辦學這種事情,他覺得必須要支持。

看看古代那些大官大儒,那都是聰明人吧?

人家誰發達了不是在本鄉本土辦學校?

所以有這種滋養讀書種子的機會,可絕對不能放過啊!

而跟老薑家和知青團都不咋對付的老何家,卻是反對辦學的一方。

他們反對的原因,一部分就是明麵上說出來的那些,另一部分,當然是為了跟敵人唱唱反調兒了。

聽說這事兒是知青團牽頭兒,他們就已經有幾分反對的意思了。

結果一看近期流言的主角老薑家也是讚同的那頭,他們就更得全力以赴的反對了!

誰知道當初那些愈演愈烈的流言蜚語裡頭,有沒有老薑家人放出去的!

自己家人便宜沒占到多少,裡子麵子上都吃了虧。到了兒還搭上了好名聲,被千人嫌萬人臊的,結果好處全都被那貌似憨厚、實則奸詐的老薑家人給得去了!

憑什麼?!

老何家人心不服,嘴上也不服,恨不得立馬把這事兒給攪和黃了不可!

( <':'></a>)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