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誰當皇太孫(2 / 2)

"沒有!"

"沒有你哭啥?"

"爺爺!沒娘疼的孩子哭哭也犯法嗎?"

正這時,一個老太監蹭了進來,垂手挨牆站著。

朱元璋正生氣著,大聲問道"又是什麼事?"

老太監趕緊回道:"大後天是皇爺六十五歲大壽,東宮太子妃問皇爺在哪裡用壽宴,皇爺發下話來,太子妃好提早準備。"

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嗔道:"滾出去!吃什麼壽宴?少嚼幾回舌根,少搬弄幾回是非,少作幾次妖,咱就謝天謝地啦!有人存心想氣死咱,今年不過壽啦。"

呂氏正在乾清門外候著,聽到老太監傳出來的話,如同三伏天被迎頭澆了一盆冰水,骨頭縫裡嗖嗖直冒涼氣。

老爺子這是怎麼了,這話從何說起,誰嚼舌根了,誰搬弄是非了?

呂氏好不容易定住神,問道"是誰在皇爺屋裡?"

"是三殿下。"

果然是他!這廝不出手則己,一出手就是一劍穿心。

呂氏氣得要死,怕得要死,慌得要死,暈乎乎回到太子東宮,聽見朱允炆嘰哩呱啦在背書,更加心煩意亂。

她想不明白,為什麼突然之間一切都翻了個。允炆必須當太孫,她必須當皇後,當太後,不然這輩子白活了。

晚上朱標從文華殿回來,呂氏壯著膽子問道"允炆眼看十六了,還沒個著落,太子是怎麼打算的?"

朱標以為呂氏說的是允炆的婚事,答道"我已著禮部為允炆擇一門親事,禮部共呈上來六個名單,第一個是光祿少卿馬全之女。"

呂氏一聽說姓馬,不等朱標說完就搶著說道"姓馬就很好!隻不過允炆如果定親以什麼名分?"

朱標警惕地看向呂氏,問道"什麼名分不名分的?"

呂氏乾脆豁出去了,問道"允炆什麼時候立皇太孫?"

朱標聞言大怒,壓低聲音質問道"放肆!你知道你剛才在說什麼嗎?這一次我就當沒聽見,如果再有下次絕不輕饒!後宮不得乾政,這是鐵律!"

說罷憤憤然拂袖而去,隻剩下呂氏在燈影中瑟瑟瑟發抖。

第二天,朱標到乾清宮中請安,朱元璋開門見山問道"朝中大臣一而再而三催促冊立皇太孫,你是怎麼想的?

朱標的頭腦中也天天在考慮這個難題,問道"爹是怎麼想的?"

朱元璋昨天聽了允熥一席話,對呂氏產生了極大的厭惡,原來所謂的賢良淑德都是裝的,難怪馬皇後在世時就對呂氏不冷不熱的。

朱元璋沉思良久,終於說道“要不就立允熥為皇太孫吧。"

"這……"朱標抓耳撓腮,"也不是不行。但允炆也是嫡子,畢竟也年長些。如果立允熥,朝中必定又會興起很多風波。再說,如何向允炆解釋?他一向孝順恭敬,也找不出什麼過錯。"

朱元璋瞪著眼睛說道"正話反話全被你說了。我從前說立允炆,你怕我拿藍玉開刀,你反對;我現在說立允熥,你又覺得對不住允炆,還反對。你說,你讓我怎麼辦?"

朱標道"手心手背都是肉,當父親的不都是這樣嗎?“

朱元璋"你不是鄉下土財主,你是一國的儲君,像你這樣優柔寡斷是不行的。快刀斬亂麻,你痛痛快快說句,立誰?"

朱標已經被逼到牆角了,咬牙說道"那就立允熥好了!"

朱元璋道"也好。論嫡庶,允熥是無可辯駁的嫡子,允炆就差點意思。論性子,允熥更明快更果決些,允炆就有些拖泥帶水。"

朱標"爹說的是,允熥隨爹,允炆隨我。可是朝中立允炆的呼聲極高,怕又引起紛爭。"

朱元璋"明天是咱六十五歲大壽,咱先透個氣兒,先宣布封允炆為淮王,封地就選在鳳陽,鳳陽是咱老家,又是龍興之地,封允炆為淮王,也算對得起他了。"

朱標問"那允熥呢?"

朱元璋"先探探朝中文武大臣的反應,然後再相機行事。"

朱標點頭稱是"一切聽爹的安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