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漢中變動(2 / 2)

“萬計?”通曉軍事內情的孟達眨巴了一下眼睛:“那就是斬殺了千餘人了……巴西郡又非蠻夷之地,乃是我大漢的郡縣,張魯那廝當真是不要臉,竟是搬出以一當十的說法,來誇大樸胡和袁約的戰功,沒有如實的奏報,殺略大漢的子民士卒算的上什麼本事。”

“看來樸胡和袁約多少有點本事,我可是聽說了,駐守在巴西郡的是安東中郎將高沛,稱得上是一名宿將,為人十分的穩重,能在高沛的手上討得一些好處,賨人的悍勇可見一般。”法正感慨了一句。

孟達再度飲下一杯酒,他附和道:“所以昔年的高皇帝自漢中起兵,部曲裡招募了不少的賨人作為助力,這群賨人聞戰則喜,於戰場上前歌後舞,稱得上悍勇難當……但總體來說,還是我漢家男兒略勝一籌,孝直不聞昔日荊州彆駕劉闔招募了賨人渠帥樸昌做為助力,但樸昌於戰場上不敵劉益州帳下的校尉甘寧,刀來劍往之下,死在了甘寧的手上。”

“這倒也是,隻需足食、足兵、足餉,漢軍不輸於任何一家蠻夷。”法正點頭表示認可。

“孝直,甘寧的出身,你可知曉。”孟達一臉的怪誕,問起了法正。

法正搖了搖頭:“隻知甘寧驍勇,乃是劉益州帳下第一武勇之人,其餘的我倒是知道的不多。”

“嘿,我從軍司馬李休那裡聽說了,甘寧早年號為‘錦帆賊’,是在宕渠水上做生意的好手,後來洗心革麵,入了劉益州的幕府,一朝得勢,出任了校尉的職位。”孟達有種揭開秘密的快感。

“錦帆賊。”法正重複了孟達話裡的三個字,同時在第三個賊字上加上了重音。

“對,錦帆賊,蓋因這位甘校尉為人奢侈,喜歡用錦布做船帆,所以呼之為錦帆賊。”孟達詳儘的解釋道。

法正伸出手摩擦著下巴的短須,片刻後他感慨了一句:“不想劉益州取士如此的不拘小格,隻要有文武才學,就算是出身賊寇,都能收入幕府為用。”

“是啊。”孟達大口的飲下一杯酒,讚同了一句:“劉益州出手可是大方的緊,像是甘寧、張任等,都是一夕得勢,嶄露頭角後被拔為校尉。不像這漢中的米賊,摳摳搜搜,竟是隻與你我都尉、縣丞之職,那個治頭大祭酒張衛,還猜忌伱我的忠誠,不讓我領兵駐守在陽平關內,將孝直你置於這後方的勉縣任職。”

法正飲下一杯酒,歎了一聲:“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米賊實非良主,你我不可與米賊共存亡,當思考其他的路子。”

聞言孟達眼神一亮:“孝直,請直言,小弟我當悉聽尊便。”——

交趾郡,龍編縣。

白天招待益州使者張裔的盛大宴會已然結束了,但晚上的私宴還在進行中,私宴的人數並不多,隻交趾太守士燮和張裔,外加幾名士燮的兄弟及親近之人。

“劉益州所贈之物過於豐盛了,教燮如何能安心收下。”士燮說起了劉璋贈送給他的禮物,在這私宴上向著張裔推辭道。

士燮內心有些感慨,張裔這位使者此次前來,光是天下聞名的蜀錦就是數百匹,足可以作為壓箱底的禮物,但這還不算什麼,更為珍貴的是,劉璋遣著張裔給他送來的一百匹涼州大馬,交趾是有馬的,但馬骨矮小,用不上作為戰馬,劉璋所贈這一百匹涼州馬,讓士燮感受到了劉璋的厚意。

“士君切不可這麼說,我主聞士君安定交趾刺史部,收納流民,可謂是功高勞苦,同昔日的河西竇融的功勳相比,也是不相上下……今朝廷處於動亂之中,我主身為宗親,自然由我主致意一二,以免涼了良臣之心。”張裔說起了場麵話。

同時張裔補充了一句,打算延伸開某個話題:“此外我主有個想法。”

‘河西竇融。’聽到劉璋將自己比作河西竇融的士燮,麵色上揚起一抹笑意,再接著他聽到張裔說劉璋有個想法的時候,他放下手中的酒杯,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請張君直言便是。”

“昔日廢州立牧,天下十二州皆為州也,各立州牧。而交地獨為交趾刺史,我主打算上表朝廷,以嶺南之地為一州也,置交州牧,天下當有十三州也。”張裔畫出了一個大餅,一個劉璋畫給士燮的大餅。

“這…這…”士燮言語結結巴巴,麵色上露出壓製不住的喜悅,他避席向張裔謝道:“若是劉益州能促成這樁美事,乃是交趾之福也,交趾士民當仰拜劉益州的恩德。”

在這件事情上,容不得士燮不隆重對待。孝武皇帝元豐六年,置交阯刺史,彆於諸州,令持節治蒼梧,作為南越舊地的嶺南並沒有設獨立的州,而是設了一個交趾刺史部進行監管。

蒼梧廣信出身的他,是交趾的本地人,關於改交趾刺史部為交州的想法,他心裡多少是存著一些的,不然以交趾刺史部的身份,始終低於其他十二州一頭,不得平起平坐。

至於益州牧劉璋有沒有能力做成這件事情,士燮想來把握應該很大,畢竟劉璋作為宗親,外加坐領益州,威震西南,劉璋的建議,朝廷當是會認真考慮。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