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歲暮將至(2 / 2)

蒯良聽著船艙外呼嘯如同惡鬼嗚咽的寒風,不待他示意,體貼的蒯三就往爐子裡添上了幾塊木炭,讓艙內的溫度維持在一個適宜的溫度。

“秋來冬去,幸好是不辱使命。”蒯良向著蒯三感慨了一聲。

蒯三報之以微笑,附和道:“公子,何止是不辱使命,簡直是功勳卓著,蒯氏前有二公子出謀劃策,為劉使君一計定荊州,今有公子您不辭勞苦,東奔西走,為荊州和益州結下盟約,使荊州無西顧之憂……等到公子回到荊州,蒯氏門楣自當又要上一層台階了。”

君子習性的蒯良聽到這話,不免也露出小有所得的微笑,這趟出使益州的活,是他和他弟弟好不容易爭來的,多少荊州世家名士盯著這樁功勞,但最後,還是落到了他蒯氏的手裡,如今圓圓滿滿的完成,他得以帶著這樁大功勞回到荊州麵見劉表,他蒯氏的分量,就像蒯三所說的一樣,在荊州當是一時無二了。

“蒯三,你說劉益州是什麼樣的人。”蒯良隨口問上了一句蒯三對劉璋的印象,前麵劉璋幾次召見他的時候,蒯三都侍立在他的身後作陪。

蒯三斟酌了一下詞語,在蒯良這位主子麵前,他沒有做任何的掩飾:“劉益州為人不喜奢侈,小人幾番陪同公子見他,都沒見他穿著蜀錦製成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幅巾葛布,穿著的有些簡陋了,就以劉益州的身份來言的話。”

“這個倒是,還有其他的嗎?”蒯良點了點頭,劉璋不衣華服,但素然而已,這點他有些欣賞,畢竟簡樸是君子的作風,很符合他的口味。

“其他的,劉益州幾次招待公子,都是沒擺什麼架子,就像以往公子和朋友飲宴一樣,隨便喝上一些,然後隨便聊一些,可見劉使君的品性樸直,不是什麼好威儀,心思詭譎之人,至於再多的話,小人就看不出來的。”蒯三繼續恭敬的作答道。

聞言蒯良總結感歎了一句:“習性自然,不好裝飾,言談舉止,殷勤隨意,蒯三,你知道劉益州讓我想起了誰嗎?”

“小人不知。”蒯三搖了搖頭。

“高皇帝。”蒯良目光深邃,橫貫了古今。

蒯三作為蒯良貼身服侍的奴仆,經吏子集,大半都是跟著蒯良讀過的,高皇帝劉邦他是知道的,那是一位開創大漢基業的帝王,而蒯良拿著劉璋和劉邦對比,令他不免臉上露出了驚色:“這……公子,劉益州雖有超人之才,但比之高皇帝,恐怕還是不如吧。”

蒯良不做肯定也不做否定,他隻是有若自言自語的說道:“天命難知,且再看看吧。”

話頭一轉,蒯良不再同蒯三討論起了劉璋,而是慶幸的感歎了一句:“幸好是趕在歲暮前完成了結盟的事宜,而且恰好的留足了時間可以趕回襄陽,不然這個歲暮,還真的要在成都過了……雖說成都繁花似錦,稱得上花花世界,但總歸還是不如襄陽故裡。”

“是啊,小人前段時間還擔憂無比,直到昨日揚帆起航,這心裡的石頭才哐當的落了地,成都雖好,不如襄陽,便是未曾遭董卓禍亂的雒陽,在小人心裡,亦是不如襄陽。”蒯三應和了一句。——

徐州,郯城。

“簡君,你說我們這算不算背叛了公孫將軍,畢竟我們現在依附到了袁本初一方。”張飛思索起了陳登向劉備所說的話:‘向冀州的袁紹發去類似結盟投靠的文書。’

這種背棄公孫瓚,投到公孫瓚敵人袁紹一方的操作,讓沉浸在大哥劉備拿到徐州牧一職喜悅的張飛,臉上的喜悅沒有太過盛放。

“這怎麼能算背叛呢?”簡雍聞言啞然一笑,他鬆了鬆筋骨道:“主公又非公孫將軍的門客,也不是公孫將軍的仆從,不過是和公孫將軍有同窗之誼。主公和公孫將軍同為大漢官吏,無有君臣之分,主公欲做什麼事,自是不用去聽憑公孫將軍的命令。”

簡雍說到這裡,意味深長的搖了搖頭道:“三將軍,主公要拿到徐州牧一職,若是沒有陳登、糜竺這些徐州世家豪族的襄助,僅憑陶使君的話,那是萬萬不能拿到的,就算拿到了,那也是坐不穩的,畢竟強龍不壓地頭蛇……日後主公擔任徐州牧一職,也還需陳登、糜竺這些世家豪族的領頭人攜手襄助,如今陳登、糜竺等人欲轉投袁本初,與袁公路恩斷義絕,主公自然得應下了。”

寡言語的劉備一向隻是沉默的聽著,手裡捧著個竹簡似看非看,這個時候他開口了:“袁公路惑於讖緯,以為我大漢氣數將儘,當有代漢者,更是以天命在袁氏,備恐他早晚承製建署,廣置公卿,若是追隨袁公路這樣的貨色,直是以孤魂隨野鬼,早早晚晚的為天下人所唾棄……我已發書公孫兄,讓他也跟袁公路斷絕往來,莫要被袁公路所牽連。”

“匹夫敢爾,袁公路怎麼敢謀反,他家四世三公,漢室哪裡虧欠過他們袁家……袁氏身荷幾代陛下的厚恩,袁公路要是做出謀反的事情,豈不是要被天下人所厭棄,袁氏之名,也將由雲端墜入泥潭。”張飛瞪著眼睛,驚訝的咆哮了一句‘匹夫敢爾’,並接著大聲喝罵道。

簡雍半眯著眼睛,露出來的目光裡精光湛湛:“天下洶洶,漢室中衰,兩袁一南一北,於中州爭鋒,自然是有窺伺九鼎的心思,南邊的這個袁公路有,北邊的那個袁本初更不必說了……明眼人都看的出來,袁本初意圖南據河、北據燕,效仿光武皇帝的路子,南向以爭天下,隻是袁本初的性子比袁公路謹慎了些,一直都是擺出漢室忠誠的模樣罷了。”

經過簡雍的一番提點,本就不是癡愚的張飛拍了拍腦袋,歎了一聲:“好家夥,這袁氏所圖甚大啊。”

緊接著張飛又發出一聲感歎,隻這一聲所含語氣不同於前一聲:“幸好兩袁的關係惡劣,不然這兩家南北合力,這天下,頃刻間就是袁氏的天下了,我大漢的忠臣,就算再怎麼有心,也是無力回天了。”

劉備放下手中的竹簡,宣言道:“今我領徐州牧,自是效命於朝廷,庇佑一方百姓,不使奸邪趁隙作亂,做出危害漢室的事情。”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