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荀攸入仕(2 / 2)

果然,在能為劉璋多效命一二年的誘惑下,王商應了王彭的請求,他放下手中的筆,起身緩步走動了起來。

度步間,王商斟酌起了一件事情,他有意為蜀中名士嚴君平、李弘立祠作銘,用意在於表彰先賢,給蜀中士人做一個榜樣,不過這件事他還在考慮當中,具體實施的話他想等到劉璋平定漢中後,通報過劉璋再行實施。

這是一樁美事,人臣的話不好去做,當由君主去定奪,加美譽在君主的身上,方才為好。

可留給王商遐思的時間沒有多久,府中的主事尋到了書房門口,並通報有人求見,而後他靜候著王商的回音。

王彭見著府中主事前來尋事,以為又是什麼阿附的小人來府上求官問職,他的麵色不由一黑,不耐煩的囑咐了一句府中主事:“今日我父親休沐,若是那人沒有什麼要事,就讓那人留下文字,見倒是不必見了。”

主事將手中荀攸的名刺提了提,小心翼翼的補充了一句:“來人出身潁川荀氏。”

“潁川。”

“荀氏。”

潁川這個地名加上荀氏這個姓氏,仿佛有什麼魔力一般,將王彭心中不耐煩的情緒驅散一空,留下的唯有訝異的神色和心境,他立即大步向前走到書房門口,從主事手中接過名刺,雙手小心的捧到了王商麵前。

原本低頭踱步的王商抬起了頭,他的眸子中閃過精光,並一字一頓的讀起了名刺上的姓名:“潁川荀攸。”

念完名刺文字的王商端正麵色,向著府中主事簡略的吩咐道:“引路。”

不多時,王商到了荀攸所在的候客廳,一番通報姓名並見禮過後,他將荀攸引到了府邸上的明堂中,隆重的接待起了荀攸。

這裡不由得王商不見重,荀氏出身不凡,乃是戰國荀卿的後人,更兼荀氏於當世聞名遐邇,顯赫一時。

“聽聞公達先生昔日曾欲刺殺國賊董卓?”王商問起了一件他聽過的傳聞。

“確有此事,董卓無道,天下怨之,當時攸和議郎鄭泰、長史何顒以及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商議,欲趁隙刺殺老賊,以謝天下。”說起這一樁舊事,荀攸辭氣壯烈,仿佛當下正在實施刺殺董卓一事。

一言至此,荀攸歎息了一句:“隻是還沒等攸等開始實施刺殺一事,便為小人泄謀,致使老賊董卓發覺,卻是未能報效國家,不能為天子除去董卓這個惡賊。”

王商麵色帶著敬佩,他推崇了一句:“隻憑公達先生有此忠義之心,便足矣寬慰陛下了……董卓無道,好亂樂禍,致使天下不寧,雖未死於公達先生之手,但如今已是自取其禍,身死族滅,可知天道好還,報應不爽。”

“正是,老子有雲:‘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董卓無道,淩迫君上,雖是擁並涼之精兵在側,實不過一匹夫爾,如此作惡之人,終究是沒有好下場的。”荀攸認同的點了點頭,事實也正是這般,董卓的下場不是一般的淒涼,直直的被百姓點了天燈。

談完國事,王商扯起了荀攸的生平:“不知昔日的荀神君,是公達先生的何許人也。”

“乃是攸的曾叔祖。”荀攸微笑著答了一句,他的曾叔祖荀淑號‘神君’,當時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荀淑為師,可謂是名重天下,為世人所敬仰。

荀攸來到王商府上,並自信王商會親迎他,就是依仗著他曾叔祖荀淑的名聲,或許王商沒有聽過他,但是荀淑的名,他料想王商是聽過的。

隻是令荀攸意外的是,王商雖是居於閉塞的蜀地,但是也聽聞過他的名聲,知道他曾經謀劃過刺殺董卓之事,不由得他對王商高看了一眼。

畢竟蜀人居於富庶無憂之地,對蜀地外的事情多是不怎麼願意插手,也不願意攪擾在其中,連聽聞都不願意去聽,而王商通曉世事,這便是王商的不凡之處了。

荀神君的族人,又謀劃過刺殺董卓的事情,兼之海內名士。王商打量了一番荀攸,他起了愛才之心,像荀攸這樣的賢士,當是為他的明公所用,不過這裡有件事有點小衝突:“公達先生受任蜀郡太守一職,因之遲遲未曾就任,故而劉益州已經任命陳實擔任蜀郡太守一職,此事還望公達先生勿怪。”

荀攸麵色淡然,他謙遜道:“攸受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駐足襄陽良久,蜀郡太守空缺,而劉益州任命陳府君為太守,實是得宜……攸近來遊曆蜀郡,聽聞蜀郡百姓有言,蜀郡牧,陳府君,自到此,民豐足,可知陳府君的賢良精乾。故而今日雖是荀攸至此,但無出任蜀郡太守之心。”

心胸亦是不凡,王商見著荀攸的神色,但見荀攸對蜀郡太守一職被奪去沒有任何忿然,便知荀攸是個忠厚謙讓的人:“雖是蜀郡太守一職無有著落,可以公達先生的才乾,必然能得我主青睞……隻是如今我主現在攻伐漢中,還請公達先生稍待一些時日……嗯,我當為公達先生向我主發去文書,表薦公達先生,不知公達先生意下如何。”

王商言語殷殷,他是個喜歡提攜士彥的性子,自不必說荀攸如此大才,他更是要為劉璋引薦一二,收入劉璋的幕府。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荀攸拱手謝了一句,他沒有擺什麼名士的架子,也沒有謙遜的推脫什麼。對於劉璋雖是未曾蒙麵,但他自認在遊曆蜀地的這段時間內,對劉璋有些了解了,多少認定了劉璋是他的明主,於是他直白的應了下來。

王商麵帶笑意的點了點頭,他已經開始斟酌起了舉薦荀攸的文書了,想著文書裡的文字如何書寫,方能讓收到書信的劉璋知曉荀攸的才乾,畢竟書信文字不如活生生的人在麵前來的客觀真切。

他擔心他的文字若是一個沒寫好,或許會讓劉璋不能理會知曉荀攸的才具,而因此劉璋遞回的文書裡給荀攸的官職不怎麼符合荀攸的預期,惹得荀攸心中不滿,棄官而走他方,那就使得益州錯失大才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