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前來偵查的一眾漢中騎士聽聞到鼓聲後就打馬而回,全然沒有多觀望一會,等待蜀兵開始出營然後再見機撤退的意思,勇武的甘寧發出了一聲鄙夷:“真是膽小如鼠。”
“未必是膽小,這群騎士不過謹慎而已……畢竟我軍中的情形他們是不知曉的,彼輩那裡知道我軍中並無精騎,眼下隻有些南中馬,對他們是沒有危害的……不知虛實的情況下,聽聞到鼓聲就撤退是再正常不過的。”劉璋搖了搖頭,有時候膽小未必就是件壞事,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碰到一隻壯年的猛虎,肯定是藏匿起身形不被猛虎察覺,這就稱不上膽小,隻能道一句顧惜生命。當然,這個人要是姓武名鬆那就另當彆論了。
法正嗤笑了一句:“現在米賊謹慎又有何用,我軍已據定軍山,漢中早晚為我輩所有……要是米賊當真是個謹慎的人,就應該將米倉山諸處的道路封鎖起來,而不是仗著山林通行不便就不做防禦。”
甘寧否決了一句:“做不到的,漢中兵力寡少,若是處處皆防,則是處處皆寡,隻能對重要的關口進行防禦,如陽平關、米倉山的大道,諸多的小道哪裡防守的過來。”
法正點了點頭,他對甘寧的話是認可的,但他還有不一樣的看法:“是做不到,可米賊張魯竟是連斥候都不派,對沔水南岸的這片山林不聞不問,致使我軍一路行來沒有任何的阻礙,輕易的緣山前行,大步踏至定軍山,就知道其人智術短淺,過於依仗山川之險了……不然米賊隻需偵查到我軍動向,然後在我軍此次行進道路的某處山頭立上一營寨,放置上千餘人馬,我軍也斷不能如此輕易抵達定軍山。”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況且我軍這一招奇計,米賊如何想的到。”劉璋現在的心情很好,他貶損了一句張魯,如今他占據了定軍山,居高臨下俯視張魯,就如同曆史上曹操拿下荊州,同江東孫權共掌長江天險,且荊州處於江東上遊,有泰山壓頂之勢。
這種情況下,劉璋料想漢中內部會和江東一樣,群臣除卻幾個文武,大部分都會有歸降的心思。不過張魯帳下文武的心思劉璋懶得去猜,畢竟漢中是否會開城納降,決定權在掌握兵權的張魯手裡,張魯帳下文武的傾向倒是不太重要。
而張魯的心思劉璋大概猜測的出來,他斷定十有八九張魯未必會出降,曆史上張魯為曹操所破,躲避到了巴地,當時劉備派遣黃權去迎接張魯,張魯忿恨的說道寧願給曹操為奴,也不願意給劉備當座上客,可見張魯對姓劉的偏見很大。
至於張魯對劉氏的這股子偏見從何而來,劉璋心裡默歎了一句,還不是他的好父親劉焉乾的好事,劉焉作為益州牧,玩哪個女人不好,偏生相中了張魯的母親盧氏,玩起了寡婦來,這寡婦的兒子不得有意見。
隻是張魯是否願意歸降,這倒是無關大局,現下張魯的意見並不重要,他同意的話漢中是劉璋的,不同意的話漢中也還是劉璋的。
劉璋站在定軍山的山頂,舉目放眼望去,趁著日中光線明媚的時候,他遠遠都能看到橫穿漢中的漢水,漢水在日光的映射下,如一條銀白色的絲帶,蜿蜒著向遠方流去。
‘漢中必為我所有,張魯無能為力也。’劉璋和他的那位長有大耳朵的同宗一樣,發出了同一聲感慨,隻是無能為力的敵手不一樣。
當然,越是贏麵很大的時候,劉璋自覺需要愈發的小心,因為這個時候人往往會疏忽大意,對局勢的細微變化沒有察覺到,很容易為敵人所趁,落得一個大敗的結果。
曆史上曹操未能一統天下,多多少少就是源於曹操在順境下容易麻痹大意。如宛城之戰,張繡舉軍歸降,曹老板得意忘形一波,結果一炮害三賢,長子曹昂、愛將典韋、侄子曹安民皆喪命於宛城,外加一匹絕世好馬絕影。又如赤壁之戰,劉琮舉荊州而降,曹老板高興放肆一波,不把孫劉聯盟放在眼裡,斷送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有曹操這塊石頭在前,劉璋自信通過摸著曹操這塊石頭,能輕輕鬆鬆跨過漢中這條河流。
入夜,定軍山中軍大帳內。
“明公何須親自來到此地,隻需派遣一員重臣來此,而明公於陽平關外等待大勝的消息便可。”法正發出一聲疑問,他認為劉璋隨意指派主簿黃權或是中郎將楊懷到定軍山指揮戰鬥就足夠了,而劉璋親身至此,以明公之尊親臨第一線,有些失卻穩重了。
劉璋聽著帳外呼嘯的山風,以及帳外火把照射到帳布上的黑影隨風飄動,搖曳著不曾停息,他輕笑了一句:“如今定軍山為漢中之懸命,我自是要親臨此地同張魯爭鋒……有我在此地,士卒的士氣自然也是高的,如此可以早早的拿下漢中,兵向關中,將關中父老從李傕、郭汜的血腥治下解救出來。”
‘兵向關中!!!’劉璋說了一大段話,而法正隻入耳了一句,作為關中扶風人的他,若不是實在不得已,他哪裡會舉族遷入蜀地,俗語說的好,這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他雖身在漢中,而心卻還是留在扶風的。
法正目光炯炯的看向劉璋,他拱手發自內心的讚美了一句:“若如是,正在此,代關中父老謝過明公。”
劉璋擺了擺手:“何須言謝,我身為宗室,自當為國家討賊,安集百姓。”這裡劉璋輕歎一句:“天下紛亂不休,百姓流血不息,究其根本,蓋因孝靈皇帝親小人,遠賢臣,重用宦官,賣官鬻爵,攪弄的世道渾濁,故而宇內洶洶至此。”
法正默然了,他沒有去接過話頭,這個話題過於敏感了,雖是世道艱難,流血漂櫓,但世人大多將此歸罪於十常侍,認為是十常侍蠱惑孝靈皇帝所致,而不敢歸罪於孝靈皇帝,直言孝靈皇帝的過錯,畢竟忠君之道需要秉持。
可他上首的這位明公竟是直書孝靈皇帝的過失,法正當下不敢去發聲應和,但心中卻是認可萬分,同時他望著劉璋剛毅的臉龐,在心底感慨了一聲,這才是人君該有的器宇。
一夜過去,劉璋早早的起了床,來到了定軍山的山頂,向下打量漢中士卒的動靜,七月底的天氣很不錯,清晨的陽光明媚而慵懶,洋洋灑灑的拋灑下光明和暖意。
在陽光的助力下,劉璋見到了漢中士卒在定軍山下挖掘壕溝,立起鹿角,並豎起柵欄作為防禦工事,看上去是打著圍困他們,不讓他們下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