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病虎和群狼(2 / 2)

荀攸應道:“不是說漢中的船隻都被張魯帶走了嗎,沒有了船隻,就不好順江而下攻打西城、上庸。”

“荀君,沒有了樓船,也有蒙衝鬥艦,再不濟還有漁船,張魯倉皇而走,哪裡收刮的乾淨……以我料定,湊上了一些船隻,然後隻需三五千精銳人馬順漢江而下,管教張魯俯首而降。”張肅肯定了一句,他對蜀兵的戰力有著自信:“當是明公無意於上庸之地,故而任由張魯竄逃。”

張肅歎了一口:“上庸毗鄰荊州如今的治所襄陽,順漢江而下,兩三日便可抵達襄陽,若是明公拿下西城、上庸,隻需一探手,說不得就可以拿下襄陽,此外再從夔門出一旅之兵,往荊州昔日的治所江陵而去……這一路取襄陽,一路往江陵,荊襄之地,隻在掌中啊!可惜,當真可惜。”

“張君莫要忘了,益州和荊州乃是盟友呢。”荀攸眉頭一挑,語氣中並不含駁斥,反而揶揄的語氣較多:“若是背盟的話,豈不是要明公遭天下人唾棄。”

“背盟?”張肅輕哼了一句,反問荀攸道:“昔日明公初登位時,劉荊州遣彆駕劉闔入蜀,煽動巴郡豪族叛亂,這君子之國,禮不伐喪,若不是明公寬宏大度,興平元年就要發兵荊襄……再說今年,劉荊州遣蔡瑁、張允攻打上庸,名為協助我軍,實則貪圖西城、上庸之地,這豈是盟友應該有的作為?”

荀攸搖了搖頭:“劉闔的事情,早就揭過去了,現在說沒有什麼意義,至於蔡瑁張允略地上庸的事情,明麵上也說得過去,倒是不能因為這兩件事情責問劉荊州。”

關於張肅對荊州的不忿,荀攸多少有些理解,作為蜀人的張肅,麵對荊州三番幾次的小動作,有脾氣是正常的,沒脾氣才是不正常。

荀攸緩緩言道:“當是明公無意於荊楚之地,而是有意關中,所以明公不對張魯追亡逐北,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派遣吳中郎將往西麵攻打武都郡。”

“關中?”張肅麵色惑然,他眉心揪起搖了搖頭:“這關中之地,一則戶口不豐,民眾困乏,比不上民眾殷富、地勢通達的荊楚,二則盤踞在關中乃是李傕、郭汜,二人手上握著涼州精卒,昔日的董卓就是仗著手上的涼州精卒,才得以為禍天下,想來是不太好對付的,論及優劣,應是荊楚之兵好對付些。”

“食之無肉,棄之有味,關中就好比那雞肋。”張肅打了個比方,形象的描述了下關中的得失。

“不然。”荀攸先是否定了一句,續而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關中雖然戶口不豐,但也有十餘萬戶,且關中自古為天府之土,不過是戰亂頻發,田畝溝渠沒有得到好好的維護修繕,所以落得現下破敗的情況,若是明公居之關中,善加經營,則關中自會恢複往日的繁華。”

“此外張君所見涼州兵精,比之荊楚之兵不易對付,卻是有些片麵了……劉荊州雖老,又無遠誌,但其人坐鎮荊襄,民眾服順,進取不足,自保是有餘的,就好比病虎,而關中的李榷、郭汜、張濟等涼州群賊,一來互不統屬,沒有了像董卓一樣的主心杆,二則稍不如意,群賊就相互攻伐,這涼州群賊有若群狼……比起病虎而言,當是群狼好對付些。”(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