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大家看到的項目,就是拋繡球。”
而當郭教練聽到身後眾人的驚呼,也是微微一笑,隨後指著天上的那個圓環和現在一個女同學手裡拿著的小球,給大家講解著。
“拋繡球是壯族最為流行的傳統體育項目,後來經過演化分為了高杆繡球和背簍繡球倆種比賽形式,而剛剛我們看到的就是高杆繡球,也是我們第一個比賽項目。”
聽著郭教練的介紹,大家也是點點頭。
隻是莫問看著那天空中的圓環,又看看前麵女同學手裡的繡球,隻感覺這次運動會不簡單。
光這第一個項目,莫問就感覺很有難度。
更彆提後麵還有項目的。
莫問現在很懷疑,他們這些人如果組成一組,能贏過學校裡這些孩子們嗎?
“那第二個項目,叫做板鞋競速。”
“相傳這板鞋競速是由於我們壯族的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領旗下狼兵出征抗倭時,為了讓士兵步調一致,提高身體素質和協作能力。”
“所以命令三名每三名士兵在訓練的時候穿上同一副長板鞋齊跑,最後在這樣的訓練下,大敗倭寇。”
“而板鞋競速也就這樣傳了下來。”
隨後郭教練帶著眾人再往前走,一邊讓同學示範,一邊為眾人講解著這項運動的起源。
而這個項目莫問看著,倒是有種熟悉感。
你看。
這在兩塊木板上,站著三個人,然後三個人同腳跑。
這不就是三人四足的變種嗎?
隻不過三人四足是將三人的左右腳綁在一起,而這裡變成了三人的左腳綁在一塊木板上,右腳綁在一塊木板上了。
隻不過道理一樣,考的是團隊協作的能力。
“那最後一個項目叫做嗎嘍抓害蟲。”
“噗!”
最後的項目,郭教練一出口,跳地團的眾人,就笑噴了。
嗎嘍抓害蟲?
嗎嘍怎麼抓害蟲?
“哦!不對,不對,是螞拐抓害蟲。”
不過好在郭教練也很快察覺到了自己的口誤,不是嗎嘍,是螞拐。
至於螞拐是什麼?
“這個項目源自壯族的螞拐節,而壯族人將青蛙稱之為螞拐,所以螞拐抓害蟲,實際上就是模仿青蛙抓害蟲。”
隨著教練的講解,莫問幾人也是終於清楚了這第三個項目是啥。
所以嘛!
螞拐才合理啊!
嗎嘍抓什麼害蟲嗎?這不是狗拿耗子嗎?
“那接下來,每個人找倆個隊員,組成自己的小隊,隨後就要開始各自的小隊競賽了。”
“那首先要告訴你們的是,這裡每個隊員,擅長的項目都不一樣,所以各位得自己考慮,三個項目最後都會影響小組的最終成績的。”
“最後大家記得給自己的小組取個名字,那麼開始吧!”
等教練說完,大家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次不是跳地團的團隊作戰,而是各自分成小組,獨立成組作戰。
如此一來?
莫問看著周圍的幾人。
嗯哼!
都是對手!
“那你們就好好比賽啊!我去當廣播解說員啦!”
而當眾人收到了這個消息後,火老師卻開心了,因為他腿受傷了,所以這次比賽他就是廣播解說員,根本不用比!
至於其他人?
同一時間,就將目光投向了莫問。
這......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