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為什麼凶手會選擇我們都在一起的時候,又一次作案呢?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是為了保護某人?讓某人擺脫嫌疑嗎?”
“所以,這個就是我要說的第二種可能性,雙人作案,那麼這雙人中,嫌疑人之一,便是此刻在莊園內的,另一個時間線下的審判,命運和節製。”
“那另外一人,便是在場諸位的其中之一了。”
“如此一來,想要雙人作案,首先要解釋的問題,便是為什麼雙人作案,倆人合作作案是為了什麼?相同的利益嗎?”
“同樣,這個作案夥伴是如何選擇的?”
“這個作案夥伴,不一定是另一個時間線下的自己,也有可能是同一個時間線下的某個人,或者是不同時間線下的不同人。”
“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愚者的問題,讓在場的其他人又皺起了眉頭,這樣想來,可能性又一次的增加了。
而隨後,愚者拋出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腦海裡陡然浮現的記憶,又是怎麼回事,這件事,凶手知道嗎?”
一係列的信息,又一次將在場眾人沉默了。
原本以為,排出平行時空後,可能性會減少,對於案件的偵破也會有幫助,但現在看來,幫助是有了,也讓眾人看出了許多東西。
但問題在於,知道的越多,信息就越多。
而信息越多,可能性就更多了,如何在這麼繁雜的信息群裡,找到有用的信息,這格外的關鍵。
“這樣吧,我們還是從一開始進行梳理。”
世界此刻也站在了愚者身旁,倆個不同世界線下的人,卻在此刻,一齊展開了對案件的推理與分析。
“要從凶手的動機進行分析,首先,我們可以暫定凶手是倆人。”
“那第一點,第一個凶案現場,我們發現是一個密室,經過多次的排查,我們無法證明任何人有絕對的嫌疑。”
“除此之外,我們在401房間內,也找到了可能是延時裝置的魚線。”
“但問題是,如果兩個人作案,需要大費周章的用延時裝置嗎?這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是為了誤導我們,而做的假道具呢?”
“畢竟到目前為止,我們除了找到魚線外,並沒有找到任何與魚線搭配使用的東西。”
“所以,如果是雙人作案,其中一人甚至都沒有出現在我們麵前的情況下,有沒有一種可能,將惡魔推下去的人,從一開始就沒有離開房間呢?”
世界的這一猜測,讓在場的人陡然睜大了眼睛。
凶手從一開始就沒有離開房間?
這樣一想,完全有可能。
如果凶手先將門反鎖,隨後再在401將屍體給推下去,之後砸碎玻璃作為行動成功的提示,然後躲藏在房間內。
等眾人進入房間後,發現惡魔被推下,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是下樓去往彆墅外查看情況。
如此一來,凶手便可以堂而皇之的在眾人離開後瀟灑離去。
這完全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