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以《詩經》為主題,各作一首詩,如何?”薑姝園提議道。
眾人皆知,《詩經》乃古代文學之瑰寶,其中的詩詞精妙絕倫,要以此作詩,實非易事。薑知虞微微點頭,表示同意。
於是,眾人便在國子監的院子裡各自尋找角落,開始了作詩。薑姝園與向天歌相對而坐,兩人不時交換眼神,似乎在商量著什麼。
薑知虞找了一處清靜的角落,鋪開宣紙,沉思片刻後,筆走龍蛇,一首詩便緩緩流淌而出。
鄧子秋在一旁看著,心中暗暗稱讚。薑知虞的這首詩,既有《詩經》的古韻,又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實屬佳作。
與此同時,薑姝園也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詩:
水有波兮波有紋,
君悅妾兮妾已知。
願為遊絲綁情意,
不負韶華不負君。
寫完之後,她與向天歌交換了一個滿意的眼神。她自信滿滿地將自己的詩展示給了眾人。
眾人讀過兩首詩後,紛紛議論起來。有人稱讚薑知虞的詩作情深意切,有人則認為薑姝園的詩作新穎獨特。
就在此時,國子監的上官司業走了出來,他看過兩首詩後,微微點頭,說道:“兩位佳作各有千秋,不過《詩經》之美,在於其自然流露,不矯揉造作。薑知虞的詩作更得《詩經》之真諦。”
薑姝園聽後,臉色微微一變,她知道自己的挑釁並未成功,反而讓薑知虞的名聲更加響亮。她緊緊咬著下唇,心中暗暗發誓,總有一天,要讓薑知虞和鄧子秋好看。
薑姝園和向天歌雖然心中不悅,但上官司業的評價卻讓他們無法反駁。他們知道,在這國子監之中,上官司業的話便是權威,便是風向標。
薑知虞和鄧子秋卻依舊保持著平和的態度,對薑姝園和向天歌的挑釁似乎並不放在心上。他們收拾好筆墨紙硯,準備回到各自的齋舍繼續學習。薑知虞對鄧子秋低聲說了句什麼,鄧子秋微微一笑,兩人便並肩離開了。
薑姝園見狀,心中的不甘更甚,她轉向向天歌,聲音中帶著一絲刻薄:“看來,薑知虞的自信,並非無的放矢。”
向天歌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姝園妹妹不必氣餒,我們還有的是機會。”
夜幕降臨,國子監的院子裡燃起了燈籠,一片溫暖的光亮。薑姝園和向天歌坐在涼亭中,似乎在密談著什麼。月光灑在他們的臉上,映出了兩個各懷心思的臉龐。
向天歌的話音剛落,夜風輕輕掠過,吹拂著涼亭外的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她緊抿著嘴唇,眼中閃過一絲陰霾。向天歌的話雖然給了她一些安慰,但她心中的不甘依舊如同燎原的火勢,難以平息。
“機會?”薑姝園冷笑一聲,“我們還能有什麼機會?上官司業都已經明確表示了對他們的認可,我們還能從哪裡下手?”
向天歌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輕輕拍了拍薑姝園的手,低聲說道:“姝園妹妹,你還不明白嗎?上官司業的認可,並不代表所有人的認可。在這國子監中,除了權威,還有人心。”
薑姝園微微一愣,眼中露出了一絲疑惑。向天歌便繼續說道:“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人心。薑知虞和鄧子秋雖然表麵上風光無限,但他們總有疏忽的時候。隻要找到他們的弱點,我們就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