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四五天過去,【絕味包子】的四家分店,已經全部裝修完成。
機器設備也全都到位,距離統一開業,僅剩兩天。
這次四家分店,裝修及門頭,加上機器設備相關物資,再包括人員培訓成本,總計花出去近兩萬塊錢。
要不是前段時間,總店的營收不錯,說不定都要動用陸澤的小金庫了。
好在,這筆投資都在預算之內。花出去後,並不會影響總店的運營。
分店開業前,氣氛組的小夥伴們,又派上了用場。
不過,陸澤並不是安排他們,在分店開業的時候搞氣氛。
而是安排氣氛組的小夥伴們,今天幫忙去發一下傳單。
如果分店靜悄悄地開業,那不符合陸澤的作風。
為此,他想了些促銷手段。
比如開業首日那天,買五送一活動。
又比如,買十個包子,再送一袋豆漿的活動。
當然了,活動必須有條件限製。
僅限前一百位客人,才能享受。
營銷活動不能沒有門檻,沒有門檻的活動,非常不值錢。
客人們有可能還會覺得,你是奸商。
你這種無限促銷活動都搞的起,那就說明平常賣貴了啊。
營銷活動有競爭機製,客人們才有動力。
就好比後世的超市,搞免費送雞蛋活動。
隻有限製了名額,大爺大媽們才會不惜老胳膊老腿,一大早前去擠位。
如果你實在是沒搶到前一百位,那也沒關係,陸澤還有備選方案。
陸澤印刷了一批小卡片,稱之為積點卡。
上麵有十個空白圓框,每買一個包子,就可以給你蓋一個章。
蓋一個章,就是一個點數。
十個空白處,全部蓋滿,就可以憑卡片,免費換一個包子。
積點卡不分場合,五店通用。
當然,印章是陸澤高價定製的,提高了偽造的門檻。
沒誰會為了幾個包子,去仿冒【絕味包子】的印章。
在沒有信息化係統的條件下,積點卡就很好地履行了會員綁定的功能。
當然,積點卡也不是白送的,同樣有門檻。
買五個包子,才能送一張積點卡。
下次再來買包子,就可以憑借積點卡,蓋章了。
積點卡蓋滿兌換後,再想獲取,就又需要買上五個包子,才能獲取一張。
平均下來,就相當於買十五送一。
但用積點卡,可比直接搞【買十五送一】的活動要好。
首先,不可能有人會天天買十五個包子,這種活動對客人毫無吸引力。
其次,積點卡相當於把【絕味包子】,鎖定在客戶早餐的優先選項裡麵。
客戶正猶豫不決,不知道早餐該吃什麼的時候,積點卡就有可能引導客戶,優先選擇【絕味包子】。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作用,那就是讓客人們建立對【絕味包子】的品牌忠誠度。
消費是會產生習慣的,習慣一旦培養,就很難改變。
為何後世,很多互聯網平台,要燒錢去推廣用戶,補貼用戶呢。
那就是在搶用戶人頭,同時搶在競爭對手之前,把用戶的使用習慣培養出來。
一旦培養出用戶習慣,用戶就有了很強的粘性。
平台自己不作死的話,用戶幾乎都不會選擇更換。
那時,不管競爭對手燒多少錢,也都搶不走。
用積點卡,正是可以把客戶吃【絕味包子】的消費習慣培養出來。
以後,即使有競爭對手,開了包子店,一時半會兒也搶不走客戶。
因為積點卡上明明白白的寫著:【絕味包子】,你值得擁有。
真彆小瞧一張小小的積點卡,它能發揮出集營銷、會員綁定、品牌推廣、客戶忠誠度培養等多種功能於一體。
即使是在二十年後,移動互聯網最發達的時代,很多小店依然用積點卡成功拴住了客戶。
這些促銷方式,在傳單上都寫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