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良好的環境(1 / 2)

《陰暗批也要賣花》全本免費閱讀

尋的古香古色的特色餐廳,用的午飯。

安皖省的雞湯炒米很有特色,香醇鮮美。

就是剛端上來溫度太高。

花獻宜將桌邊木窗推開——外麵白牆灰瓦的房屋與青螺黛色的山巒,一層一層地從遠處蕩過來。

“森子說他回國了。”

對麵江麥聽聞,立馬暫停拍照的手,“他前一秒還給我發消息,問我在吃什麼。”

手機聊天界麵舉給他boss,“您看!他這一秒剛跟我說他回國了!太巧了!”

“恩。”花獻宜想起江麥之前的電話,雜誌一事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回滬城以後,把授權合同、必要文書等寄給Emma。”

“是。”

“還有新公司的注冊也及時跟上。”

“是,我安排。”

“法人還是掛你的名字。”

“好的,boss。”

下午韓主任一行人,在村委會集合,帶兩位老板,前去蓮藕大棚參觀。

工人們正在挖藕。

夏季挖藕。

一條條粗壯的藕最開始裹著黑色淤泥,工人們原地用塘水簡單搓洗,再碼放。

“從六月中下旬,我們這的大棚蓮藕就開始挖收了。”韓主任麵朝正在作業的工人們,對兩位老板解釋道,“大棚蓮藕,實現作物早熟,錯開全年蓮藕市場集中供應的季節;而且工人們也不用在冰寒刺骨的日子裡下塘挖藕。”

他們村的藕分為正常應季藕,和大棚藕。

這樣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大棚雖然前期投入大,但由於藕上市時間錯開,藕的收購單價也會上升,且棚中作業勞動效率更高,總體利潤還好。

正聊著他們村實現大棚作業有什麼優勢。

有一三輪車明明已經路過,又倒回來,停住。

眾人正在熱聊,沒注意到。

直到聞聲,“欸!你們兩是不是?”從三輪車上下來的老伯走到花獻宜麵前,比和戴眼鏡戴帽子的手勢,“你們兩是不是昨天戴了墨鏡和帽子的小夥子?!”

花獻宜和江麥一愣,笑了,這麼巧。

還沒說話,就聽韓主任及一行人:“姚書記!”“姚書記!”

“哎呀!你們也在啊?”剛才他們幾人背對著他,老伯上前才發覺是他們在說話。

“叫啥書記啊?叫老姚。”

又轉回去對那兩年輕小夥,“是你們對吧?剛,我開著車路過,就覺得兩盤亮條順的身形,像昨天幫我的小夥。我就倒回來,還真是你們!”

認真看了幾眼,“摘了墨鏡,小夥可帥,可帥啊!哈哈!”

花獻宜和江麥依次對麵前老伯遞手相握。

韓主任在旁介紹:“這是鎮裡的老書記,也是幾十年前本鎮的特色農業帶頭人!”

很自豪他不僅是鎮裡老書記,還剛好是他們自己村的人,“四十多年前就帶鎮裡種藕,幾年前還將大棚技術引進到蓮藕的種植生產中,帶領的團隊不斷實驗、改良技術,才有了適合本地生產、運行成熟的機製!”

老伯擺擺手:“啥老書記老書記,小夥子,你們彆跟著他們叫,我前兩年就退休了!叫我老姚就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