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點,華夏的審查製度也是一言難進。電影裡連鬼都不敢拍,都不敢在電影裡表現,所有的非自然想象,全部用“神經病”來解釋。
這樣的情況下,導演們有多少勇氣和自信,去想象那宇宙的浩瀚,去想象生命的壯觀呢?
而且華夏導演們缺少的恐怕不止勇氣和自信,缺少恐怕的最多的還是興趣。
顧燦燦自做影視這一行來,真的感覺是飽受束縛。既缺乏物質生活的自由度,又缺乏政治生活的自由度,更缺乏精神生活的自由度。
沒有這三種自由,大部分人都做起了縮頭烏龜,將自己的視野聚焦在標準答案、好人壞人、明君昏君、貪官清官、曆史考據上。
顧燦燦穿越之前看娛樂新聞,知道寧昊要拍大劉的《鄉村教師》。她相信寧昊可以拍好,因為《鄉村教師》裡的科幻味並不濃,它看上去更象是一部教育片而不是科幻片。
至於《三體》,顧燦燦已經沒有任何念想了。《三體》被拍爛的可能性遠遠大於被拍好。
一流的科幻很少拍出一流的科幻電影,而一流的科幻電影往往都來自於三流的科幻。
這個道理放到彆的上也是共通的,文學名著往往很少拍出一流的電影的,一流的電影往往改編自三流。
比如電影《教父》很厲害,但這本,實在是秀逗了。
因為,科幻的存在,就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已經偏離了標準答案。
比如顧燦燦在原時空裡曾經讀過錢莉芳的《天意》,對這部印象很深。
作者創造了一個基於東方曆史的科幻世界,韓信、張良、秦始皇、劉邦、項羽竟然可以毫不違和地生活在一個既真實又科幻的時空中。
第一次讀這本的時候,顧燦燦覺得《天意》裡的韓信就是華夏版的超級英雄。
《天意》雖沒有劉慈欣、王晉康這些大神那麼硬科幻,但它將科幻安排到曆史中去,用另一種方式重新編排曆史,重新解讀,讀起來十分刺激。
不過印象深歸深,顧燦燦對《天意》其實並不是很喜歡,錢老師的文筆有些一言難儘。
開頭韓信鬱鬱不得誌,心理活動描寫六頁,用了五個“啊!”
後半段,韓信以第三人稱竹筒倒豆子般向季薑述說事件來龍去脈,解釋龍羲選中自己是因為自己優秀聰明。
換個角度看,一個人誇自己“最優秀、最聰明,而且長得好看(???)”,臉皮夠厚啊,嘖嘖。
韓信送季薑離開,季薑不願意,兩人難舍難分,對話充斥著“為什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在一起?!蒼天啊!!”之類的瓊瑤式台詞。這種以台詞表達人物心理的直抒胸臆,真是挺肉麻的……
從人物塑造看,韓信天賦秉異,自幼遇高人指點,長得好看(很重要),機智冷靜,目光長遠,算無遺策。
文中一再強調,若他願意,獲得天下如探囊取物。但為了人類文明的存亡,他忍辱負重,與外星人鬥智鬥勇,最終犧牲——話說顧燦燦已經很多年沒看過設定這麼不要臉,不對,這麼傑克蘇的男主角了。
女主角季薑出身卑微,不是美女,但雙目有神,天賦高,性格活潑,不畏權威,偶爾無理取鬨(無理取鬨的段落看著頭疼),這個……,大概是智商達到120的小燕子。
韓信不近女色,唯對季薑包容溫柔關懷備至——行了行了,瑪麗蘇標準橋段。
當時顧燦燦第一次讀的時候還沒這麼多吐槽的感覺,後來回想一下,真是蘇到掉渣。
顧燦燦陰暗的想作者一定程度上將自己帶入了女主角。
不過《天意》很適合改編為影視劇。人物形象鮮明,有什麼比瑪麗蘇或傑克蘇的形象更易塑造?故事線索明晰,有懸念,有戲劇衝突。
顧燦燦記得在原時空裡,《天意》確實被改編成了電視劇,歐嚎主演,不過直到她穿越,這部電視劇也還沒有上映。
之前的時候,想到《天意》,顧燦燦回想劇情,覺得真的是很適合改編成電視劇,她讓關菲菲找江美櫻,想辦法接觸《天意》的作者錢莉芳老師,把這本的影視改編權買下來。
江美櫻無奈的照做了,反正科幻影視改編的市場一片蕭條,璀璨時代買下《天意》和其他幾部科幻的影視改編權,根本就沒有花幾個錢。
顧燦燦決定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勸住,蘇洛等人都已經有了覺悟。
就像當初顧燦燦要拍《七月與安生》,還是自導自演,公司內部很多人反對,但是顧燦燦我行我素,結果票房口碑雙爆發,甚至還拿了不少獎,把反對的人臉都打腫了。
她想要拍一部科幻片,那就拍吧,萬一發生奇跡了呢。
……
拍那部科幻電影畢竟是在幾個月之後的事情,顧燦燦手頭還有不少的事情要做。
《活埋》殺青後,立即開始剪輯。以前剪輯顧燦燦總是要親自去動手,她擔心彆人剪出來達不到她心裡的那個效果。
但是拍了幾部電影之後顧燦燦就覺得這樣真是太累了,一部電影從開始拍攝到後期製作成片需要無數個環節,涉及到好多個崗位,要靠她自己來忙,累死也弄不好。
導演就乾導演的活就好了,剪輯的事情自然有剪輯師,要學會相信專業人士的專業素養。
最多等有結果了,顧燦燦去修正。
趕到璀璨時代,顧燦燦將存儲卡交給公司的剪輯師,和他詳細的溝通好,顧燦燦才離開剪輯師,轉而去藝人中心。
她去找萬倩和焦俊豔等人。
《失戀三十三天》即將上映,宣傳工作也要開始了。
推開藝人中心的門,顧燦燦發現公司的不少藝人都在場呢,額,絕大部分都是妹子。
一群女藝人圍坐在一起,正在打牌。
看到顧燦燦來了,整個房間裡突然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