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太宗(7)(2 / 2)

而咱們二鳳呢,十六歲雁門救駕,十八歲太原平叛,十九歲平定關中,二十歲獲封秦王,二十三歲天策上將,二十八歲登基為帝,古來少年英雄未之有也。

正是施展雄才大略的年紀,並且比二十四功臣都年輕,甚至年輕許多。待他離世,這些功臣也走的差不多了,就算剩下的也是垂垂老矣,完全沒有後世子孫鎮不住的憂慮。

其次,功高震主隻會對平庸的君主產生威脅。

而唐太宗李世民,彆看他的諡號是‘文皇帝’,可天策上將、右武侯大將軍......雖然登基後二鳳勵精圖治於文治,可沒有一人會忘記,他其實是個典型的馬上皇帝。

唐朝的絕大部分江山,都是他帶頭衝鋒陷陣打下來的,偌大一個唐朝,再無一人比李世民的功績還要大,他便是功臣集團的領袖。

曆史上的皇帝,隻要不是嗜好殺人者,殺功臣要麼就是為了自己坐穩皇位,要麼就是為了兒子坐穩皇位,而這兩點李世民都不必憂心,自然也沒有殺功臣的理由。】

唐朝,貞觀年間

尉遲敬德聞之誇道:“之前天幕也提過,後世偉人稱咱陛下‘自古能軍無出其右者’,實在沒有過譽,韓白衛霍來了都不一定能做到。”

“是啊,天幕所言名副其實。”長孫無忌由衷感慨。

魏征也道:“陛下英明神武、睿智英明,文武雙全,統治天下無人能及。”

見幾位大臣都這般讚揚,其餘人等也紛紛恭維起來。

李世民剜了幾人一眼,這些馬屁精,專挑好聽的說,做人還得謙虛一些好嘛......

“咳咳——眾愛卿,莫要誇大其詞。”大家誇的越來越離譜,生怕自己落了後塵,最終還是李世民咳了咳,出聲阻止了眾臣的發散性思維。

不過連魏征都誇了自己,甚是罕見呐,不得不說,二鳳心裡其實十分受用。

等等......自己的諡號是‘文皇帝’?!

經天緯地曰‘文’,和自己的偶像一個諡號,不枉自己這些年來的暗示!李世民內心暗喜。

房玄齡:“......”

陛下,您這還是暗示嗎?您這都算得上是明示了!

此刻的二鳳心情美滋滋,還不知道最後自己的諡號被好大兒左改右改,最後變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秦朝

嬴政哼笑一聲道:“因忌憚臣子功高,殺之而後快者,確實為無能之輩。”

李斯見狀,拱手道:"陛下十三歲登基,二十二歲除呂不韋親政,僅用十年便一統六國。南征百越、北擊匈奴、收複河南,水通珠江,為後世表率。豐功碩德,自是不懼將領功高。"

這麼多臣下,還是李斯能說會道,最得他心,嬴政斜覷了一眼李斯,歎了口氣。

暗夜沉星,夏蟲淺鳴,半明半昧的燭火中,嬴政遙望天幕。

秦王啊秦王......若是不能得以與這位後世帝王相見,該是多大的遺憾。

另一個時空中,李世民似有所感,抬頭仰望,兩位秦王隔著時間與空間的鴻溝,遙相對視。

【其實除了以上兩點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李世民與其屬下們非同小可的感情羈絆。

是屬下,更是好友、知己、摯交,是生死相隨、情同手足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