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進化(二)(1 / 2)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4024 字 10個月前

第二天。

眾人養足精神,或者翻查了很多資料,繼續昨天的討論。

他們總結了過渡體技術的相關難題。

過渡體承擔的功能,就是一個附屬於人體的生化實驗室,另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防護能力、醫療能力、協助能力。

各項功能上,納米機器人可以保證絕大部分的配套功能;但其中的核心功能,即生化實驗室功能,這個功能納米機器人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要實現生化實驗室的功能,眾人討論來討論去,還是決定從熒惑真菌下手。

畢竟熒惑真菌的優勢太大了,在適宜的環境下,熒惑真菌可以做到每18個小時繁殖一代,而且基因突變率高達2~15%,這是天生的進化促進劑。

但這種高速突變特性,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根據眾人的設想,過渡體將被設計成類似於基因殖裝的鎧甲狀態,日常穿戴在宿主的身上,可以偽裝成為衣服和皮膚。

也就是說,過渡體和宿主是緊密相連的,萬一過渡體突變出某種失控的致命病毒,那宿主被感染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

如果避免這個問題,解決方案有好幾個,最後黃修遠決定多管齊下。

一方麵是依靠納米機器人,希望未來的納米機器人技術,可以在人體與過渡體之間,形成一層堅固的防線。

同時也要研發出,可以摧毀和識彆有機物的納米機器人,這種納米機器人的出現,才可以抑製高速突變的微生物、癌細胞之類。

畢竟納米機器人摧毀有機物的方式,主要是物理手段,這這種手段,微生物出現抗性的速度會非常緩慢。

當然,所謂的物理手段,其實化學藥物治療、疫苗之類,如果歸根結底下去,也是物理手段的一種。

畢竟化學反應、生物反應,其底層的規則,就是化學鍵的變化,化學鍵就是原子之間的結合分離。

化學歸根結底,還是物理。

比如謝清團隊研發的電場合成技術,這個技術就是在改變當前的化學技術格局。

將以前複雜的化學合成,變成簡單粗暴的物理合成,從宇宙物理規則的基礎來看,化學屬於物理的分支,也可以說是“表層規則的衍生”。

黃修遠和一眾研究員,都明白一個道理,不要在敵人的優勢領域,和敵人硬拚,而是要尋找其薄弱的領域。

從規則層麵上,目前發現的碳基生物中,高度依賴化學規則,很多行為都在化學範圍內。

而碳基生物本身,很難直接突破原子級,哪怕是高速變異的微生物,也無法在超高溫、超低溫、伽馬射線、中子照射中完好無損。

一旦物理破壞力,超過生物的承受極限,生物會直接灰飛煙滅。

就好比熒惑真菌,變異速度再快,在核爆中心的超高溫下,還不是一樣要領盒飯。

眾人的想法非常簡單,那就是采用納米機器人,直接破壞生物體的有機物,再強的微生物,也沒有辦法免疫這種攻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