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而過。
轉眼間,半年過去了。
三艘共工級宇宙飛船的測試工作全麵完成了,期間修正了一小部分小毛病。
共工級的大體並沒有什麼致命缺陷,完成了全麵測試後,就意味著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十幾艘前鋒級運輸船,將大量補給的物資,運輸到藍星40萬公裡軌道上,此時三艘共工級就停泊在該軌道上。
大量補給物資,將共工級的儲存艙塞得滿滿當當。
另外還有12個火箭助推器,也被安裝在共工級的機體上,這些火箭助推器重達6萬噸。
單個火箭助推器就是5000噸,內部攜帶了3700噸N30燃料,足以將共工級在加速到16.5公裡每秒的飛行速度。
這一次派遣過去的60名宇航員,男女各一半,顯然就是為了長期任務,而專門配置的比例。
這些宇航員都是成對的夫妻,年齡也在27~40歲之間,預計會在木星工作10年左右。
當然,期間的往返路程,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木星距離藍星,大約是6.3億~9.3億公裡,按照共工級的起步速度16.5公裡每秒,最大速度23公裡每秒,每個藍星日最多可以飛行198.7萬公裡。
如果以最快速度飛行,單程需要317~468個藍星日的時間,往返路程就需要634~936個藍星日。
但這隻是理想狀態下的航行狀態,畢竟飛船需要加速起步和減速入軌,中途還需要在小行星帶補給物資。
加上等離子發動機,要將速度從16.5公裡每秒,提升到23公裡每秒,這同樣需要一定的加速時間。
最後修正後的藍星—木星單程航行時間,大概需要550~840個藍星日左右,往返路程則需要1100~1680個藍星日。
這還是在中途沒有意外情況的前提下,才可以達到的時間。
也就是說,單單是趕路,就需要3~5年時間,再加上工作的10年時間。
這意味著宇航員們,需要在宇宙中生活13~15年時間,如果沒有擬重力係統,還真沒有辦法進行如此遙遠的遠征。
共工級宇宙飛船組成的遠征探索船隊,是聯邦在航天領域的又一次大膽嘗試。
60名宇航員又都有了心理準備,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在接下來的餘生中,都要在這茫茫星空中度過,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辦法回到故鄉。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宇宙大航海時代的來臨,不全是美好的童話故事,也有無可奈何的技術現實。
如果要實現快速往返,那人類的宇宙飛船速度,需要提升到光速0.1%的程度,才可以實現幾個月往返一次。
航天部在選拔遠征軍的時候,就將所有的情況都開誠布公了,選擇加入遠征軍的宇航員,都明白自己的命運。
但是作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先鋒,很多宇航員都有為航天事業獻身的覺悟。
可以去億萬公裡之外,看看更加遼闊的星辰大海,這也是很多宇航員的夢想,他們將帶著人類文明的期望,踏上孤獨的征途。
2026年2月23日。
木星遠征軍的總隊長張樹義,帶著一眾宇航員,陸續抵達了三艘共工級宇宙飛船。
此時所有的準備工作,早已經準備就緒。
“各飛船彙報情況。”張樹義拿起通信器,看著駕駛艙的顯示麵板。
“002號飛船一切正常,隨時可以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