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魚隻有五條,還是要同樣的做法。
不過幸運的是,合成到三級之後,不光魚身更傾向於野生魚,而且個頭也比之前的了一些,看起來已經有三兩了。
白葉覺得這倒是意外之喜。
當然,他懷疑這三級刀魚的標準也是要達到這個最低的重量。
總之,魚的數量雖然少了,但是從整體的重量來說,倒是相差不多了。
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刀魚多刺。
刺多到什麼程度呢?
老人言,吃刀魚時候少說話。
因為稍微分神,可能就要被裡麵多且細小的魚刺卡到喉嚨了。
再加上白葉今天將魚合成了,為了遮掩這些魚的數量,他必須要不能讓人見到魚骨頭。
古籍上曾經介紹過刀魚的幾種吃法。
首先自然就是清蒸了。
這清蒸也不簡單。
蔥薑,豬油,各占一半,覆蓋魚身之上,用來增加風味。
也有的說將魚肉細細刮下,剔除魚刺,用來做餛飩。
還可以將魚切成三段以碗加雞汁蒸製,一來更能聚攏刀魚的香氣,二來讓刀魚充分地浸在湯汁裡,蒸起來也更加入味。
不過白葉今天準備做的是第四種的刀魚飯。
這菜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是要將刀魚處理好之後,釘在鍋蓋之上,等到飯熟了,魚也爛了,魚肉就全都掉在飯裡了,魚刺就被留在了鍋蓋上,大家也可以放心食用刀魚飯了。
刀魚飯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對於從來沒做過這道菜的人,還是很難掌握分寸的。
否則結局無非兩個。
要麼連魚帶肉一起掉入鍋裡。
要麼,不管是魚還是魚肉,都還在鍋蓋上釘著,誰也沒下來。
這兩種不管是哪一種,都是一樣的失敗。
刀魚刺多又細小,若是掉在鍋裡,那就證明魚都蒸散了。
這時候彆說吃魚了,就是這一鍋飯吃的時候都要小心,不然卡到的幾率簡直太高了。
而若是沒掉下來,那更不用了,鮮味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