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大旱來臨民情亂(1 / 2)

江戶旅人 穢多非人 3398 字 10個月前

幕府一開始拿出十萬兩黃金購買大米,然後儲存入圍米倉,一眾米商還覺得可能是圍米倉的虧空實在太大了,幕府那邊維持不下去了,所以需要填補。

等到幾位老中也開始命令家臣各自購入一點糧食之後,耳目十分靈敏的米商們就感覺可能是有什麼事情要發生。可畢竟這個事情一點征兆也沒有,憑空猜測也猜不到理由。

直到有幾個利欲熏心的,想著連幕府都開始囤積糧米了,今年有災的情況恐怕是真的。正所謂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有人勾搭上了豪商,希望挪借一部分資金,做一做這個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消息徹底在社會上層傳開!

此時時間已經進至夏中,今年的梅雨季降水遠遜於正常年景,隨後夏中曠旱無雨,一連三十日,全都是大晴天,天地中的禾苗幾乎半枯。

如果再不下雨,便是一場大災!

雖然江戶今年的雨水也較少,可到底還見著幾場雨,關東平原的情況處於某種欲災未災的情況。加上水利設施還算完善,或許也就是減產個兩三成吧。

到是近畿和西國地區,出現了嚴酷的旱災,廣大的農村,首先是那些火燒田和旱田,作物全部枯萎,接下來便是距離水利設施和河道相對有些距離的水田,為了保證部分禾苗還能存活,也被放棄。

現在麵臨的局麵就是那些徑流較短的小河基本乾涸,池塘和蓄水池也大多見底,再不下雨,西國和近畿今年全部完蛋!

有心人的囤積居奇,以及實際發生的旱情,最終使得江戶出現了“糧荒”!

時下的農民,基本上是種一季糧,然後有下一季的口糧。循環交替,幾乎沒有什麼積蓄。而城市裡的百姓,家裡基本上也就隻有十天半月的糧食,甚至是無隔夜之糧。今天打工掙了錢,吃一頓外賣,明天接著去打工。

災荒的消息在短時間之內迅速爆發開來,此前兩月隻在部分人中流傳的消息,快速的泄露了出去,江戶的百姓開始搶購糧食。

首先就是糧價開始一天一個價,其次就是米商開始捂盤惜售,囤積居奇!

城外的旱情一日苦甚一日,城內的糧價一日高過一日,民情洶洶,市麵混亂了起來。德川家慶和大岡忠固等人大呼慶幸,還好聽了忠右衛門的話,算上圍米倉內還在的三十多萬石老陳米,以及花錢買的十幾萬石米,幕府大約手握五十萬石米,理論上完全可以供應江戶百姓吃到明年開春,甚至可能還有餘力支援一下外地。

既然開始旱災了,而且市麵上的米商都不肯賣米了,幕府把價格漲那麼一兩倍銷售,那就是大大的善政啊!

可忠右衛門卻暗暗擔憂,現在問題有兩個,一個是百姓求購大米的時間來的太早,起碼比預估的時間要早兩個月。正常情況下,如果不仔細打聽,一輩子就在自家村裡或者那條街上生活的人,是不怎麼會了解到外部的消息的。

旱災的情況,正常要到秋後徹底絕收,才會大範圍的傳播開來,夏天的時候頂多大家就是猜測,甚至隻覺得今年夏天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