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今年辦,明年成的小學,他看得到!
事實就是如此,就是這麼簡單,直接擊中了他心間最癢的那一處。
“天領內創辦小學校,四十萬夠不夠,若是不夠,可酌情再加!”德川家定興致被挑了起來,今兒相當的高興。
“四十萬創設小學校已然足夠,隻是次後每年,須得添設經費,資助辦學,此事尚需再議。”忠右衛門篤定德川家定會答應,趁著他在興頭上,最好把之後的教育經費給敲定了。
日清戰爭之後,明治政府將一千萬日元的賠款,用於設立教育基金,投入到教育之中。也是得益於此,日本的小學教育,從四年製,擴展到了六年製。而且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女童,也得以進入小學學習。
一時間,日本全國的小學校,增設至五萬四千八百所。當然主要也就是小學了,中等學校,一共也就二百所冒尖,大學更是隻有幾所罷了。這錢的大頭,還是落在了小學上麵。
如此想來,僅僅隻是天領內創設小學的話,除了頭期的四十萬兩黃金之外,以後每年固定開支可能也就十來萬罷了。至於中學和大學,中學那就可以收費了,隻有極少數優等生,可以免費就讀。
大學?大學現在就一所,江戶大學是不招收一般學生的。都是禦家人考試,或者幕府和諸藩挑選的武士就讀,門檻不低,其中一半多還都會繼續出國留學。
等小學生念出來,那都是十來年以後的事了,到時再考慮大學不大學的事情吧。
回到小學經費上麵,忠右衛門的意思是直接從海關上麵撥,海關的關稅結餘,每年都在增加,明年專款專撥個十幾萬,充當教育經費應該沒有問題。
雖然盯著這筆錢的人不少,可是畢竟增長的那一部分還是未知數,暫時沒有人爭。要是實在缺乏的話,就從足尾銅山的盈利上麵支出。
足尾銅山因為大規模的開采,開始出現水源地汙染,附近農田重金屬超標等問題。除了將附近的農民土地逐步收買,同時將老百姓吸納為礦工,使他們另有生計以外。
為了保證將來足尾銅山不至於引起巨大的爭議,現在做點捐資助學的好事,也好平衡一下將來的罵名。
畢竟開采銅礦這種東西,想要做到完全無汙染是不可能的。起碼憑借現在技術手段是不可能的,既然一定會坑害附近的百姓,那還不如早點預備起來。
反正忠右衛門已經命令大鳥圭介,將附近能夠吸納的百姓,都往礦山上吸納。眼下足尾銅山附近的鎮子上,已經彙聚了上萬戶,五六萬人生活。全都是圍繞著銅礦,以及精煉廠生產生活的,因此暫時還沒有爆發出什麼大的民怨。
解決了錢的問題,剩下就是免費午餐的糧食問題。這個米的話,忠右衛門認為可以用江戶城下那些備荒的官倉糧食支應。
有一說一,隻要能夠支應糧食出去,阻力一定會很小。管理這些救荒米官倉的官吏,巴不得幕府天天有米糧支出呢。
有支出,才有做賬的機會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