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不祥(1 / 2)

《守寡後她把權臣逼瘋了》全本免費閱讀

所謂皇帝不急太監急,周嬸和趙科這對母子,一個比一個急。

趙科愁的是,自家這位世子爺對陶氏的態度好似不是自己想的那樣,陶氏那般鮮活的美人兒,要是真被主子暗中處理了,倒也著實可惜。

可這不是他能做主的。

未婚先有子,無論在哪個大戶人家,都是說不過去的。

主子這身份,擱在窮鄉僻壤已是屈就,再和小門小戶的女兒家生出瓜葛,有了子嗣,就更麻煩了。

愁歸愁,但主子交代的事兒,他還得去辦。

莫說陶家三代,即便八代十代,主子要查,他就是掘了人家祖墳也要挖出來。

趙科帶著滿腔的愁,隔日就動身了,臨行前不忘對自家娘親道:“我不在的這些日子,娘您費心些,多看顧,儘量將陶氏和大人避開,畢竟寡婦門前是非多。”

周嬸亦是憂心忡忡,頻頻點頭:“是的呢,再弄出一個孩子,這天可真要塌了。”

前些日子,周嬸才收到長公主的密信,問世子在這邊可好,這一下,可真好了,叫她如何回,總不可能道世子萬事皆安,就是得恭喜您和國公爺,終於得償所願,當上祖父祖母了。

周嬸的愁,不比兒子少。

即便小娃兒虎頭虎腦的,看著機靈,嘴還甜,一見她就喚婆婆,周嬸心頭還是有些膈應。

趙科真正擔憂的,並非周嬸所想,但又說不得,最後也隻能道:“您多留意,盯著些就是了。”

兒子一走,周嬸又把陶枝母子挪了又挪,安排的屋子離前院更遠,怕小娘子多想,不忘解釋道:“小兒起夜多,這裡離茅房更近,你們更方便,茅房那都有下人每日清理洗刷,還點了熏香,不會有味道傳出,你莫擔心。”

陶枝很想說,孩子習慣很好,很少起夜,但也察覺到周嬸的擔憂,她自己更不想和那位大人有過多接觸,這樣的安排,於她於孩子,其實也好。

如此尋思,陶枝更為誠心地謝過周嬸。

她帶著孩子賴在這裡,隻為躲避陳家,和背後更為難惹的勢力。

哪怕住在茅房隔壁,她也不會有任何怨言,畢竟,最難的時候,她帶著孩子,連山洞都住過。

見陶枝真的不在意,周嬸放下了心,再看陶枝,布衣粗服,發髻高挽,隻一根成色不佳的舊銀簪子定住,臉上也是清清爽爽,未施脂粉,看著似真心為亡夫守孝,可正是這般,周嬸才更不解。

這樣的女子,為何要紅杏出牆,還和彆的男人偷生了一個孩子,難不成,因著太過年輕,一時衝動,沒能把持住。

畢竟,世子那般雋秀無雙的人物,就連眼高於頂的公主見了都再難忘懷,癡迷到非君不嫁的地步,尋常女子又哪裡遭得住,換個潑辣的,有幸和世子有了露水姻緣,怕就早在府衙門口鬨著要世子負責了。

不過,潑辣的蠻婦,世子根本不可能看得上。反倒陶枝這樣的,看著柔弱,實則為母則剛,出身低微,卻又不卑不亢,對男人而言,有著致命吸引力。

思及此,周嬸更為憂心,若有可能,還是另尋宅子,把這對母子安置出去。

至於長公主那邊,她又該如何回,瞞是不可能的,孩子也有這大了,活生生地杵這裡,又能瞞到何時呢。

周嬸隻能殷殷叮囑陶枝:“娘子帶著孩子,就不要四處走動了,這院子不大,可也算寬敞,夠你們母子住了,需要什麼就和明鳶講,甭客氣。”

經曆過人性的惡,陶枝此時看周嬸,已是活菩薩般的存在,唯有滿腔的感激,伸手握住了周嬸,鄭重地道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