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蘇乞發愣時,知州憤怒的聲音傳來了。
“稟大人,我想聽聽掌櫃的說寇公的續作是什麼。”蘇乞朝知州問。
“孤村芳草遠,指淸離腸斷,恨虜賊。林壑難阻歸心。”徐方立刻接茬道“寇公的續寫才是詩聖該有的氣度。”
知州鼻間吐出一聲冷哼,瞪著眼睛道“無知,單論詩,本官不認為就比寇公差。”
“狂妄!”
……
聽著二人爭吵不休,蘇乞連翻白眼。
王知州的續作太偏景寫情,而寇公的續作太重朝廷情懷,都沒達到杜甫想表達的意思。
蘇乞長歎一口氣,搖頭道“請恕小子直言,這兩段隻能算是拙劣續作罷了。”
又是語驚四座的言論。
王知州本要發作,但聽到連寇公的續作也被這小子貶為了拙劣續作,心裡頓時平衡了不少。
反而是徐方坐不住了,臉上滿是憤膺“你才多大個孩子,懂得鑒賞嗎?”
“就是。”
“這小子怕是連大字都不識,怎連寇公的續作也敢批評。”
……
這次徐方的話得到了不少附和,連王知州也在這一點上和徐方達成了一致。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蘇乞沒有理會眾人,而是悠悠的吟起詩來。
徐方本欲繼續批評,聽到這兩句詩,到嘴的話忍不住一頓。
不隻是徐方,不少人都投去了懷疑的目光。
一個小廚子,怎能作詩?而且這做的詩……似乎,還不錯。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徐方嘴中喃喃的念叨著此詩,猛的打了個激靈。
“知州大人,不知道小子這首續作如何?”蘇乞笑意吟吟的朝王知州問。
王知州還沉浸在震驚當中,當聽到蘇乞的話,才如夢初醒,結合一下前麵的幾句詩。
感覺渾身雞皮疙瘩都立了起來。
這完全,既有意境,也將心中的鬱氣完全抒了出來,從小家到大國,一個垂垂老矣的詩聖在草廬中的畫麵完全表達了出來。
對比之下,不管是他還是寇公的續作在這兩首麵前似乎都不值一提。
“這是你自己寫的嗎?”王知州也顧不得架子,忙問。
“這首詩如此之好,如果是從彆處得來,我理應聽過。”徐方疑惑的看著蘇乞“隻是小乞,你從未讀書,是如何作出這般續作的?”
聽到徐方的話,堂內外嘩然一片。
王知州也不由得咂舌,要說天才他沒少見,可這種不曾讀書就能作出這般續作的他還是第一次見。
如今大宋文風昌盛,此子子年不過十三四歲,若是好加培養,前途簡直不可限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