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力鬥不行,那就隻能在智力上碾壓敵人了。
對,出智力,用什麼計謀,能讓這場戰事穩操勝券呢?
嘿,有了。
這漸漸變少的箭,日益增多的傷員,戰況堪憂。
仗已經開打了,流血、傷亡已經不可避免了,這個時候還有雙方能夠和平相安的幻想,還有一絲兒憐憫之心,還存半點兒婦人之仁,這些都是絕對不可取的。
戰爭一旦打響,攻伐殺戮,真的毫無道理可言,你不殺我,我便殺你,雙方終有一方要死要輸,這是輸贏的遊戲,更是生死的遊戲。
雖說自己可沒有那種安邦定國、征伐九州、定鼎天下的雄心霸誌情懷,可也不等於說對生死就能能夠超脫於物外。
討厭殺戮,但戰事一旦爆發,不得不行殺戮之事,不能存婦人之仁,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對比一下敵我雙方形勢,自己是從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對於這種冷兵器浴血拚殺,隻有以前在電視劇上看過,但跟這種現實情景中的真實打仗差彆真的是太大了。
現代戰爭,一場大戰要想穩操勝券,除了拚人力,還可以拚武器,什麼航空母艦、洲際導彈、生化武器之類的,任意使用一種,都比人要厲害的多。
可是這是在古代,哪有這些玩意?
哎。
喔,對了,這個時代隻有孫子兵法、太公兵法這樣純講戰爭理論和謀略的書,三國演義、水滸傳這樣膾炙人口,既能當又能當兵書戰例的書還沒出世。
再加上這個年代讀書的人可不像後世一個磚頭就能砸到N個本科生、數個博士生那樣。
這個時代能識字的人其實很稀少,至於有鑽研過兵書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即使這些鳳毛菱角能言兵者大多也都是之乎者也,根本提不出切合實際的有用建議。
在這個小縣城裡,壓根是沒有什麼人能對戰事提出些什麼建議的。
提建議要客觀實際,有可操作性。
比蠻力不行,比智慧,一個好點子能敵雄師百萬
要說實際可操作性的好點子,也就隻有三國演義、水滸傳上一些鬥智鬥巧的戰例可以借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