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遠,望著滿川的屍山血海,這位張姓學子洋洋自得,狂妄至極,竟在好水川的界上寺題詩一首:“夏竦何其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譏諷大宋宰相。
聽範縣爺講,這位張姓學子雖然才高八鬥,有諸葛武侯之才,但無諸葛武侯之品德,為人冷血殘酷無情,叛國忘祖,六親不認,同胞不憫,簡直就是從地獄裡走出來的殺人惡魔,世人應人人得而誅之。
而妹子所複述的這位張姓學子,聽著雖有些剛愎自負、心高氣傲,但倒也不失為一位真性真情、好打抱不平、有極正義感的古道熱腸之人士。
他雖背叛自己的祖國,學得文武藝,一身才能為異國人謀了福祉,他自己在人生大道選擇上固然有錯,但也多多少少為時局所迫,有些走投無路,才最終作出不情願的選擇。
這也是在為蒼白無力、孤立無助的人生作抗爭,不屈服於命運,向命運做抗爭,從這一點上來看,妹子所複述的這位張姓學子倒令人佩服,還有他為摯愛,不惜以一個籍籍無名的書生身份敢於挑戰宰相府,敢於自毀前程而不負心中摯愛,這樣的人又怎會是冷血無情的殺人惡魔?
為兄孤陋寡聞,不知這位張載是否是範縣爺所說的西夏國師張元否?妹子如若知道,不妨講講。”
金琦兒聽他講到這裡,當下也是無比的佩服。
說實話,在這個通訊信息不發達的年代,除非是朝廷中飽學之士的名臣大儒,要麼是生於高官之家的飽學子弟,否則會很難知道前朝的一些名臣典故。
一個區區的鄉野秀才竟然能知道一些名臣良將的軼事,這是要何等的博學與多聞,實在是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