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不義之師(1 / 2)

日本兵圍堵清西陵的事情不脛而走。

他們對外宣稱要保護中國重點文物,還要在永寧山腳下搞軍事演習,從而劃定了禁區,像八旗護陵兵那樣,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分工嚴密,層層把關。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日本人和偽軍警備隊的險惡用心,連附近村上的狗都知道。一時間,消息如潮水一般向四周湧去,傳的是沸沸揚揚,滿城風雨…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老百姓的悠悠眾口,哪裡能堵得住?撇開民族關係不講,清西陵作為大清朝帝王的皇陵,裡麵埋葬著無數的寶藏,歸根結底,這些寶藏都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它屬於中華民族,屬於國家。

因為有了孫殿英盜東陵大案的前車之鑒,社會輿論對這樣的事情特彆的敏感,以至於消息在短短幾日之內,傳遍了整個華北地區,再有報紙大肆的宣傳,發酵的程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民國時報》和《大公報》等主流報社公開報道了這一事件,儘管有日本高層的施壓,報紙上講的比較委婉一點,說是兵荒馬亂的年月,寒冬肆虐之時,饑民四起、盜賊猖獗,日本皇軍為了保護清西陵,現已將其封鎖,閒人勿擾、生人勿近,否則一經發現,就地槍決。

報紙上說的冠冕堂皇,信誓旦旦,可是誰相信啊,連中國人自已的報刊都在為日本人說話,就像病入膏肓的病人一樣,已經是藥石無醫、無藥可救了。

隻有在紅色革命基地以及尚未淪陷的國民政府控製區,發行的報紙上麵,對日本人這種可恥的行徑,進行言詞激烈的譴責和謾罵,並警告日本政府,即刻停止這種瘋狂的行為,立即撤兵清西陵。

老百姓鋪天蓋地的謾罵,文人墨客奮筆疾書,口誅筆伐,甚至還有滿腔熱血的能人異士、江湖俠客鬨著要來清西陵勤王,誓死也要保衛國家的財產,不被侵略者掠奪。

以至於熊膽彪的計劃暫時擱淺,日本華北方麵軍司令部密電,讓其按兵不動、靜候時機,等到風頭過去之後,再下手不遲,而且還冠冕堂皇的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反正清西陵就在他們手中,那些反對者就是過過嘴癮,能奈我何?

一輛疾馳的軍用吉普車,在遍地枯草,荒蕪人煙的官道上顛簸著,這條盤旋在永寧山下,蜿蜒如巨龍一般的道路,就是當年清政府內務府撥款修建,專門方便八旗護陵兵出行的官道,早在清廷覆滅之前,官道上還專門有人把守,還有人不定期的打掃清理、保養維護,不像現在如此的荒蕪…

吉普車最終停在了一片寬闊的青石板廣場上麵,依舊是雜草叢生、一片凋零。這時從車上下來一個鑲著金牙,戴著墨鏡,抽著雪茄的軍閥頭子,披著軍大衣,威風八麵、不怒自威…

接下來車上又下來了日本軍官渡邊俊雄、陸海洋和枯木老頭,他們今天約好了一起來看看清西陵,看看這個讓他們頭疼不已的帝王陵墓到底有什麼魅力?

“熊司令這邊請,前方就是雍正皇帝的泰陵…”

警衛員一邊在前麵引路,一邊恭敬的說道。

熊膽彪望了望後麵巍峨雄偉的永寧山,大氣磅礴、虎踞龍盤,果然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他抽了一口雪茄煙說道:

“還是雍正爺有眼光啊,寶穴坐落在永寧山下,前有照、後有靠,明堂容萬馬,富貴滿天下,大清朝禦用的欽天監果然是不一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