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大哥,誰說罐頭廠是負資產?這個是咱們東倉幾十年的老品牌,從我爺爺那輩就吃這個品牌的罐頭,如今破產了,您不覺得可惜嗎?”
陳慶宇古怪的看著廖東煌,強忍著心花怒放,發出了一陣怪笑。
前世今生兩輩子,陳慶宇從沒有想過天上掉餡餅,但今天晚上,老天爺似乎是鐵了心的想給他送個大禮!
罐頭這個東西,自從研發出來,至今已有百年曆史。
在國人的心目當中,罐頭隻有在送禮和生病的時候,才會想起來,一般時候很少有人吃。
但罐頭的行情,其實一直很好,甚至一直到千禧年後左右,罐頭一直是國家外彙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罐頭,不但支撐了國家外彙,甚至能夠幫國家換取飛機導彈。
東倉比較特殊,因為服裝產業過於雄厚,罐頭廠反而沒多少人在乎。
但就算這樣,東倉罐頭廠,也有了幾十年的曆史。
96年的東倉時報上,會有一個小板塊,刊登當下的熱賣產品。
罐頭產品一直榜上有名,無論是黃桃罐頭,橘子罐頭,梨片罐頭,還是竹筍罐頭,紅燒肉罐頭和帶魚罐頭。
後市炒的火熱的預製菜,其實這個時候,就已經研發出了不少罐頭菜品。
而且這些產品的銷量,一直都很不錯。
水果罐頭,1塊錢到3塊錢不等,蔬菜罐頭會貴一些,因為儲存較為麻煩,所以每瓶在3到5元左右,而肉罐頭按照分量不等,有10元,20元,甚至有50元的。
“臭小子,你到底有什麼點子趕緊說出來,彆藏著掖著!”
廖東煌好奇的看著陳慶宇,不斷催促。
東倉罐頭廠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就和最近炒的火熱的史老板一樣,都是攤子鋪的太大,遇到了資金難題。
罐頭廠的問題,是太過臃腫,打不開全國市場,撐不住當下的員工規模,趕上下崗潮,上麵想甩包,所以就想把罐頭廠賣掉,但是卻沒人買。
罐頭廠沒人買,就隻能拆解,把值錢的東西算算賬,看看能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
這個想法本身沒錯,就比如罐頭廠的員工素質都很不錯,也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廖東煌把這部分人拿過來,隻要有工,他們就能立刻上崗。
但在陳慶宇看來,罐頭廠真正值錢的,卻不是這些。
“廖老哥,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無法融入東倉,彆人看了我的東西都眼紅,對不對?”
陳慶宇說道。
廖東煌立刻點了點頭。
“何止是彆人,就算我也嫉妒你!
你這小子的錢就像是大風刮來的一樣,我們拚死拚活的做產業,你這裡隻不過做了點廣告,招了點工人,就莫名其妙日進鬥金,誰不眼紅?”
廖東煌無語的說道。
說起這件事,最近還發生了一件怪事。
東倉的大街小巷上,突然多出了許多商貿谘詢公司,也就是俗稱的點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