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買下罐頭廠?(2 / 2)

之前沒人在乎過他們,但是現在他們卻打著陳慶宇的旗號,聲稱陳慶宇的商業模式,就是從他們手上拿來的。

有見識的大老板肯定不會相信,但耐不住總有貪心不足蛇吞象的蠢貨。

有些人交了費,以為能學到什麼好東西,結果上了十天半個月的課,卻是得到了一堆沒有用的破點子。

醒悟早的自認倒黴,雖然虧了一筆錢,但好歹沒有傷筋動骨。

而那些一路蠢到底的,不僅僅被騙了錢,還信了這些點子公司的點子,最終得賠的傾家蕩產。

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據說已經有慘劇發生了。

陳慶宇對這些人不同情,但他的確冒出了一個新點子。

上輩子他去帝都的時候,曾經遇到了保州罐頭廠的業務員。

當時的全國罐頭廠,都遇到了銷路難題,國人吃罐頭頻率少,單純買罐頭又比較貴,若想打開銷路,不僅僅要宣傳市場,同樣還要從產品本身做改變。

當時的那位業務員,走訪全國各地的醫院,發現很多人都用罐頭瓶子裝水喝,或者盛飯用。

這時期的罐頭還是大肚玻璃罐,最簡單成本也最低,吃罐頭沒什麼不好,但剩下的罐子做彆的,尤其是裝熱水或者盛飯,卻有些麻煩。

一來,玻璃罐不隔熱,拿著太燙,容易傷著手。

二來,罐頭瓶比較深,也比較窄,清洗不容易。

他就想了個法子,自己設計了兩款新的罐頭瓶子,其中一個增加了手把,裝熱水的同時,避免了水杯太燙,而且也更方便拿。

另一個罐頭瓶子,壓扁成長方形,開口變大深度變淺,容易清洗。

這種罐頭裡麵,分為兩種水果罐頭,中間的隔槽裡,多了一個小勺子和小筷子。

臨走之前,陳慶宇請他吃飯,聽著對方講解這麼設計的緣由,立刻意識到這個罐頭很可能爆賣。

結果不出所料,僅僅過了幾個月,保州罐頭廠的產品就爆賣帝都,但這位業務老哥卻沒得到什麼好處。

後來兩人又在南方相遇,而此時的對方,已經成了一家罐頭廠的老板。

憑借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和設計,他40歲創業,用了不到10年,就做到了30億產值,雖然國內不怎麼出名,但卻爆賣國際。

因為這位老哥的關係,陳慶宇也了解過罐頭行業的規模。

後市的罐頭市場年年增大,在他重生前後,規模已經達到了將近800個億,而且還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到達千億產值也隻是時間問題。

而陳慶宇看中的,卻不是這個市場,而是罐頭市場的銷售模式。

東倉罐頭廠有很多銷售網點和臨時儲存倉庫,換句話說,隻要拿下東倉罐頭廠,這些各地的小倉庫,就變成了他自己的倉庫。

倉庫可以用來放罐頭,但也可以用來放服裝,甚至是其他東西。

現在的曼妮品牌,即便把運輸人員,擴大到兩三千人的規模,依舊解決不了最後1公裡的配送問題。

現在是陳慶宇死盯著,幾乎耗儘了所有精力,才保證了團隊運營。

但這樣一來,他就沒辦法做其他事情。

東倉罐頭廠,是陪伴著東倉人長大的品牌,毫不誇張的說,隻要在東倉的境內,就沒有罐頭廠輻射不到的地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