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說什麼事嗎?”李承乾問留守東宮的小太監。
小太監搖頭:“蕭相公沒有說。”
李承乾哦了一聲:“那就宣他來見吧。”
小太監領命出去了,李承乾還在想蕭瑀為了什麼事找他。他們交集最多的就是報社,但《長安文化報》最近風平浪靜……額,有點小波動,但應該沒什麼大事才對。
難道出了什麼意料之外的大事?或者是世家那邊出手了,蕭瑀招架不住?
李承乾心裡做著種種猜測,不多時蕭瑀就到了,手裡還拿著幾張紙。
李承乾看了那紙一眼,隨即若無其事地收回視線,招呼蕭瑀坐了,這才問他求見所為何事。
蕭瑀一向沒什麼波動的臉上露出氣憤來,李承乾心裡一跳,悄悄離他遠了一點,果然下一秒蕭瑀憤怒出聲:“殿下,你可管管聖上吧!”
李承乾揉了揉耳朵,狂暴模式的蕭相公嗓門可真大啊。
“去給蕭卿倒杯茶來。”李承乾先吩咐一聲,然後安撫蕭瑀,“彆生氣,有話慢慢說,阿耶他又怎麼了?”
“他向報社投稿了。”蕭瑀把那幾張紙給李承乾,“您自己看看吧。”
李承乾還不明白投稿有什麼,看了一眼就沉默了。
——都是罵魏征的。
諸如魏征對皇帝的日常瑣事指手畫腳,管得太寬,言辭無狀,不顧聖上顏麵,還經常以下犯上。總之就是不能恭謹侍上,有失為臣之德雲雲。
這些稿子當然不是以李世民的名義投的,甚至字跡也不是他的,但是這語氣、這角度,了解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手筆。
蕭瑀不滿道:“這不是他第一次投稿了,文化報第二期發行前就收到過,那時候我沒理會,沒想到聖上變本加厲,隔幾天就投一篇過來。我不可能給他刊登的!”
令蕭瑀生氣的不是李世民寫文章罵魏征,給他們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而是李世民堂堂皇帝,居然偷偷寫匿名文章罵大臣。
這像話嗎?
李承乾倒不覺得有什麼:“阿耶天天被魏公罵,偶爾發泄一下也沒什麼。這算是傷害最小的辦法了。”
他覺得他可以理解阿耶的想法,天天被魏征指著鼻子罵,脾氣再好也要有火氣的,雖然可以在皇後處得到安慰,還可以對兒子吐槽,但這還不夠。
就要寫文章罵他,然後投到報社去。能刊登出去最好,不刊登也沒什麼,報社編輯不是要審稿嘛,他們總得看吧。
但凡多一個人聽到他對魏征的吐槽,李世民都覺得痛快。
蕭瑀也能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並且被他這沒出息的樣子氣得不行:“堂堂天子……”
李承乾不等他說完就同仇敵愾:“堂堂天子,實在太不像話啦!蕭公放心,我會說阿耶的。”
被搶話的蕭瑀噎了一下,板著臉點點頭:“那就好。”
送走勉強平複下來的蕭瑀,李承乾拿著那幾張紙,打算去嘲笑一下自家阿耶。
與此同時,距離長安數十裡的地方,長長的使臣隊伍正朝長安前進。
這是來自高昌的使臣隊伍,為首的是高昌皇室,高昌王麴文泰的堂弟麴文永。
他是個有些胖的中年人,原本是一直坐馬車的,此刻卻頂著臘月凜冽的寒風,費儘地騎在馬上四處張望,越看表情越嚴肅。
無他,隻因越靠近長安,受李承乾的影響越大,百姓的生活麵貌與從前大為不同。
麴文永幾年前也來過大唐,甚至更早之前,中原還是前隋的天下時,他也隨使團前來參拜過。印象中的中原很窮,百姓日複一日在土地上勞作,卻一個個麵黃肌肉,穿著破破爛爛的衣裳,麻木的仿佛沒有靈魂的木偶。
麴文永其實不怎麼看得上中原,要不是他們國土足夠大,高昌才不會俯首稱臣,論起安居樂業,高昌可比中原強多了!
但這次再來,大唐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寬敞平整的水泥路、簇新的紅磚瓦房、農田裡種著越冬的莊稼,百姓穿著厚厚的棉衣,因為吃得飽都豐腴了很多,每個人臉上都充滿了希望。
穿著大唐從六品補服的年輕官員騎馬走在麴文永旁邊,這是鴻臚寺派去迎接並護送使臣的官員。
此刻見麴文永一臉驚訝,年輕官員心中得意,挺直腰板笑盈盈地問:“尊使有幾年沒來大唐了吧?”
麴文永點點頭,用不太熟練的漢話回答:“中原與我印象中大為不同了。”
年輕官員衝長安的方向拱了拱手,語氣中滿是崇敬:“聖上和太子殿下英明,中原發展一日千裡,自然今非昔比。尊使日後與我朝常來常往即可。”
年輕官員對麴文永的態度不錯,蓋因高昌對大唐一向恭敬,朝賀進貢向來周到。
而麴文永看向身後的使臣隊伍。
這隊伍很長,但其實使臣並不算很多,大部分車馬中裝的都是給唐皇的春節賀禮。
麴文永並不如何心疼,這些東西看著多,其實大多是高昌特產,唐朝人瞧著稀罕,其實值不了多少錢。
但他們卻可以用這些東西換回大量的真金白銀!
這也是舊例了,他們來中原朝賀,宗主國都要給豐厚的回禮——雖然名義上是賞賜。
麴文永不太喜歡“賞賜”這個詞,不過不要緊,實惠才是最重要的。高昌雖然有錢,但誰也不嫌錢多不是?
這兩年有些不一樣,這位新皇登基後給的回禮簡薄了許多,可能是國庫空虛的緣故,高昌上下都不太滿意。
但看眼下這情況,大唐應該緩過來了,今年應該能拿到不錯的回禮。
麴文永心裡盤算著,他是不是可以要點彆的——比如一些好東西的配方、種子之類,他可以相應少要一些錢財嘛。
嗯!可以在朝賀時提一提,中原皇室好麵子,想來不會拒絕的。!
千山不關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