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新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送過來,李承乾道:“我們這幾天可以多做一點。”
前麵幾天李承乾也不是閒著的,他看似在吃喝玩樂,實際上讓李靖撥了幾個心腹,除了做地雷之外,也做出了一些炸彈。
加上用空城計忽悠突厥,雖然沒能讓他們退兵,但也拖延了幾天時間,長安那邊送了一批炸彈過來,今天才有那麼多炸彈可以用。
但是經過這一戰,之前準備的彈藥都消耗得差不多了,長安那邊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送過來,還是得自己努力多做一點。
李承乾想了想:“我再給阿耶寫封信催一催。”
屈突通和李靖微微頷首,就是這個意思!他們這裡缺東少西的,也不敢讓太多人知道炸彈的配方,做起來束手束腳,李世民那邊顧慮就少多了。
隻是他們做臣子的不好一直催,李承乾就沒問題了,且說話還比他們頂用呢!
說乾就乾,李承乾從書包裡翻出紙筆寫了信,讓人連夜送去長安,大家就各自散了。
李承乾已經累得不行了,今天一大早就被叫起來,白天又緊張勞累,現在已經子時了,早過了他平時睡覺的時辰,李承乾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了,暈暈乎乎往回走。
護衛道:“下臣抱殿下回去吧?”
“不要!”李承乾連連搖頭,萬一被外人看到多不好,在這裡他還要保持太子形象的!
李承乾搖搖晃晃回到自己房間,臉也沒洗,衣裳也沒脫,躺到床上就睡了過去。
第二天早上,李承乾是被外麵的說話聲吵醒的。
他揉著眼睛掀開簾子,就見太陽已經老高了,茫然地問:“什麼時辰了?”
“巳時三刻了。”答話的是屈突通派來伺候李承乾的丫鬟婆子。
李承乾驚訝地長大了小嘴:“都這個時辰了?你們怎麼不叫我?”
自從五歲入學後,他就沒睡到這麼晚過。就算過年過節放假,早上也會被生物鐘叫醒。
丫鬟笑眯眯道:“將軍說殿下昨日勞累了,今日不許叫您起床,讓您好好休息呢!”
“哦。”李承乾糯糯應了一聲,讓丫鬟伺候著洗漱換衣裳,還能聽到外麵隱約的說笑聲,“是杜荷他們在外麵嗎?”
“正是呢!”丫鬟笑著點頭,“杜家和蘇家的郎君早上來找您,見您還在睡著就沒打擾,去園子裡說話了。”
李承乾加快了洗臉的動作,接過丫鬟遞來的乾毛巾胡亂抹了抹,拔腿就往外麵跑。
丫鬟追在他身後:“您乾什麼去?”
“去找杜荷他們。”
丫鬟大聲道:“您還沒用早飯呢,都準備好了,吃了再去玩吧。”
李承乾停下腳步,小手一拍腦門:“我差點忘了。”
做為一個把不生病不喝藥當成人生信條之一的小朋友,他是一定要吃早飯的!
李承乾爬上椅子乖乖吃早飯,每樣東西都吃了一點,這樣營養才均衡,吃到肚子飽飽的,他才心滿意足地放下筷子:“我吃飽了!”
說著跳下椅子往園子裡跑。
蘇琛幾個正圍著火堆聽杜荷講故事,李承乾噔噔噔跑近,就聽杜荷揮舞著胳膊道:“……就在這個時候,我一個彎腰躲過他的刀,並且給了他一弩,趁著他還沒反應過來,一刀割破了他的脖子!”
李承乾興致勃勃:“你在說昨天在戰場上的事嗎?”
“承乾,你醒啦?”
杜荷停下來,好奇地看著他:“你今天怎麼這麼晚才起來?”
“我還想問你呢,你都不困的嗎?”杜荷昨天不比他睡得早,他回去休息的時候,聽說杜荷才回去沒多久。
而且杜荷可是上戰場去打仗了,難道不會覺得累和困嗎?
杜荷搖頭:“不困,我昨天晚上還睡不著。”
李承乾驚歎地看著他:“你真的很適合打仗。”以前讀書的時候杜荷可沒有這樣的精力,早上賴床,課上補覺,恨不得天天睡不醒。
杜荷驕傲地挺起胸膛:“我也這麼覺得,你不知道我昨天有多厲害……”
又拉著李承乾說起他昨天的英勇事跡來。
杜荷昨天表現確實不錯,且難得表現出了出眾的口才,李承乾幾人都聽得津津有味。
聽說杜荷親手殺了好幾個人,蘇琛本來就不怎麼好的臉色又蒼白了幾分,好奇地問:“你不覺得難受嗎?”
“難受?什麼難受?”杜荷撓撓頭,“我不覺得難受啊!”
蘇琛:“胃疼、想吐,還會覺得喘不過氣。”
“沒有啊,我沒有這樣的反應。你們都有嗎?”杜荷有些茫然,懷疑自己是不是和一般人不一樣。
這時候李承乾搖頭道:“我也沒有難受。”
杜荷鬆了一口氣,然後攬著李承乾的脖子得意一笑:“我們厲害的人都不難受!”
杜構和蘇琛:“……”
李承乾關切地看向他倆:“你們現在還是難受嗎?要不要找大夫來看一看?”
“不用了,現在已經好多了。”生理上已經沒什麼感覺了,隻是心理上還沒適應過來而已。
杜荷同情地拍拍他倆肩膀:“習慣就好了。”
杜構和蘇琛:“……”並不想習慣謝謝!
*
杜荷把他昨天打仗的故事跟不同的人重複了好幾天,總算過了一把癮,下午又跑到軍營去了。
他現在正在興頭上,要去軍營和其他將士一起訓練,摩拳擦掌準備下一次繼續打仗。
“李將軍說,我要是能再拿到五個人頭,他就讓我做隊長。”
這時候實行的是府兵製,每五個士兵為一伍,二伍為一夥,五夥為一隊,也就是說一個隊長能統領五十人左右。
李承乾很驚喜:“這麼快就當上隊長,說不定很快就能當將軍了,發達了發達了!”
杜荷也忍不住咧開嘴笑。
杜構和蘇琛:“……”這麼樂觀真的好嗎?
總之杜荷興衝衝去軍營了,李承乾幾個則沒什麼事乾,炸藥和地雷那邊有李靖和屈突通看著,李承乾幾個的主要任務就是休息。
李承乾和杜構、蘇琛對視一眼:“你們想休息嗎?”
杜構和蘇琛齊齊搖頭,他們昨天一擦黑就開始休息,已經休息得夠多了。
李承乾嘿嘿一笑:“那我們出去玩吧。”
到了豳州這麼多天,心裡一直繃著一根弦,他們還沒好好玩過呢。
蘇琛兩人沒有異議,對現在的他們兩個來說,做什麼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事情做,免得閒下來就東想西想,又要開始難受了。
李承乾找了個豳州本地的下人帶路,就興致勃勃出去玩了。
昨天剛經過一場大勝,豳州百姓很高興,街上的人都多了不少,李承乾逛了一圈,還買了不少豳州特色吃食。
比如晉棗、肉夾饃、豳州禦麵。
李承乾驚喜道:“我以前也吃過這個麵,很好吃!”
“郎君是會吃的。”賣禦麵的小販笑嗬嗬道,“咱們豳州這麵可是連宮裡的聖上和皇妃都吃呢,味道沒得說!不過要說正宗,還得是咱們豳州最正宗。”
李承乾衝杜構和蘇琛擠擠眼,抿著嘴笑了笑沒說話。
正宗不正宗他不知道,反正確實沒有宮裡的好吃。
逛到城牆附近,李承乾見到很多破損的民居,看樣子應該是被突厥用投石車投進來的石頭砸壞的。大家都忙碌著修整房屋,李承乾見一位老者費力地搬木頭,噔噔噔跑上去幫忙,杜構和蘇琛緊隨其後。
老者感激地不行:“老朽多謝幾位郎君。”
“不用謝呀,都是我們該做的。”李承乾挺著胸膛靦腆地說,“剩下那些還要搬嗎,我們幫你搬進來吧?”
“不敢勞煩貴人。”老者連連推拒,但李承乾才不聽呢,招呼杜構和蘇琛一起去抬木頭,老者見狀也隻能一起搬了。
中途李承乾觀察到他們家隻有老人、婦人和孩子,就好奇地問:“你家兒子呢?”
“之前突厥攻城,屈將軍他們兵力不夠,城中很多青壯都去幫忙了。”老人歎了一聲,“豳州是我們的家,沒有讓外地來的孩子替我們賣命,我們卻什麼都不做的道理。”
杜構年紀大些了,知道戰爭的殘酷,也知道命運的無常,聞言也歎了一聲:“你們節哀。”
“什麼節哀?”老人哈哈一笑,“他們兄弟沒死,前兒老二還升了伍長,現在都在軍營訓練呢,沒得為了家裡這點事耽誤正事的道理。”
杜構:“……”
李承乾趕緊眨眨眼,把已經流到眼角的淚眨回去,拍著小胸脯道:“百姓的事就是大事,你們的房子都不能住了,要早點修繕才好,我找人來幫你們。”
說著就讓人去告訴屈突通,讓他想辦法找點人來幫忙,可不是隻有這一戶是這樣,挨著城牆這一片的房子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損傷。這時候天氣已經冷了,豳州可不像長安附近的百姓,人人都有棉衣,家家都有厚被子,他們的房子漏風可是要命的。
況且房子被石頭砸過,誰知道有沒有安全隱患?萬一倒了或是房梁上掉點東西下來,砸到人可怎麼辦?
屈突通並非不負責任的長官,隻是戰後事情太多,一時顧不上這邊罷了,現在李承乾叫了,不一會兒就讓手下帶著一支隊伍過來幫忙。
能修的修,不能修的就安排主人暫時到彆處去住,然後再慢慢修,總之得保證百姓日子能過下去。
杜構看著這副場景,見還有人被石頭砸傷,被將士抬著從家裡出來,就不由歎了一聲:“怪不得主要官員都不住在城牆附近,打起來太容易被傷到了。”
現在的拋石車射程有限,也隻能傷到城牆附近的房子。
李承乾眼睛卻是一亮:“如果能把炸彈投到突厥可汗住的地方,我們攻城是不是就簡單多了?”
杜荷和蘇琛眼睛也亮了:“能做到嗎?涇州可不小,突厥可汗的住所離城牆肯定有一段距離,怎麼才能把炸彈送到那裡啊?”
“現在還不知道!”
眾人:“……”
李承乾理直氣壯地說:“有想法才會有發現,我這就回去研究。你們跟我回去嗎?”
杜構和蘇琛想了想,他們回去也幫不上忙,倒不如留在這裡還能做點事,於是都搖頭。
李承乾自己帶著護衛回到將軍府,對下人留下一句“不要打擾我”就跑進書房,“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下人們:……太子殿下今日怎麼啦?
大家麵麵相覷,猶豫片刻後派人去告訴屈突通。不是他們打小報告,而是李承乾身份貴重,年紀又小,他們得保證他們的安全,遇到反常情況不得不向主人反應。
屈突通也提起了一顆心,生怕李承乾遇上什麼事,但又不敢前去打擾,直到從底下人聽說了李承乾的雄心壯誌才鬆了口氣。
能不能想出辦法炸突厥可汗不要緊,人沒事就行。
當然,如果能炸了突厥可汗就更好了。
與此同時,李承乾正在係統裡翻書。
當初他通過小學高段的考試,係統給了他很多獎勵,其中就有《武器的發展曆程》這本書,李承乾就是從這本書裡知道大唐的生產水平有可能造出火炮和彈藥,這才斥巨資買下火炮和彈藥的製作方法。
幸虧成功了。
從這幾天的積分增長情況來看,想要靠火炮和炸彈積分回本是很難了,但大唐打贏了突厥,這可是比積分還重要的!
現在李承乾又拿出了他的寶貝愛書翻翻翻,可惜翻到大半夜,也沒找到能直接炸了突厥可汗的武器。
……其實也不是沒有,就是大唐做不出來。
倒是看到了改良版的投石車,射程比現在的投石車遠。
行吧,有總比沒有強。李承乾點開係統商城搜索製作方法,沒想到居然沒有。
李承乾:[……七十八郎,怎麼回事啊?]
[對不起宿主,因為資料缺失,並不是所有東西的製造方法係統都有的。]係統道。
李承乾撅撅嘴:[那你知道什麼武器能把炸彈投到涇州官衙嗎?要大唐能製作出來的那種。]
[據我目前所知的,沒有。]係統歎氣,[如果我能聯係到總部就好了,那邊有很多厲害的科學家,他們懂得特彆多,說不定能幫上你的忙。]
李承乾也歎了一聲:[你什麼時候才能聯係到總部啊?]
[我也不知道,可能要等BUG修複吧。我們的技術還不成熟,隔著時間修複係統BUG需要一點時間。]
可是李承乾等不了那麼久:[看來我隻能試著自己畫了。]
好在書上有大致介紹改良投石車的情況,也不算毫無頭緒。
係統推了一個商品給他:[你可以買一個製作方法看看,雖然大唐可能做不出來,但他們的想法說不定會給你啟發呢。]
李承乾覺得有道理,見這東西也不是很貴,就買了一本。
接下來幾天,李承乾每天天剛蒙蒙亮就起來,洗漱一下隨便吃點早飯就鑽進書房研究投石車,中午吃飯加休息總共半個時辰,然後接著去書房研究,晚上隨便墊點點心,直到晚上亥時洗漱休息。
每半個時辰,李承乾會出來玩一會兒,或是看看藍天白雲,或是扭著胳膊腿做做養生操,或者摘花逗狗,今天也是愛惜身體的小承乾呢!
下人們看得咋舌,本以為貴人高高在上,過得都是神仙日子,沒想到居然也這麼辛苦。
“人家的辛苦跟咱們的辛苦能一樣嗎?人家乾的都是大事,咱們呢?”
“我們乾的也是大事,伺候太子怎麼就不是大事了?”
“我那天給太子殿下收拾書房,看到他不要的那些廢稿,竟一個字都看不懂!”
能來李承乾這裡斥候的素質都比較高,說話的這一個讀過幾本書,認識的字可不少,她一點都看不懂,可想而知李承乾研究的東西有多難了。
“早聽說太子殿下聰慧異常,懂得比一般人都多,聽說在長安還是國子監的先生呢!”
流言傳著傳著就變味了,李承乾明明隻是借用國子監的地方給外麵的學生上課,傳到豳州這些人的耳朵裡,就成了他是國子監的先生。
太子殿下才幾歲,居然都能在國子監當先生了,這得多厲害!
“能發明火炮和炸彈的人,能不厲害嗎?”
說到這個,大家看向書房裡正埋頭認真研究投石車的小豆丁的目光更亮了。崇拜之情就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畢竟她們可能都是靠著李承乾才能繼續過現在的平靜日子。
旁邊的嬤嬤一直沒說話,這時候才道:“既然知道太子辛苦,平時伺候就更精心些,咱們旁的地方幫不上忙,在這些吃喝小事上可不能讓太子受委屈。”
“是!”
*
如此幾天後,屈突通派人告訴李承乾一個消息——長安來人了!
“是把炸彈送來了嗎?”李承乾問。
來人尷尬地說:“小人也不知道,阿郎隻讓小人告訴殿下這句話,還說有事請殿下過去。”
李承乾不覺得炸彈有什麼好看的,不過他正好也有事找屈突通,既然他派人來請了,過去看看也無妨。
於是便收拾了東西去了。
到了才發現來的人不少,為首的居然還是秦瓊。
李承乾仰起小腦袋:“秦伯父也是來增援豳州的嗎?”
“不是。”秦瓊尷尬地笑了笑,“下臣是來接殿下回長安的。”
李承乾撓撓頭:“我沒說要回長安啊。”
“是聖上讓您回長安,說是想您了。”
“我也想阿耶了,還有阿翁和阿娘,但是我還不能回去。突厥還沒有走,我還有很多事要做呢!”
屈突通笑嗬嗬插話道:“殿下已經幫了大忙了,剩下的交給老臣等就行。那些炮手雖然不如殿下,用來對付突厥也足夠了。老臣必定不負殿下期望,把突厥趕出大唐!”
“屈阿翁,你這是過河拆橋!”李承乾氣呼呼道。
屈突通:“……”
他也不想啊,他也很無奈。難道他不知道李承乾留下來更好嗎?但這不是聖上想讓兒子回去嗎!
他敢不順著皇帝的意思嗎?
再說李承乾回長安確實更好,豳州是戰場,到底還是太危險了。
屈突通嘴唇動了動,想要解釋幾句,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一時有些踟躕,害怕李承乾因此生氣。
李承乾得意地抬起下巴,從書包裡掏出一張紙拍到桌子上,叉腰道:“你拆得太早了,我還有彆的橋呢!”
眾人:“……”
屈突通把那張紙拿起看了看,驚訝地瞪大了眼:“改良的投石車,殿下真的做出來了?”
李承乾不好意思地點點:“不能直接炸到突厥可汗,隻是射程比之前遠了一點。”
“足夠了,足夠了!”屈突通驚喜不已,這射程豈止遠了一點,明明遠了很多!
當然,現在還隻是圖紙,不做出來誰也不知道效果。說不定還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李承乾抬著下巴睨他:“現在還讓我走嗎?”
屈突通:“……”
屈突通遲疑地看向秦瓊,他現在是真的說不出讓李承乾走的話了。
秦瓊:“聖上思念太子……”
“那就讓阿耶再想想吧,很快我就會回去了!”李承乾歎了一聲,“阿耶都這麼大人了,也不能老是這樣,我都長大了,以後總要常出門的。現在就當鍛煉了。”
秦瓊:“……”
秦瓊再接再厲:“太子是儲君,應該在長安幫助聖上處理政事才是。”
李承乾瞪大了眼:“我知道了,是不是阿耶想偷懶了?”
秦瓊和屈突通:“???”
“阿耶以前就說,等我當了太子就讓我幫他乾活,沒想到我不在京城他都不放過我!”李承乾氣呼呼道,“不回去!堅決不回去!秦伯父你回去告訴阿耶,讓他成熟一點承擔起責任,不要總想著靠兒子!”
秦瓊和屈突通:“……”
秦瓊失語片刻,隻能用最後一個方法了。
來之前李世民就知道秦瓊可能勸不動李承乾,早就準備好一封信,讓他無計可施的時候交給李承乾。
現在秦瓊已經把想了一路的理由都搬出來了,李承乾絲毫動搖的意思都沒有,他隻能將那封信拿了出來。
李承乾接過一看就皺起了小眉毛,焦急地問:“阿耶生病了?病得重不重?現在好了沒?”
秦瓊:“……”
說聖上不成熟還真是,堂堂皇帝,居然用這種辦法!
第 107 章
李世民給李承乾的信中說他生病了,病得下不來床,現在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就是想兒子。
這李承乾哪還坐得住?恨不得現在就有一架飛機,讓他可以立刻飛到長安,回到李世民身邊。
隻是突厥的事還沒完,還有投石車,投石車現在隻是圖紙,能不能做出來、做出來是什麼樣子還不知道,說不定還需要李承乾……不,很可能需要李承乾幫忙調整修改,他現在走了投石車怎麼辦?
屈突通笑道:“前幾天大勝一場,現在士氣高漲著呢,有火炮在,咱們的勝算本來就很大,有沒有這個投石車想來也不妨礙什麼。”
李承乾歪歪頭:“勝算很大嗎?”
前幾天不是還說突厥還有好幾萬兵力,且火炮在攻城戰中要受到很多限製,所以攻下涇州的可能性不是很高嗎?
屈突通笑眯眯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我們前兩日收到消息,程將軍自從涇州失守後就埋伏在附近,突厥殘部狼狽逃回涇州時被他們發現,設下埋伏衝殺一回,突厥又損失了不少兵力。”
李承乾驚喜地瞪大了眼:“程伯父!”
來之前就聽說程知節來增援涇州了,這些日子沒聽到消息,還以為他陷在涇州了呢,沒想到不聲不響就乾了一件大事。
屈突通點點頭:“突厥位於苦寒之地,平時以牧馬牧羊為生,到了冬天草木不生,他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這次來大唐也不過是趁火打劫,想要多拿一些財物和糧食,如果目的達不到,他們也不會一直耗著,還要想辦法養活部落的百姓呢。”
也就是說突厥並不會死扛,可能很快就會退兵。
李承乾這才鬆了口:“好吧,那我就先回去。”
秦瓊和屈突通對視一眼,都長長鬆了口氣。
既然決定了回去,李承乾就有些等不及了,回到自己的院子就讓人收拾東西,又令人去通知小夥伴們。
他是肯定要回去的,但杜荷一直嚷嚷著要上戰場,還在軍營訓練了好幾天,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還有杜構和蘇琛,他們這幾天到處幫忙,前幾天打仗還立了功勞,不知道願不願意回去。
沒多大會兒,三人都回來了,就連杜荷也從軍營跑了回來,氣喘籲籲問:“你要回去了?”
李承乾點點頭:“阿耶生病了,我要回去看他,你們回去嗎?”
杜構和蘇琛都表示要回去,李承乾在哪他就在哪。
杜荷想了想,誠實地說:“我不想回去,可以嗎?”
“好吧,我早猜到了。”李承乾歎了一聲,“沒什麼可以不可以,你想留那就留下來吧,我已經跟屈阿翁和李伯父說過了,他們會帶著你的。你要小心一點哦,不要受傷了,杜伯父、杜伯母還有杜構帶著在長安等著你呢。”
杜荷使勁點頭。
杜構皺了皺眉,到底沒有說什麼。
李承乾找了個沒人的時候,偷偷塞給杜荷一個手鏈:“你把這個戴上,關鍵時候有用的。”
這手鏈和李元吉宮變前夕,李承乾送給李世民和李淵的手鏈一樣,遇到危險時會產生防護罩,具有一定的保護功能,現有的武器基本都不能對主人產生致命傷害。一枚可以使用兩三次。
因為借助了媒介,這個手鏈的價格比係統憑空形成的防護罩便宜一些,但也要十萬積分,當初李承乾買兩個肉疼得不行,現在也可以麵不改色了。
有錢.jpg杜荷雖然不明白,但毫不猶豫地戴上了。
*
次日一早,秦瓊率領一支軍隊護送李承乾回京。
因為人數比較少,加上快馬加鞭,回去的速度比去時要快許多,三四天的功夫就到了長安。
李承乾看著巍峨的城門張開胳膊:“好長時間不見,我們又回來啦!”
“是啊,一眨眼都快一個月了。”杜構感慨,“現在我看到城門都覺得親切。”
雖然其實他以前也不怎麼出城,一個月未必能看見一次城門,但就是感覺很不一樣。
蘇琛也附和點頭,然後就看到了不遠處的一輛馬車,馬車前還站著一個人:“你們看,那是不是承道?”
李承乾伸長脖子看了一會兒,驚喜道:“真的是一哥!他肯定是來接我們的!”
他打開車門探出一半身子,高興地衝李承道揮手,對麵的人明顯看到了,但遲疑了一下後才抬起手衝李承乾揮了揮。
李承乾嘻嘻一笑,對杜構和蘇琛道:“一哥肯定又在想,大庭廣眾之下揮手太有失體統了。”
杜構和蘇琛:“……”
李承道確實是得到消息來接李承乾他們的,回去的時候沒坐自己的馬車,而是和李承乾他們擠在一起,幾個小夥伴許久沒見,嘰嘰喳喳說起分彆後的事。
李承乾和李承道說起他們把突厥打得屁滾尿流的事,現在他就很懷念杜荷了,如果杜荷在,哪還需要他自己吹?
李承道聽得津津有味,他到底是男孩子,就算更癡迷讀書,對這種事也是向往的。
李承乾不以為意:“你好好吃飯睡覺鍛煉,把身體養得好一些,以後就能和我們一起去了。反正大唐以後不會缺仗打。”
眾人:“……”
這麼說真的合適嗎?
“本來就是!”李承乾理直氣壯,“彆的不說,反正肯定要和突厥打仗,總不能每年都要被他們騷擾一回吧,煩都煩死了!”
眾人:“……”還挺有道理。
說到身體,李承乾就說李承道:“這麼冷的天怎麼還跑出來等我們,你不怕生病嗎?”
又問起李世民的病。
李承道愣了一下:“聖上病了嗎?我似乎沒有聽說。”
“阿耶病得好厲害的,你居然都不知道,是不是顧著讀書了?”李承乾不讚同地看著李承道,都說了多少回了,不能一直死讀書,好歹也該每天鍛煉身體、和其他人說說話,否則變成書呆子怎麼辦?
李承道有些茫然,他自覺最近有按李承乾說的來,並沒有很沉迷讀書,難道還是不夠嗎?
進了皇宮,李承乾讓下人安置行禮,他則先去太極殿看李世民。
以前李淵當皇帝,李承乾進出太極殿就不需要通報,現在皇帝換成自家阿耶,他更可以隨心所欲了。沒等宮人反應過來就已經噔噔噔跑了進去。
李世民正在批奏表,見到李承乾一愣,眼裡就泛出了淚花:“承乾回來了?快到阿耶這裡來!”
李承乾噔噔噔跑過去,被李世民拉著上上下下打量:“沒事吧?受傷沒?你怎麼孩子,怎麼能一聲不吭自己跑去戰場呢,嚇壞你……阿娘了!”
“阿娘很擔心嗎?”李承乾蹙起小眉毛。
李世民也不想李承乾自責,正義凜然道:“是有一點,不過我很快就勸好了,你放心。”
李承乾崇拜地看著自家阿耶,見李世民還在批閱奏表,就不讚同地說:“你病了應該好好休息,怎麼還能勞累呢?”
他疑惑地撓撓頭,總覺得李世民臉色很好,不像是生病的樣子。
李世民把淚花憋了回去,輕咳一聲道:“阿耶之前是病了一場,不過現在已經好了。”
“真的嗎?”李承乾狐疑,“可是你之前說你病得很重,都下不了床了,才幾天就好了?”
“是啊!我之前病得是很重。”李世民理直氣壯,“但我讓叔寶去接你都是七八天前的事了,孫先生醫術高超,已經給我治好了。”
“好吧,我相信你,這事一問孫阿翁就知道,你應該不會騙我的。”李承乾撓撓頭,遺憾地說,“早知道我就該留在豳州不回來,那裡可好玩了。”
李世民心虛地應了一聲,順著他的話轉移話題:“你在豳州那一戰朕聽說了,表現很不錯。”
李承乾得意地挺起胸膛,又和李世民講起那一戰的情況,李世民聽得十分激動:“火炮果真那麼厲害?”
“特彆厲害!”李承乾又詳細地說起火炮的威力,和突厥被打得狼狽逃竄的情況,直叫李世民捶胸頓足,隻恨自己不能親眼得見。
“如果這火炮早幾年出現就好了。”那時候他天天帶兵打仗,豈不是想怎麼看就怎麼看?
可是他現在是皇帝了,想要上戰場被魏征指著鼻子罵了好幾天,一點自由都沒有。
李承乾輕哼一聲:“那也怪你不爭氣。”
李世民:“???”
李承乾理直氣壯:“誰讓你那麼晚才生下我,如果早一點,火炮不就能早一點出現了?”
所以不要抱怨環境,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問題。
李世民:“……”
李世民要被臭小子氣死,撇過臉緩了一會兒,再扭過頭就見李承乾正在默默掉金豆豆,頓時大驚:“我也沒說生你的氣,怎麼就哭了?”
他不哄也就罷了,一哄李承乾眼淚掉得更凶,含糊不清地說:“阿耶,我用火炮殺了好多人。”
李世民一愣:“你不是不害怕嗎?”他不可能把李承乾扔到豳州就不管了,一直密切關注那邊的情況,自然知道大戰過後杜構和蘇琛都又吐又難受,李承乾卻沒什麼反應的事。
李承乾用小手胡亂抹眼淚:“我、我也不知道,但我現在就是很難受。”
李世民心疼地把兒子抱到懷裡:“彆怕,阿耶在呢。”
說著一疊聲讓人拿熱毛巾和熱水,又讓小太監去叫太醫,本來是想請孫思邈的,想了想還是算了,萬一被戳破裝病的事多尷尬,還是讓太醫院院正來吧。
李承乾仰著小臉讓李世民給擦了臉,乖巧地喝了口熱水,這才伏在他肩膀上抽噎:“……都是和我們一樣的人,一轉眼就都死了,是我殺了他們……”
李世民輕輕拍著他的肩膀,語氣也是前所未有的柔和:“他們是突厥人,是我們的敵人。如果你沒有殺他們,他們就會殺掉我們的將士,還會攻進豳州殘害百姓,如果有一天長安被攻破,你認識的那些人,親人、朋友、國子監的學生、東西市的商戶……他們都活不下去,所以你不是殺人,而是在保護百姓,你在救人,明白嗎?”
“我知道。”李承乾悶悶地說,“但我就是覺得難受。”
“沒事,阿耶第一次殺人時也難受,緩緩就過去了。”
假的!他第一次殺人就是在戰場上,年紀又比李承乾大很多,根本沒什麼感覺。為了安撫兒子,他真是連形象都不顧了。
李世民其實能理解李承乾的情況,他在豳州一直努力維持皇太子的威嚴,輕易都不肯露出幼稚之態,更不要說被殺人嚇得又哭又吐這種事。
但他內心不是不害怕的,隻是被下意識地強行壓了下去,直到現在看到親人,他不用那麼堅強了,情緒才一股腦地發泄出來。
這種認知讓李世民心裡軟成一團,摸著李承乾的頭發道:“我們承乾長大了,是個成熟的太子了。”
當然,他也是個成熟的皇帝了,就算心裡再怎麼癢癢,也沒有扔下長安這一攤子事去豳州,也沒有和魏征那老匹夫打一架。
給自己和寶貝兒子點讚.jpg李世民柔聲細語地哄了好一會兒,李承乾才漸漸止了哭,又讓太醫把了脈,並沒有受到驚嚇,隻是最近有些勞累,需要好好休息幾日,還開了藥給李承乾。
李承乾嘟著嘴:“我沒事,我不要喝藥。”
“喝藥好得快,聽話。”李世民不給他反對的機會,又道,“阿耶跟陸先生說一聲,你暫時先彆開始上課,好好休息幾天再說。正好也該舉辦冊封大典,你也得準備一下。”
李承乾這才想起來,他的太子冊封大典還沒有辦,從理論上來說,他現在還不是正兒八經的太子呢。
搖搖頭道:“不用停課的,我之前是為了改良投石車太忙了,上學不累的,這就算休息了。”
李世民:“……”
“行,你自己看著辦就是。”李世民不想再談論這個話題,悄悄換了一個,“阿耶的意思是,等冊封典禮之後,就讓你開始試著處理朝中的事……”
李世民話還沒說完,就見李承乾露出了然之態:“我就知道阿耶是想偷懶了,所以讓我回來幫你乾活!”
“你怎麼知道?”
不是!李世民板著臉反駁:“誰說我想偷懶了?”
他最近明明就很勤快好嗎!
李承乾輕哼一聲:“秦伯父都跟我說了,讓我回來幫你管事。”
李世民:“……”好你個秦叔寶,怎麼把他的想法說出來了?
(一路上絞儘腦汁想理由也沒想到幾個的秦瓊:……臣也不想啊!)
李世民倒也不怪秦瓊,畢竟他了解秦瓊,知道他這個人說不了謊,沒見還特意準備了一封信嗎,換成彆人哪用費這個勁?能不戳破他生病的謊言,秦瓊想必已經用儘全部力氣了。
李世民選中秦瓊去接李承乾,就是看中他正直忠義,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李承乾的安全,其他地方也就暫且忽略了。
現在被誤會也不尷尬:“阿耶是為了你好,這個位置遲早是你的,你得學起來啊。”
李承乾輕哼:“以後是以後,反正阿耶要活很久很久。等我長大一點再學,現在我還要乾彆的。”
李世民:“……”
他一時不知道該氣還是該笑。
這時候常鬆端著熬好的藥過來,遠遠就聞到了苦澀的藥味,李承乾從李世民身上滑下去:“阿耶,我去找阿娘了,改天再來找你玩兒!”
說著就一溜煙跑了。李世民張開的嘴又合上:“……這臭小子!”
常鬆捧著藥碗有些無措:“聖上,太子還沒喝藥,這可怎麼辦?”
“看他剛才那樣也不像有事,不想喝算了。”
*
李承乾跑去長孫氏宮裡,芳嬤嬤得到消息,早就等在門口了,見到他就激動地迎上來:“郎君可回來了,皇後正等著您呢!”
李承乾現在身份不一樣了,但芳嬤嬤還是習慣喊他郎君。
“我這就去找阿娘!”李承乾早就想長孫氏了,迫不及待地跑了進去,直接撲到長孫氏懷裡,“阿娘,我回來了!”
“回來就好。”長孫氏攬著他軟乎乎的小身子,“去見過你阿耶了沒?”
“見過了,還和阿耶玩了一會。”
李承乾小心打量長孫氏的神色,剛才阿耶還以為他不知道,其實他都看到阿耶抹眼淚了!
阿耶都是這樣,那更擔心他的阿娘又該是什麼樣呢?
李承乾仔細看去,就見長孫氏眼眶發紅,但並沒有掉眼淚,疑惑地歪了歪頭。
長孫氏注意到他的小動作:“怎麼了?”
“沒什麼。”李承乾抿抿唇,“阿娘對不起,我不該偷偷溜出去讓你擔心。”
長孫氏沒覺得這句話有什麼問題,含笑摸摸他的頭:“阿娘知道你心裡有數,不是胡鬨的孩子,想做什麼就去做,阿娘沒什麼求的,隻要你和弟弟妹妹好好的就行。”
李承乾感動得眼淚汪汪,重重點頭:“阿娘你放心,我肯定會保護好自己、照顧好弟弟妹妹的!”
“阿娘放心。”長孫氏笑著應了,又問起杜家兄弟和蘇琛的情況。
聽說杜荷還留在豳州,她欣慰之餘又歎了一聲:“你杜家伯父伯母又要擔心了。”
幾個小家夥出去這些日子,不止李世民和長孫氏擔心,杜家和蘇家雖然不說,其實也擔心得不得了。
“不用擔心的。”李承乾衝長孫氏擠擠眼,小小聲道,“我給他留了一條手鏈。”
長孫氏心領神會,鬆了一口氣:“杜構和蘇琛回來了,可曾讓他們回家看看父母?”
“嗯嗯,我讓他們回去了,還讓他們在家住幾天,五天後再來宮裡上課。”
長孫氏便滿意地點點頭:“不錯,我們承乾長大了。”
李承乾咧嘴一笑,得意洋洋道:“剛才阿耶也這麼誇我!”
長孫氏被小家夥得意的樣子逗笑了,又提醒他:“既然你回來了,可得去向陸先生賠禮,你們是學生,怎麼能騙先生呢?”
李承乾縮了縮脖子:“當時也是沒有辦法,我不是有心的。”
“雖然是無奈之舉,但做錯就是做錯,既然錯了就要承擔後果,你明白嗎?”
李承乾點頭:“明白了。我等會就跟陸先生道歉。”
午飯是和長孫氏一起吃的,李承乾和他說起豳州的風土人情,雖然距離長安隻有三四百裡,但差彆已經很大了。
“他們那邊還有一種棗,是把紅棗泡在酒裡做的,叫酒棗。聽說阿耶以前用這種棗祭奠陣亡的將士,還送給阿翁嘗鮮,阿翁很喜歡吃,就給酒棗改名叫晉棗了,是不是真的呀?”
長孫氏還真不知道這事:“民間傳說有真有假,你可去問你阿耶或者阿翁。”
李承乾點點頭,托著腮幫子道:“等外麵安定了,我陪著阿娘也出去玩吧,外麵可好玩了。”
長孫氏一愣,沒說這事不可能,隻笑著點了點頭。
吃了飯,聽說李承乾回來的李泰也帶著弟弟妹妹嗷嗷來了,兄弟姐妹許久不見,嘰嘰喳喳玩了一會兒,李承乾就表示要走。
李泰不舍得讓他走:“大哥為什麼要走?”
“我還有正事要辦,以後再陪你們玩啊。”
李泰撅著嘴追問:“什麼事啊?我和大哥一起去吧。”
“去找陸先生賠禮道歉。”李承乾垂頭喪氣地問,“你要跟我一起去嗎?”
李泰:“……”
肉乎乎的臉一下就變得苦巴巴,他真的很想跟大哥一起玩,但也真的不想見到陸德明,尤其還要被批評。
在心裡天人交戰一會兒,李泰下定決心大聲道:“去!”
上刀山下火海,他陪大哥一起!
李承乾一手拎著給陸德明的賠禮,一手拎著戰戰兢兢的李泰,敲開了陸德明的門。
陸德明正在看書,隻懶洋洋地瞥了他一眼:“回來了?”
“回來了……”陸德明越平靜,李承乾隻覺得越恐怖,縮縮脖子弱弱地說,“我做錯了事,特意來向先生賠禮。”
“你錯在哪了?”陸德明問。
李承乾:“我不該不告而彆,不該偷溜出去,更不該騙阿耶和先生。”
“還有嗎?”
還有嗎?李承乾想了一會兒,茫然地撓撓頭:“我不知道。”
陸德明輕哼一聲:“你不僅是一個人,更是大唐的太子殿下。聖上不允許你去豳州,許是有彆的安排,你如此莽撞行事,令人擔心也就罷了,若是耽誤了正事又該如何?”
李承乾低著頭悶悶道:“知道了,我不該自作主張,也不該跟著李伯父,因為不知道他們有什麼計劃,可能會拖他們後腿。”
陸德明見他能舉一反三,心裡略微滿意,臉上表情也鬆緩了些:“那你再說說,你對在哪?”
李承乾:誒?
第 108 章
李承乾眨眨眼,確認陸先生是真的要他說對在哪,而不是擠兌他之後就來勁了。
要說他做錯了什麼,想到的可能就那幾條,要是說做對了什麼,那可就太多了!
彆的不說,這次對陣突厥的結果就能說明一切!
李承乾滔滔不絕,陸德明也耐心聽著,一邊聽還一邊點頭或者搖頭,等到李承乾說完了,他才略微點評了幾句,然後對李承乾道:“把你這次去豳州的想法感悟寫一篇文章出來,過幾天交給我。”
李承乾:“……”
“我還要上課,沒有那麼多時間。”
陸德明捋著胡子笑:“我聽說你在豳州勞累了,這幾天給你放假,休息幾天,養好身子再來上學。”
李承乾:“……”
放假讓他家寫文章是嗎?
他無語地看著陸德明:“您果然是個好先生!”
好先生標準之一:我的學生永遠彆想真正的休息!
陸德明不知道李承乾在說什麼,但也察覺到自己的安排不妥,想了想改口道:“罷了,你要休養身體,還要準備冊封典禮,的確沒那麼多功夫,就給你一個月時間吧。”
李承乾咧開小嘴笑。
陸德明:“還有之前關於朝堂鬥爭那一篇,你們寫得怎麼樣了?”
李承乾的笑又消失了,吱吱唔唔地說:“差、差不多了吧?”
其實他也不知道那篇文章寫得怎麼樣,他和杜家兄弟還有蘇琛去了豳州,最近一個月都沒顧得上功課,隻剩下李承道一個人在寫了。
李承乾決定等會去問問李承道,如果寫得不多,他們之後一個月可能要廢寢忘食了。
出門果然不容易,需要補這麼多作業,李承乾唉聲歎氣,本來蠢蠢欲動的心頓時安定下來。
他不想再出去玩了,至少短時間內不想!
之後李承乾果然找到李承道問作業進度,幸好李承道很靠譜,功課已經寫完一大半,還給沒參與的小夥伴準備好了資料,節省他們翻書找書的時間。
李承乾感動地攬住李承道的脖子:“二哥,你太好了!”
李承道:“!”
他輕輕挪了挪肩膀,沒能甩開李承乾的手,渾身上下都寫滿不自在:“沒什麼,小事而已。”
所以不用謝我,也不用這樣勾肩搭背。
李承乾卻不讚同:“對你來說是小事,但卻幫了我們大忙!如果不是你這麼細心,我們沒那麼多時間了解資料,肯定通不過陸先生的考校,就算寫出來文章也不算過關,你說你是不是幫了我們大忙?”
李承道:“……”
雖然李承乾說得有些道理,但未免太誇張了。
“杜荷和蘇琛也就算了,你和杜構肯定能通過考校,所以我沒幫上什麼忙。”
李承乾讚歎道:“二哥,你真是助人為樂、不求回報的君子!這就是深藏功與名嗎?”
李承道:“……”
他很少聽到這樣直白熱烈的誇獎,臉和脖子都透出粉意,手指尷尬地摩挲了下,他板著臉轉移話題:“我聽說你的冊封典禮就在這幾天了?”
李承乾點頭。
李承道一本正經道:“冊封之後你就是真正的太子了,大唐的儲君,代表的是大唐的臉麵和未來,不是那麼好做的,你有心理準備了嗎?”
“有什麼不好做?”李承乾托著腮幫子問。
李承道回想人生前幾年的經曆,和從父親那裡得知的經驗道:“你要學很多東西,言行舉止都要注意,不能想乾什麼就乾什麼,也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然臣子就會覺得你不穩重,不適合做大唐的儲君……”
李承乾:“但阿耶做太子的時候還鬥蛐蛐啊。”
李承道:“………”
李承乾一拍小手:“我想起來了,阿耶每次玩蛐蛐,魏先生都會罵他。那他也會安排個人來罵我嗎?”
李承道思索幾息:“可能吧。”
李承乾撅嘴:“那不行!我才不要聽罵!”
他還小呢,反正阿耶還要做很久的皇帝,先讓他挨罵吧。大不了、大不了等他和阿耶現在差不多大的時候在挨罵。
李承乾下定了決心!
很快就到了太子冊封大典,按李世民當初走過的流程,李承乾也走了一遍。
李世民坐在上首,看著年幼的兒子身著太子袞冕,小臉嚴肅地站在一側,中書令房玄齡宣讀冊封詔書——“尚書奏議:以為少陽作貳,元良治本,虔奉宗祏,式固邦家。中山王承乾。地居嫡長,豐姿峻嶷;仁孝純深,業履昭茂,早聞睿哲,幼觀《詩》、《禮》;允茲守器,養德春宮。朕欽承景業,嗣膺寶位,憲則前王,思隆正緒,宜依眾請,以答僉望。可立承乾為皇太子①。”
李承乾恭恭敬敬接過詔書,又接過璽綬,對李世民深深一拜。
李世民頓覺眼眶酸澀,強忍著才沒有露出異常。
臨軒冊封之後,李承乾又擇吉日去拜見了太上皇李淵和皇後長孫氏,最後去太廟祭祀,典禮便全部結束了。
宗室大臣都送上了賀禮,李世民親自給李承乾送來了東宮。
如今東宮是李承乾一個人的居所了。李世民和長孫氏都搬了出去,李世民的妾室和其他子女也不能住在這裡,因為還沒有封賞,隻收拾了兩個宮殿令他們暫居。
少了那麼多人,偌大的東宮一下就顯得冷清了。
李世民環視一圈:“東宮的屬官阿耶已經給你選好了,回頭就下詔書。”
李承乾立刻豎起雷達,警惕地說:“我沒什麼事,不需要那麼多人!”
李世民:“……”
“不是讓你乾活,你是太子,手下人少了不像話,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故意冷待你呢。”
假的!遲早得讓他乾活!
李承乾全然不知李世民的險惡用心,聽說不用他乾活就鬆了口氣,對屬官也沒那麼排斥了。
李世民又道:“彆的也就罷了,倒是朕給你選了一個先生……”
“咦?”李承乾撓撓頭,“我有先生啊,不用再要一個先生了。”
李世民:“陸先生年紀大了,獨自教導你難免力有不逮,阿耶又給你找了個好先生!”
他挺直了腰板,顯然對這個精挑細選的先生十分滿意。
李承乾恍然:“他比較年輕!”
李世民:“……那倒也不是。”
他給李承乾選的先生是李綱,算起來比陸德明還要大幾歲。但是學富五車,人品出眾,最重要的是他有教導太子的經驗啊。
——教過兩任太子呢!
“你大伯當太子的時候,他就是太子少保。前隋太子楊勇也是他的學生,他教導出來的太子都有能力有品德,能力可見一斑。”
李承乾眨眨眼:“可是前隋太子和大伯都被廢了。”
李世民:“………”
“胡說什麼!”李世民瞪了李承乾一眼,這種不吉利的話能隨便說嗎?
但遲疑了下,到底沒再提讓李綱教李承乾的話:“罷了,阿耶再幫你看著,選一個好的給你做先生。”
李承乾覺得不用這麼麻煩:“我覺得陸先生教得很好,不用再找其他先生了。”
“陸先生固然好,但你也該多和彆人接觸,如此看東西才不會片麵。”李世民一錘定音,“行了,這事兒你不用管了,知道你和陸先生感情好,再來人也是幫陸先生查漏補缺,不會壓他一頭就是了。”
李承乾歪頭想了想,覺得這樣也行,也就沒有反對。
*
皇後和太子已經冊封,其他人該冊封的冊封,該封賞的也該封賞了。其他的也就罷了,倒是大臣們該好好封賞一波。
這也是新帝上位的慣例了,打壓對手、提拔心腹,才能更好地掌控朝堂。
之前忙著突厥的事顧不上,現在突厥危機已解,便也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
晚上,一家人用過晚膳,長孫氏在看兩個小女兒學認字,李泰在為了追上杜荷而讀書,李承乾埋頭苦寫,李世民則對著一份奏表發呆。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伸出手摸摸李承乾的頭。
李承乾拍開他的手:“我在忙呢,阿耶不要打擾我。”
“你乾什麼呢?”李世民探頭去看。
李承乾立刻捂住紙,警惕地看著李世民:“我在給杜荷寫信,這是我們的隱私,不可以偷看!”
“哦,我才不稀罕看!”李世民輕哼一聲,“寫信不著急,你先幫阿耶一個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