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山見她拾掇得過於仔細,訝道:“周家如此嬌養溪兒的嗎?”
這天氣明明不太冷,他一個老頭子房裡還尚未生火取暖呢。
沒想到他這麼一問,朱婆子竟抹起淚來:“老奴實說了吧,周家……周家待小姐不好。”
姚春山愕道:“這話如何說起啊?”
周家明明把姚溪養得很好。
朱婆子道:“老奴在周家的時候聽彆的婆子說,周老爺在紹興的時候時常帶著姚溪在田間地頭勞作。”
姚春山皺了皺眉。
朱婆子又哭道:“您是沒瞧見,小姐才從紹興來京的時候,臉兒是白淨的,人卻乾瘦小手也糙得不像京中大戶人家的小姐,萬幸小姐天生麗質,回京後跟著親娘一養就養細致了,老奴還聽說一樁事情,茹姐兒五歲就開蒙了,小姐卻是從七歲上才開始識字,晚也就罷了,周老爺還不讓她學詩,說怕染了愁思弄個多病的身子……”
姚春山心上狠狠一揪。
可轉念一想,不對。
姚溪舉止嫻雅,且難得她小小年紀遇事豁達冷靜,不像沒被好好教養的樣子,於是說道:“也許周家的女孩兒都是這麼養大的,是咱們多心了。”
他記得前兒媳周如梅也不似京城裡中規中矩的閨秀,身上是有些潑辣精明的。
朱婆子收起眼淚:“那老奴去接小姐了。”
姚春山擺手示意她快去。
周、姚兩家離得近,不一會兒姚溪就回來了,她今日穿了件大紅撒花緞麵對襟褙子,粉紫裙子,進門就笑道:“祖父你又想孫女了?”
姚春山心中難受,沒說幾句話就問她:“聽說你先前跟著你外祖在紹興,還要下地稼穡?”
“是啊,”說起幼時在紹興的生活,姚溪津津樂道:“我不僅會插秧,還會養雞養鴨呢。”
周家在紹興有個莊子,她經常跟著周寂然去莊子裡玩。
姚春山受不了這個,眼睛都紅了:“溪兒受苦了。”
姚溪笑道:“祖父你多心了。”
當年她被乳娘王氏抱走的時候受了驚嚇,找回去之後斷斷續續的生病,周寂然怕她長大之後身子骨弱,這才常將外孫女帶到田間地頭玩耍的。
她想著姚春山是不是該問她啟蒙的事了,主動說道:“外祖父怕我開竅早多思傷身,所以七歲才上學的。”
姚春山被她開解了好半天,臉色才轉好。
“姚墨,甘州府上林縣來的信。”祖孫二人說著話兒,外頭一老仆進來道。
第88章 賣傻
◎兩位女眷要押貨去甘州,這不行吧。◎
聽見衛家來信了, 姚溪笑盈盈地道:“定是又有好事了。”
繼衛景平在院試中摘得案首考中秀才之後,衛家定然是又有喜事了。會不會是衛家老大媳婦兒添大孫子了, 亦或是老二衛景英說親了?
祖孫二人就在暖閣裡拆了信看起來。
才看了半頁, 姚春山就把身上新穿的元青緞外褂給捏皺了:“英哥兒沒回家?可在京城咱們也沒見著他呀?”
說完,姚春山就要讓老仆出去尋衛景英。
姚溪道:“京城這麼大,祖父要怎麼找人呢?”
光靠一個兩個老仆能找得到衛景英嗎?
姚春山又將老仆喚回來:“你拿些銀子找熟人打聽打聽。”
一個大活人,旁的地方不敢說, 他總要去客棧住宿或是餐館吃飯的吧。
“倒不如把錢撒給花子, ”姚溪說道:“他們日常走街竄巷的, 最閒不過了。”
姚春山吩咐老仆:“你都去找找吧。”
老仆應聲是下去了。
……
夜裡, 京城東北角一個暗巷之中。
一個小乞丐鬼鬼祟祟地敲開了一扇搖搖欲墜的木門:“金大燦, 大燦哥,打聽到了。”
音落, 屋裡傳出一道少年的聲音:“進屋說。”
等在這裡的人正是衛景英,他初來京城時在花子堆裡混了幾日, 因出手大方解危濟困, 招來不少擁躉, 至今還有幾個人願意給他辦事。
不過衛景英不願和他們吐露自己的真實名姓, 就編了個“金大燦”應付他們。
小乞丐貓進屋裡,衛景英撥亮油燈, 他細眯著眼睛:“曾大人哪日進京?”
他要打聽的是今上新任命的京兆尹曾文,聽說他從江西知府的位子上調任進京,不日就要抵達京城執掌京兆府了。
小乞丐拿起他麵前的肉包子一口一個往下吞,一下噎住了,他喝口水梗著脖子道:“後……日。”
“後日, ”衛景英伸出手指在茶幾上叩了兩下:“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