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最後一輛馬車(1 / 2)

出發去府城的前一天,裴芝奇和黎小刀在收拾行囊。

為免旅途辛苦,加上出去的時間也不長,裴芝奇精簡行李,箱籠裡隻裝幾件換洗衣服,書帶得很少,裝書冊筆墨紙硯的木盒放進去,箱籠也隻裝滿一半。

“娘子的衣物整理得如何?”裴芝奇整完自己的,走過去關心黎小刀的進展。

黎小刀正在櫃子裡翻找,她發現櫃子裡多了件衣服。

是一件絳紅色緞麵棉鬥篷。

她把鬥篷拉出來展開一看,鬥篷繡得非常漂亮,而且這一看就是按自己身量做的。

“相公,櫃子裡怎麼多了這件鬥篷?”她疑問道,前幾天櫃子裡還沒見這件衣服。

裴芝奇笑著答道:“是我之過,忘記告訴娘子,兩天前母親拿過來這件鬥篷,說天冷了,給娘子添件衣服。”

沿海雖然氣候溫暖,冬日最冷的時候溫度也會降到十度左右,類似北方的深秋。

有這件鬥篷,身上再多穿兩件,在這裡足夠冬天禦寒了。

說完裴芝奇打開衣櫃下麵的小門,拿出兩雙新鞋子,“母親還給娘子做了兩雙鞋子,娘子這次出門可以穿一雙,留下一雙過年穿。”

黎小刀接過鞋子一看,也是絳紅緞麵的鞋子,鞋麵上的花也是手工繡的,加上鬥篷上那些繡花,應當費了不少功夫。

“這……要好好謝謝母親……”

裴芝奇一邊將娘子選出來的衣服折疊整齊放在包袱布裡,一邊笑著回道:“我已經幫娘子好好謝過了。”

也不知道這個大譽朝的女人有沒有裹腳,但是她的腳是標標準準的37碼;母親應該是用她放在家裡的舊鞋量的吧。

在鎮上的家裡衣櫃中已經有很多衣服鞋子,她隻是拿來穿,也沒想過是怎麼來的,現在黎小刀才意識到到在古代普通人家衣服鞋子多數都是自己做的。

現代的衣服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衣服還沒穿爛就有新的下一件,針線活最多用來縫個扣子。

想想自己縫個扣子都縫不緊還老是掉的針線活手藝,她不禁有些害羞慚愧,將鞋子收好,鬥篷小心翼翼在櫃裡掛好,默默不出聲。

裴芝奇察覺到娘子情緒有變,關切問道:“娘子怎麼了?有什麼不開心的可說與我聽。”

黎小刀輕輕歎口氣:“我連扣子都不會縫,我感覺很慚愧。待從府城回來,得學習學習做針線,不說能做出件衣服吧,至少要能縫縫補補。”

裴芝奇安慰她道:“娘子雖不會縫補,但卻有許多其它優點。娘子不僅見多識廣,見地非凡,還讀書識字,通情達理,更說得一口流利的番語,這番語我在金砂鎮方圓幾十裡還不曾聽說過有人能說得這般流利,說娘子為女中豪傑亦不為過;縫縫補補這些事我也能做,衣服嘛,鎮上都有成衣鋪,不會做也不打緊。”

想想自己這個嚴重偏離古代傳統“好媳婦”標準的兒媳婦,竟能容忍自己這樣的媳婦待在家裡,還這般疼愛自己,黎小刀感慨裴家人定也不是普通人家。

雖說自己是從現代穿書來的,但也不能這麼擺爛,俗話說技多不壓身,該學的還是可以學學,就當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她衝相公笑笑,感謝他的安慰,心裡卻暗暗下定決心,回來就開始學。

區區針線活,本姑娘堂堂985學霸,怎的還不能征服一根繡花針?

裴芝奇從衣櫃裡將娘子收好的鬥篷又取下來:“鬥篷還是帶著吧,府城海邊風大,還是有些寒冷。”

黎小刀點點頭。

把娘子的包袱也放進籠裡,箱籠才剛好裝滿。

裴芝奇又準備一個褡褳,用來裝乾糧和水。

“相公,彆忘了把劍帶上”,黎小刀提醒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