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倭亂的背後,老師的教誨(2 / 2)

“容親王……”裴芝奇口中呢喃道:“希望剛才學生所想的都是杞人憂天,否則若真有那麼一個島上麵藏了許多倭寇,那麼單靠附近的金砂州水師恐怕解決不了此難,想要剿滅全部的倭寇,必定要動用省城水師,可省城水師如果都是瑾王的人,那即使是容親王,恐怕也調用不動……”

謝佑齊笑道:“你莫要憂心,這麼大的事情,讓大人物去解決。你現在要做的,便是把書讀好,考取功名,待他日到了朝堂之上,那時你再憂心這些罷。”

裴芝奇點點頭:“學生受教。”

“你上一次鄉試的卷子我看了”,謝佑齊又道:“那時的按察使老丈人便是當地縣裡的鹽官,你這卷子寫得再好,批閱試卷的人也不敢讓你取中,你可明白?”

裴芝奇舒了一口氣,道:“果然是這樣。”

娘子當初說得一點也沒錯。

謝佑齊笑著安慰他道:“不用慌張,今年秋天的鄉試,我必不會讓你再犯同樣的錯誤,屆時主考官是誰副考官都有哪些,你卷子裡什麼能寫什麼不能寫,我都會提前說與你知。”

“可……”

裴芝奇總覺得這樣是不對的。

“老師是說讓我避諱考官的禁忌、從而避開落選的風險嗎?可是這樣豈不是……”

“豈不是什麼?豈不是諂媚上級有失氣節?”謝佑齊順著裴芝奇的話,嚴肅道:“可你若在此時寧折不彎剛強難曲,隻能永遠做個落榜的秀才,這樣就能滌清官場為百姓造福了嗎?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說得便是此理,‘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這句話你也背過,應該知曉它的意思。等你入了朝堂有了官身,再想伸展拳腳的事吧!”

“我……”

自己最多隻能考個舉人,無法入京城繼續考會試這件事,一直如鯁在喉,麵對殷勤教誨的老師他總是難以開口。

但老師所說的道理卻令他猶如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想了許久,他最終拱手朝老師行禮,答了四個字:“學生受教。”

看學生又緊張了,謝佑齊再喝一口茶,與他放鬆閒談道:“雖然這次抓了東南省許多官員,但東南省還是在嚴大總督的管轄範圍內,從近年他的動向來看,多半是瑾王的忠實擁護者。聽說陛下登基這五年以來召他回京,他總以東南省倭亂或其它借口為名,拒不回京,這次容親王快刀斬亂麻幫他解決了倭亂,嗬,若陛下再召見,就不知他會以何做借口了。”

裴芝奇歎氣道:“沒想到倭亂背後竟還有這許多牽扯。”

謝佑齊嗬嗬笑道:“話說回來,上次老山長說你跟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很像,你猜這人是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