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一個長長的故事(1 / 2)

“好”,黎小刀答道。

兩人將廚房裡的活收拾完,然後在院裡擺了兩個凳子,又燃著一根香熏熏蚊蟲,還一人拿著一個蒲扇,扇風納涼,賞月談心。

黎小刀半躺在椅子上,仰望天上的月亮,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今天是十七了。

“相公,開始講故事吧”,黎小刀轉頭朝相公微笑道。

“嗯”,裴芝奇一邊搖著扇子一邊朝娘子緩緩道來:“師爺沈如謙和安州牧晁財旺兩人乃是同鄉,從小便在同一所私塾讀書,但家境卻大有差彆。沈如謙小時候讀的私塾是晁家所辦,隻因他的父母在晁家租田耕種,晁家賞光給他借讀而已。

後來沈如謙和晁財旺兩人同一年考上秀才。那時的沈如謙不過年近二十,意氣風發,他覺得自己的文章考個舉人不在話下,隻因當時所有的老師同窗都誇讚他的文章全院第一,無人可堪媲美,而晁財旺大家紛紛笑他是買來的秀才身份,文章狗屁不通,雖然平時大家都敬畏著他,但沒有人真把他的文章放在眼裡,最多有些勢利之人喜歡與他結交罷了。

但是第一次鄉試結束,沈如謙卻落榜了,而晁財旺竟然被取中。那時大家紛紛安慰沈如謙,說這一年隻是意外,世道不公,晁家有錢有勢定用了見不得人的辦法,雲雲,他也相信定是如此,於是準備再等三年。而此時的晁財旺已經在準備第二年的會試了。

第一次鄉試之後的第二年,同窗之間傳言晁財旺在京城會試竟取中二甲,得了進士出身,從此走入官途。

大家一陣唏噓,沈如謙卻心中堅定,在家一邊幫父母務農一邊讀書,堅信自己下次一定可以在鄉試中取中上榜。

然而三年過去,第二次鄉試依然落選了。

沈如謙家中貧寒,筆墨紙硯又貴得緊,即使每月官府有一點補貼,還有學田,但日子仍然緊緊巴巴,但他咬牙堅持,不信自己有真才實學,竟會連續兩次名落孫山。他也虛心向老師同窗請教,大家都給了他很多有用的建議,並紛紛表示不明白他這樣的文章為何會落選。

也有人曾暗中提示過他,要多方走動走動,可沈如謙家中這般貧寒,種田除去稅糧一年到頭剩不下多少餘糧,隻夠溫飽,官府補貼的一點點銀子也都用來買書購紙,根本拿不出錢來走動。

但是他想,像他這樣貧寒的學生不止一個,也有寒門學子考中舉人的,歸根結底隻要文章好,就算不用其它的手段,也定有取中的機會。於是他振作精神,準備第三次鄉試。

而此時的晁財旺已到了家鄉附近的一個縣裡當了縣丞。

又是三年過去了,沈如謙這一次考試十分謹慎,聽取老師同窗們的意見,不該寫的不寫,又用儘全力,寫下他認為是這些年來最完美的一份答卷,他想,這次定能取中。

但是他又落選了。

九年過去了,三次落選,沈如謙已經年近三十,卻仍然是個秀才,而晁財旺已經在家鄉本縣做了知縣好多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