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偷落網,歸根究底,竟是因為一個六歲的小姑娘。這話說出去,哪怕是聽慣離奇故事的茶館常客,也不敢輕易相信。
那“地犀珠”在芙蓉手中還未摸熱,便交給了她三舅舅。沈應瞧了幾眼,也不太認識,見她並無不舍,正好當做證物一並送到提刑司,樂壞了負責“逍遙侯府失竊案”的一眾大小官員。
原來逍遙侯府被盜的寶物便是這顆地犀珠,因其用處獨特,價值無法估量,所以丟失後侯府也沒有聲張。如今妙手空空落網,地犀珠作為贓物被繳獲,物歸原主也是理所應當,誰知那逍遙侯府領回地犀珠後,打聽得知了事情經過,次日便將地犀珠又送至沈府,隻道是謝禮。
謝的是什麼?自然是謝沈府將妙手空空抓捕歸案。
對逍遙侯府來說,再價值連城的寶物,也抵不上麵子重要。侯府失竊一案,因為妙手空空對外聲張鬨得人儘皆知,雖然侯府是受害者,可因為這種事出現在大眾視線裡,彆人心中如何作想,誰又知道呢?反正能叫賊子來去自由,一個守衛不嚴是跑不掉了。
好在沒過多久,妙手空空就被捕了,逍遙侯府總算是鬆了口氣,又聽說他是在沈府行竊時被捉到的,對沈家的謝意真是滔滔不絕。一個地犀珠算什麼,過兩天他們還要再準備一份豐厚的謝禮,送上門!
於是兜兜轉轉,這地犀珠還是落在了芙蓉手中。作為抓捕妙手空空的第一功臣,這禮物怎麼說都應該是她的,所以拿到地犀珠後,沈應想都沒想就給她送去了。
現在芙蓉麵前擺了兩顆珠子,一顆灰不拉幾的土黃色,一顆看著很粗糙摸著也很粗糙的白色。
她想到了沈獲給她講的金斧頭、銀斧頭和鐵斧頭的故事,自己代入了一下,編了個故事:
在京城裡,有個美麗又誠實的姑娘,叫芙蓉。她有兩顆很難看的珠子,每天她都在發愁這兩顆珠子應該怎麼處理。
一天,芙蓉姑娘在河邊玩耍的時候,一不小心手一滑,把兩顆珠子掉進了河裡。雖然這兩顆珠子不好看,可是都掉進河裡了,她就沒有珠子了!
想到這裡,芙蓉姑娘不禁傷心地哭了起來,嚶嚶嚶嚶嚶……
就在這時,河神出現了,他了解事情的原委後,覺得芙蓉姑娘很可憐,便沉到河裡,撈出一顆金珠子來,問道:“這顆金珠子是你的嗎?”
芙蓉連連點頭:“是的是的。”
河神愣住了,這個姑娘不是誠實又美麗嗎?為什麼不按常理出牌?那他準備好的銀珠子還要不要出場了?
被自己編的故事逗笑了,手上兩顆珠子滾落地上,芙蓉彎腰撿地犀珠時,沒注意一腳踩在了白色珠子上。她隻覺得自己的腳上踩到了什麼,還把那玩意兒踩扁了,低頭再看,發現白色珠子已經被踩得變了形。
撿起來吹了吹,芙蓉沿著破裂的口子撕開那層白色蠟塊,原來裡頭包裹著一塊極薄的白色絹布,疊得小小一塊,展開卻有好幾本書那麼大,上頭密密麻麻寫著許多字,最右三個大字——
《易X經》!
嗯,中間那個字芙蓉不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