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師翻到了下一頁PPT,展示了秦國和秦朝時期的版圖對比圖。
“左邊這張就是秦始皇繼位時的版圖,而右邊這一張是他統一天下後的版圖,基本上版圖擴大了近一倍。”
“而最重要的是,這是在短短十多年間完成的,吞並速度快,就意味著大量的楚國人,齊國人,趙國人等原七國人全都在短時間內迅速失去了祖國。”
“如果說秦再用一百年的時間去吞並六國,那麼可以潛移默化的完成整合,畢竟時間是最好的健胃消食片。”
“但曆史最有魅力的就是沒有如果,秦始皇作為擁有著華夏大地眾多,嗯……眾多第一次的男人,他那時麵臨的困難是無法想象的。”
“由於他吞並太快,消化跟不上,這就導致秦朝的政令無法暢通無阻的傳達四方。”
“因為他麵臨著兩座極其沉重的大山——聽不懂和看不懂。”
“我國幅員遼闊,山川縱橫,因此,各地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方言,咱們班裡的同學應該是來自五湖四海,那麼問一下,如果都使用各自的家鄉話,你們能夠進行溝通嗎?”
“顯然是不行的,但是排除語言,你們真的無法進行交流嗎?”
“是可以的,對吧,因為你們使用著共同的文字,說不明白,咱們可以寫嘛,實在不行就打字,反正總歸是能交流的。”
“可秦國當時麵臨的情況就比現在複雜的多了,不僅各地的話聽不懂,寫的字也全都不認識。”
“一個茴字孔乙己能寫出四種寫法,當時卻能寫成七種,甚至更多寫法。”
“所以六國人要去其他國家,要麼就得帶翻譯,要麼就得表演相聲傳統劇目《學聾啞》。”
“因此這時候一個統一的文字,就顯得極為重要。”
這時,最開始的那名戴眼鏡的男生又舉手問道:“老師,為什麼不能統一語言呢?”
“因為當時做不到,彆看現在影視劇中都是普通話,但實際上你去祖國的大好河山溜達一圈就知道了,百姓們日常使用的還是當地的方言。”
聽到這話,洛璃十分讚同地點了點頭,她想到了長安麵館的那對中年夫妻,也想到了首都的那些出租車司機。
在日常生活中,貌似確實是方言使用的更多一點。
這一點,身在清朝的乾隆也是深有體會。
他大清已經推及官話許多年了,可成果一直不明顯。
比如前些日子地方官員入京述職。
一位湖-南的官員,每每提到湖-南的時候,他就說成呼-蘭。
這給乾隆聽的一臉懵逼,他實在是不理解,他一個湖-南的官員是怎麼跟黑-龍-江扯上關係的。
這些地區還算好一點的。
閩地還有粵地的官員說話,那才是真的一點都聽不懂。
因為路程太遠的關係,其實這些地方的官員很少有機會入京麵見他,所以都很緊張。
眾所周知人一緊張就會結巴,而這些人本來鄉音就重,再加上結巴,他是一個字也聽不明白。
想要發作吧,偏偏這些人還挺照顧他感受的,往往嘰裡咕嚕說完了,還會來上一句“房桑,逆叮咚了嗎?”
他娘的,若是讓不知情的聽到,還以為他是小日子人呢。
可他能怎麼辦,糾正他們顯然不現實,隻好點頭回道:“房桑叮咚了,泥萌咻西八。”
所以他還是很認同後世的這個學者的觀點的,統一語言不現實,統一文字才是正解。
現實。
趙老師接著講解道:“在古代,語言是沒辦法大規模規範的,因為它根本無法量化。”
“哪怕你派人去地方推廣官話,用不了幾天你的口音就會被當地人帶偏。比如我大學是在東北讀的。”
“結果大學畢業回來的時候,我發現我口音完全變了,膝蓋清一色說成波棱蓋,馬路邊一律說成馬路牙子,到現在我都工作四年了還沒板過來。”
“所以大家明白了嗎,在當時統一語言是完全行不通的,所以文字就顯得十分重要。”
“嬴政力主拍板進行了文字改革工作,而這個項目的執行人還是李斯。”
“他參照六國的文字,創造出了一種形體勻稱、筆畫簡略的新文字——‘秦篆’,也稱‘小篆’,作為官方文字,並廢除了其他六國的文字。”
“同時,秦始皇不僅采納了李斯的小篆,還采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作為兩套並行的文字方案。”
“隸書比小篆更簡潔,更便於書寫,因此逐漸受到了全國各地人民的歡迎,成為了日常使用的文字。”
趙老師又翻到下一頁PPT,上麵展示了小篆和隸書的碑文。
“就這樣,小篆作為秦國的標準文字,隸書作為日用文字,皇帝詔書和朝廷正式文件用小篆書寫,非官方文件基本都是用隸書來抄寫,自此,官方和民間的表達雙軌製也基本確立了。”
“而統一且簡化後的文字,不僅從日常交流等文化層麵上,幫助秦國完成了消化六國的第一步,它還衍生出了一項影響千年的另一製度——官-僚製度。”
“現在我們一聽到這兩個字,就感覺不是好詞,認為這代表著高高在上,代表著推諉扯皮,代表著效率低下。”
“但實際上這個詞的原本含義,以及整個的官-僚體係,幾乎是華夏幾千年來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當文字被統一後,官-僚係統的根本也就被夯實了,這個根本就是能熟練使用標準文字,作為有效的交流方式,執行國家法律和軍國大事部署的專職群體形成了,也就是官和吏。”
“而官吏的形成,使得頂層的決策能有效傳達到社會的最底層,最底層的聲音也能通過渠道傳遞到中央,龐大的國家機器才能有效運轉。”
“文字的統一,後來被曆任的統治者高度重視,民間是不允許私自篡改文字的,字典也隻能官方出版。”
“因為如果對文字不重視,用不了多少年,民間就會因為麻煩,而自己造出很多簡化的字,這一點經常在網上衝浪的你們,肯定是深有體會。”
“所以這要是不管控,用不了多少年,民間就會出現一堆亂七八糟的字,那大家就都不認識了,到那時文化和政策也就輸出不過去了。”
“再過些年,這些地方的文化和溝通就有了壁壘,就更彆提什麼統一了,一旦文字亂成嘔州那樣,那肯定也會變成一村一國。”
“所以說秦始皇統一文字,這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影響極其深遠!”
“文字說完,我們再來看看秦始皇的第二步——車同軌。”
“這一點,很多人都會詫異,為什麼這能算是大功績呢。”
“前邊提到的書同文,這事就算我不細講,其實在座的各位多少也能理解。”
“可車同軌這東西,不就是把每輛車車輪間的距離固定嗎,這也能算是功績?也好意思吹牛?”
“現在的車從QQ到SUV,我愛什麼樣就什麼樣,不高興我騎獨輪車,高興了我整輛三輪開開,反正你管不了我。”
“這麼一想,車輪間的距離都要管,這實在是管的太寬了,這怎麼能算功績呢?對吧。”
有的學生又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其實這項製度還真沒那麼簡單,這個改革無異於一項跨時代意義的運輸革命。”
“我問你們,當年的路是什麼路?”
有個男生回道:“奔向美好生活的希望之路。”
趙老師:“……”
“你聽聽你說的這是人話?”趙老師指著那男生笑罵道。
“土路。”這時第一排的一個女生說道。
“對嘍,就是土路!”
“其實我們現在去鄉下,很多道路依舊是土路,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土路被大車壓的不成樣子。”
“那問題又來了,為什麼會把路壓成這樣呢?或者說什麼時候大車會留下深深滴車轍印呢?”
這次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道:“下雨天。”
“沒錯,就是下雨天,下雨的時候,土就變成了泥,走起來就費勁了,還會產生深深地印記,這就造成了我們看到很多土路基本都有深深的輪胎印記的原因。”
“但即便是這樣,那路其實還是能將就用的,無論是大車還是小車基本都能將就過去。”
“但在過去這路就過不去了,因為現在我們用的是橡膠輪胎,而古代是木頭做的輪胎。”
“即便是現在的橡膠輪胎也有崴泥的時候,更何況當年的木頭輪子呢。”
這時,趙老師翻到下一頁PPT,展示了一張深深的車轍印記照片。
洛璃估計,這車轍印至少有三十厘米深。
她看了一眼手機,看到許多認同的彈幕,便知道這圖片上的景象應該是真實的。
“在當時,車輪反複碾壓過後,會形成和車輪寬度相同的兩條硬地車轍,這兩輪之間的距離便被叫做‘軌’。”
“長途運輸時,如果能讓車輪始終沿著硬地車轍行駛,就會非常平穩,顯著減少畜力消耗和車軸磨損,就像大雁南飛時,後麵的大雁比較省力一樣。”
“不是沒有車轍的路不能走,而是如果不沿著成千上萬人幾十年來形成的車轍走,你將走得慢,車輛也容易損壞。”
“我們在看兵書的時候,常常看見書中形容一個地方道路狹小叫做‘車不方軌’,就是說這條道路狹窄到隻有一輛車能走的車軌,基本相當於今天的單行道。”
“如果這時候兩輛車碰頭了,那可就費了勁了,因為就要論論誰該把誰的車轍讓出來。”
“這基本相當於今天單行車道,兩車碰頭的場麵。”
“古往今來,因為這個可沒少起衝突,你們可能會想,這有啥的,大不了就讓一讓唄。”
“這還真沒那麼簡單,當年讓車轍一件很費勁的事,你們看一看這麼深的車轍,你把車從中拉出來得有多費勁?”
“有個成語叫做‘改弦易轍’,意思是改變不適宜的方向或方法,這個詞多通常是用來形容改革的風險和困難的。”
“改弦,弓有斷的風險,易轍,要使出牛馬力氣才能突破困難。”
“所以知道車轍對古代運輸的意義了吧,那麼我們也就知道了,秦始皇為什麼要將全國的車軌進行統一。”
就在底下的學生們期待趙老師繼續講下去的時候,他抬手看了看表,笑著說道:“先休息十分鐘,十分鐘後我們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