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探狄仁傑(1 / 2)

為了報答當年的引薦之恩,楊國忠向唐玄宗推薦了昔日的恩人坐上了新任的劍南節度使。唐玄宗出於對楊國忠的信任就直接同意了。

不久之後南詔叛亂,劍南節度使奉旨前往平亂,沒想到他根本不會打仗,被叛軍打了個僅以身免,全軍覆沒。楊國忠隱瞞了這場慘敗,反而跟唐玄宗說打了勝仗。

與此同時,他和李林甫的矛盾也日漸加深。雙方明爭暗鬥,互不相讓。楊國忠讓人指證李林甫和外番結交,唐玄宗由此疏遠了李林甫。

楊國忠勢力更加強大,朝廷百官平日都要看楊國忠臉色行事。不過也有個例外,那就是安祿山。

安祿山出身底層,平時在唐玄宗和楊貴妃麵前裝出一副忠臣孝子的模樣,頂著300多斤的身軀為唐玄宗跳胡旋舞,還認了楊貴妃當義母。

按說有楊貴妃這層關係在,安祿山應該和楊家兄妹關係不錯,事實也確實如此。唐玄宗讓安祿山與楊家兄妹結拜。

可是安祿山和楊國忠始終處於相互看不順眼的地步,唐玄宗不以為意,然而他將來會後悔的。

公元752年,宰相李林甫去世,楊國忠接任。他和安祿山的矛盾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此時的安祿山已是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實力強大。楊國忠深以為患,經常在唐玄宗麵前說安祿山要造反。

唐玄宗派人前去調查,沒想到此人反而被安祿山賄賂,在唐玄宗麵前說安祿山是個大忠臣。楊國忠索性讓安祿山進京當麵對質。

沒想到楊貴妃竟提前通風報信,安祿山早有準備,在唐玄宗麵前一哭二鬨,唐玄宗相信了他的表演,想讓他留在朝中為相。

楊國忠哪會讓安祿山當宰相,他連忙勸皇帝放棄這個想法,把安祿山放了回去。這一去就是放虎歸山。

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起兵造反,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唐玄宗連忙找楊國忠詢問對策,楊國忠就得意洋洋地說,安祿山的手下並不想造反,不出10天他們自己就會內亂了。

然而10天後叛軍不僅沒有內亂,反而氣勢洶洶地直奔東都洛陽而去,不到一個月就攻陷了洛陽。次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唐軍一敗再敗,長安岌岌可危。

迫於形勢,唐玄宗帶著宗室貴戚逃離長安,前往四川避難。在途經馬嵬驛時,由於天氣炎熱,士兵又行軍多日,非常勞累,他們見楊國忠還在作威作福,心裡都非常不滿。

太子李亨和陳玄禮索性就鼓動將士殺掉楊國忠,給天下一個交代。眾將士紛紛附和,不僅把楊國忠和他的兒子們亂刀砍死,還逼迫唐玄宗賜死了楊貴妃。

但是楊國忠之死並不能止息叛亂,直到唐玄宗的孫子唐代宗繼位才徹底平息,唐朝也由此從盛轉衰了。

——“主要責任在於唐玄宗,沒有楊國忠還有會李國忠,王國忠,安史之亂是必然的。”

——“誰會對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感到悲傷和同情呢?本來就不是真愛,公公和兒媳婦的身份也值得同情?”

【都說武則天心狠手辣,為何能讓狄仁傑善終?#曆史#狄仁傑#唐朝。】

曆史上的狄仁傑確實是一位非常傑出的政治家、法官和謀士,被後人譽為“東方的福爾摩斯”。

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不僅在司法審判上有著卓越的成就,還在政治鬥爭中展現了高超的智慧。下麵,就讓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回顧狄仁傑的傳奇一生。

狄仁傑,字懷英,太原人,生於公元630年。他的一生可謂充滿了跌宕起伏。

早年,狄仁傑通過明經科入仕,但因為被小人誣陷,一度深陷囹圄。幸運的是,名臣閻立本負責審理此案,在發現狄仁傑非常有才能,而且是被小人誣告之後,忍不住感歎“此乃滄海遺珠矣”。

這個成語“滄海遺珠”最早就出自此處,意指被埋沒的人才。狄仁傑的才能並沒有被埋沒,他的名聲已經跨越曆史長河,一個斷案如神的法官形象被後人稱作是東方的福爾摩斯。

曆史上的狄仁傑確實精通律法,而且技能點非常全麵。除了審案以外,在軍事、農業方麵也很有成績,深受百姓的愛戴。

唐高宗儀鳳年間,年近五十歲的狄仁傑從地方官升任大理寺丞。大理寺是唐朝最高的司法機構之一,主要負責案件的複審。

狄仁傑上任後,短時間內就處理完了大量積壓的案件,涉及多人,卻無一人喊冤,留下了斷案如神的名聲。

當時有兩個將軍誤砍了昭陵的柏樹,唐高宗大怒,下詔將這兩人斬首,卻遭到了狄仁傑的直言反對,最終將斬首改為流放。狄仁傑由此揚名京城,還得到了天後武則天的關注。

狄仁傑54歲時,唐高宗李治駕崩,太子李顯繼位。沒過多久,李顯就被武則天廢掉,改立李旦為皇帝,朝政大權自此徹底歸於武則天之手。

在此期間,狄仁傑被外放到地方任職,每到一處都能造福一方,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

5年後,唐朝宗室李貞和李衝起兵造反,想要奪回李唐江山,然而結果卻以失敗告終。武則天派去平叛的宰相張光睿借機欺壓百姓,羅織冤獄。

狄仁傑不忍見百姓哀鴻遍野,上書請求皇帝體恤一下這些被無辜連坐的百姓。雖然這封奏章在名義上是寫給皇帝李旦的,但誰都知道真正能拍板的是武則天。

此時武則天正處於準備改朝換代的最後階段,對任何異議都十分敏感。但是出於對狄仁傑才能的欣賞,武則天還是同意從死刑改為流放。

然而狄仁傑此舉卻引來了張光睿的嫉恨。回去以後就告了狄仁傑一狀,狄仁傑也因此被貶官。狄仁傑61歲這一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

次年,便將其提拔為宰相。武周王朝對於官員來說可不僅僅隻是換了一個皇帝那麼簡單,作為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的上位曆程充滿了血雨腥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