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華夏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當過乞丐,做過和尚,從一個貧困潦倒的放牛娃在亂世中掃滅群雄,一躍成為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
同時他也是唯一一個由南向北統一全國的皇帝。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一起走進明太祖朱元璋的傳奇一生,來看一看大明王朝的《創業史》。
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之中,自幼跟隨父母居無定所,四處遷徙,靠著給地主種地為生。因為朱元璋在家族兄弟之中排行第八,當時淮西底層人民大多以數字為名,所以朱元璋的父親為兒子起名為重八。
十六歲那年,朱元璋的家鄉發生了旱災和蝗災,四年後爆發了饑荒和瘟疫。在饑餓和疾病的交織下,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就在一個月內相繼去世。可是朱元璋根本沒有錢為父母兄長操辦喪事,他隻好求地主劉德施舍一塊地用來安葬家人。
而劉德卻冷漠地拒絕了他。性格好心的鄰居劉繼祖伸出援手,給了他們一塊墳地,這才安葬了父母。
為了活命,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在鄰居汪大娘的幫助下,朱元璋來到了黃覺寺為僧。但僅僅過了50日,皇覺寺也沒有糧食可以吃了,朱元璋隻好離開寺廟開始遊曆四方。
他邊走邊乞討,從亳州向南來到了肥合,然後折向西進入河南,到了信陽之後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在21歲時回到了黃覺寺。朱元璋在淮西遊曆的這三年,見識了元朝統治下的世情百態,回到寺中便潛心讀書。
這時元朝的天下已經非常不太平了。百姓飽受壓迫,社會矛盾越發激烈,黃河的決口更是為元朝敲響了最後的喪鐘。
元朝征發15萬民夫治理黃河不久,便爆發出了一個詩人背後刻著兩句話:“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元末農民起義的大幕拉開了,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紛紛鋌而走險。
隨著韓山童、劉福通在潁州揭竿而起,士兵們頭裹紅巾,號稱紅巾軍,並推舉韓山童為明王。第二年各地義軍也打起了反元大旗,定遠縣的土豪聯合孫德雅等人騎兵聚眾燒香,成為了當地白蓮會的首領。
而此時還在皇覺寺讀書的朱元璋也收到了兒時的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朱元璋雖然是一無所有,但是麵對這條未知的道路,他充滿了遲疑與猶豫。
但是寺中僧侶卻害怕被朱元璋牽連,向官府告發了他。朱元璋迫不得已隻好心一橫,成為了郭子興帳下的一名九夫長。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歲。
朱元璋入伍後作戰勇敢,機智靈活,而且還略懂一些文化。郭子興見朱元璋不似池中之物,就乾脆將他留在身邊當親兵,還把乾女兒馬秀英嫁給了他。
平日大小事務都會找朱元璋一起商量。從此軍中的士兵改稱他為朱公子。朱元璋這個新名字也是在此時所起。
26歲這一年,朱元璋見亳州城諸將相互之間爭權奪利,於是便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開創出新的局麵。
他借著自己的威望招募了一批自己的班底,這些人就是日後的明朝開國功臣。文有李善長等一眾淮西文臣,武有徐達、常遇春等得力乾將。
雖然在當時的元朝看來,朱元璋在各路義軍中隻是一個叫不上號的小角色,但是在不久的將來朱元璋將會是一個讓他們聞風喪膽的名字。
兩年後郭子興去世,朱元璋終於能夠放開手腳大乾一場。他將目光放到了集慶路,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六朝古都京南。當時集慶路是東南財富的重地,土地肥沃,商業發達,人口稠密,是一個絕好的建都之地。
但是長江擋住了他的去路。好巧不巧的是,這時巢湖水軍為了擺脫瀘州左軍壁的威脅,要來歸附朱元璋。朱元璋立即率部渡江,準備攻取京南。常遇春一馬當先,率先拿下了采石。
之後,朱元璋效仿前輩的破釜沉舟,砍斷了舟楫,有來無回,強令諸將繼續進軍,並於第二年成功拿下了南京,更名為應天府。自此得到了逐鹿天下的入場券。
但是這時的朱元璋進入南京周邊的領地實力遠稱不上強大,在長江上遊有陳友諒,下遊有張士誠,東南有方國珍。
福建有陳有定,方國珍和陳友定的目標都在於保土割據,張士誠則對元朝首鼠兩端沒有太大雄心,隻有陳友諒最強,是朱元璋占領應天後遇到的最危險的敵人。
那麼在元末這場吃雞大賽中,誰會是最終的勝利者呢?雖然曆史告訴我們是朱元璋,但是在當時還有一個人覺得自己才是那個能一統天下之人,他就是陳友諒。
1360年,陳友諒殺害徐壽輝,自立為大漢皇帝,原來的天完政權四分五裂,諸將紛紛叛逃。明玉珍更是在慶重自立,拒絕聽從陳友諒號令。為了立威,身處長江上遊的陳友諒選擇了拿臨近的朱元璋開刀。但是很不幸,很快陳友諒將會發現自己選錯了人。
陳友諒氣勢洶洶地朝應天而來,而朱元璋卻用計在應天城外的龍灣打敗了陳友諒的大軍,而且還讓徐達反攻回漢陽,距離陳友諒的首府武昌僅有咫尺之遙。
雖然漢陽沒有被徐達攻下,但是陳友諒已是顏麵掃地,將士離心。胡廷瑞更是舉江西全境投靠了朱元璋。
陳友諒見自己的領地日漸縮小,非常憤怒,於是許薄之力攻打洪都,要奪回西江。但卻再次遭到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的強力阻擊。
三個月後,經過充足準備,朱元璋率船隊救援南昌,與陳友諒決戰於鄱陽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