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明朝遺臣(1 / 2)

【大唐國度多次淪陷,為什麼沒有被滅亡?曆史唐朝小知識】

古往今來,國都都是王朝的命脈,國都被占,就相當於王朝的終結。可對於大唐來說,短短289年的曆史中,長安竟然六次失守。

然而,大唐卻跳出了“帝國魔咒”,一次次地從困境中崛起。那麼,大唐是如何做到的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國都長安的大唐往事。

公元755年12月16日,對於唐朝的百姓來說,是個驚天動地的日子。原因無他,正是被視為“對敵神器”的安祿山起兵造反。

安祿山造反的消息傳回宮中時,唐玄宗還不敢相信。一方麵,安祿山的演技太好了,其“忠臣”形象深入人心;

另一方麵,唐玄宗被安祿山的甜言蜜語所蒙蔽,還以為這是他人情戲。殊不知,安祿山這個“乾兒子”是真想“殺父”自己當皇。

於是乎,安祿山一路過關斬將,其麾下的大將崔乾祐在靈寶之戰中大敗唐軍,唐軍損失慘重。安祿山的“開荒打怪”之路分外順暢。

公元756年,他就在洛陽城稱帝,建立“大燕”政權。眼看局勢越發不利,唐玄宗隻能把已經退休養老的哥舒翰請出山做“救火隊長”。

哥舒翰剛到達潼關戰場,唐玄宗就開始“外行領導內行”。他讓哥舒翰放棄堅守潼關,主動出擊。在“大老板”的反複“指導”下,哥舒翰就掉進了敵人的埋伏圈。此戰過後,20萬唐軍被打得隻剩8000人。

麵對敗局,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選擇逃跑。於是乎,唐玄宗先放出“禦駕親征”的煙霧彈,隨後也卷包袱跑路。

跑路途中還不忘把楊貴妃帶著。唐玄宗這一“擺爛”操作,讓安祿山對大唐江山勢在必得。公元756年,安祿山順利攻下了大唐首都長安。都城淪陷了,按理說大唐怎麼也該準備“收攤”了。可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公元756年7月13日,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他剛一登基,就帶著郭子儀、李光弼兩個“大殺器”與安祿山“打擂台”。

叛軍雖然殘暴,但大唐百姓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支持唐政府。此外,為了“外行人不指手畫腳”,大唐名相張巡竟然靠著7000人的兵力,在睢陽城連續苦戰10個月,曆經叛軍12萬人的輪番攻擊,硬是打掉了叛軍的“血條”。

公元757年,大唐攢夠了力量,為了收複長安,唐肅宗啟用了一位“奇人”——回紇可汗。回紇軍隊的加入,讓大唐軍隊士氣大振。

最終,在郭子儀等人的努力下,成功收複長安。幾年後,安史之亂也以唐朝的完勝而告終。這次大動亂雖然開啟了唐朝由盛轉衰的序幕,但大唐卻憑借堅韌不拔的意誌和強大的國力,成功渡過了難關。

安史之亂雖然宣告結束,但唐朝的局勢卻並未完全穩定。當時為平定叛亂,朝廷調動了大量兵力,將西北地區的精銳部隊調往中原。這一調度雖然暫時緩解了中原的危機,卻也為後來的藩鎮之亂埋下了隱患。

公元763年,吐蕃趁機攻入大震關,但唐朝邊官竟然埋頭當“鴕鳥”,隱瞞了敵軍的消息。等唐肅宗聽到風聲時,吐蕃軍隊已經兵臨長安城下。

見此情況,唐肅宗啟用了被奪了兵權、靠邊站的老將郭子儀。然而還沒等郭子儀調度完畢,吐蕃軍隊就打過了長安。打不過怎麼辦?跑吧,唐肅宗光速和長安說拜拜,跑到了河南。

公元763年,吐蕃軍隊成功拿下了長安,然而老將郭子儀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雖然上線晚了一點,但是領兵作戰的能力還是過硬的。

長安失守後,他就率軍白天裝作休息,夜晚舉火把行軍,打出了千軍萬馬的架勢。郭子儀的“瞞天過海”戰術果然奏效。

在長安的吐蕃軍隊以為大唐調兵過來“包餃子”,趕緊哄搶一通後退出長安。就這樣,公元763年,在郭子儀的“神助攻”下,長安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大唐的懷抱。

唐肅宗死後,他的兒子李適繼位,是為唐德宗。這位德宗皇帝誌存高遠,立誌削藩恢複大唐往日榮光。可他這一削就削出了一場“大火”。

公元781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去世,他的兒子李惟嶽按老規矩接班。可唐德宗卻駁回了李惟嶽的繼任,直接拉上隊友“造反”。

雙方開戰後,唐朝甚至還一度占了上風。但唐德宗調動京畿兵馬對抗叛軍時,腦子竟然短路了。他“昏招”連連,先送了涇原節度使,又在京畿兵馬路過長安時大肆賞賜,導致軍糧不足。

涇原士兵吃糠咽菜,索性加入反派陣營,他們直接劃船“駛入”長安。長安再次落入敵手。

此時對於大唐來說,與其硬碰硬不如將叛軍分化瓦解。公元784年,唐德宗下發“赦免令”,將“天下大亂”的“鍋”背到了自己身上,並表示赦免反叛的藩鎮。

部分藩鎮節度使得到了這道“免死金牌”,很快就上書投降。隨後,唐德宗又一改猜忌手下將領的作風,開始放手讓將領們“大乾快上”。

長安之圍很快就迎刃而解。公元784年,唐軍抓住戰機,成功收複長安。

然而這次還不是長安最後一次遭難。公元881年1月8日,長安再次被叛軍盯上,這次傳承“衣缽”的是黃巢。

這位叛軍首領考科舉屢試不第,但率兵打仗卻很有一手。唐僖宗在位時,黃巢率領大軍直逼長安。

此時是打是逃?急需皇帝定奪。可就在大臣們找唐僖宗拍板時,唐僖宗卻沒了主見。長安很快實現“和平演變”,落到了黃巢手中。

比起安史之亂的時候,黃巢對大唐的“王朝民眾支持率”顯然更高。他攻入長安時不但沒有遭到反抗,反而還給百姓發了“低保大禮包”。

公元881年1月16日,黃巢在長安稱帝,建立“大齊”政權。這回大唐怎麼也該“收攤”了?然而,黃巢手下的將領朱溫卻跳反投靠了大唐。

黃巢“屋漏偏逢連夜雨”,率軍撤出長安。唐僖宗收拾包袱回老家,他的弟弟唐昭宗也有被趕出家門的經曆。

公元890年,唐昭宗決定拿宦官開刀,卻沒想到宦官楊複恭不但不想交權,還連同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一起反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