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實錄》記載,此殿原舊廣三十丈,深十五丈雲,若要按舊製,內務府庫存的千年楠木料子不夠用啊。”胤礽感到頭痛,揉了揉眉心。
石小詩穿越前是來故宮玩過的,那時見到的太和殿並沒有今日所見這般宏闊,想來正是因為銀錢不夠而縮減了殿工體製。她向前走了一步,建議道:“汗阿瑪向來不愛鋪張,不如在間架結構上改一改尺寸呢?”
她站在蒙了大紅銀紗的宮燈旁,一臉篤定地看過來,眼底鍍上一層朦朧的暖金色,看得胤礽有些口乾舌燥。
“太和殿是皇宮正殿,殿製上遜色於前朝,豈不是叫天下萬民笑話?”胤礽斂神垂眸,不由分說地懟回去,“此事我會叫樣式雷再想辦法的。”
麵子歸麵子,可康熙朝平三藩收台灣治黃河,哪一樣不花錢?石小詩拍了拍衣擺,在對麵的八仙椅上坐下,笑而不語。
行吧,愛咋折騰咋折騰,反正最後你還是會發現,真理和你爹都站在我這邊。
大概是察覺到一絲尷尬,胤礽主動開口:“下午我那幾個兄弟沒說什麼吧?”
“沒說什麼,都挺優秀的,尤其是四阿哥,”石小詩直擊重點,“話少,聰明,城府深。”
這一天見了兩麵,她已經在心裡給幾位大兄弟寫了人物小傳。大阿哥胤褆,長相勇猛,可惜謀略不足,若不是生在帝王家,倒是個帶兵打仗的好手,三阿哥胤祉是個讀書人,四阿哥胤禛嘛跟史料記載差不多,腦子好使又勤奮,八阿哥胤禩就很八麵玲瓏,好在年紀尚小,火候淺著呢。
思及八阿哥,石小詩又想起來了,“胤禩說明日給太子妃送幅畫像,我見他們好學,便想著不如請翰林院請幾位大儒,給阿哥們開些陶冶性情的課程。”
“你倒是單純,還想著給他們幾個請老師,”胤礽偏了偏頭,眼眸在燈影下顫動,是兩粒秀美而鋒芒畢露的星子,“胤褆和惠妃的小算盤,看不出來麼?”
石小詩低低歎了口氣,怎麼會看不出來呢?不過胤褆和惠妃隻是開胃前菜,如果按照曆史所記,太子這些兄弟,沒有一個不想置他於死地呢。
而她在這裡的意義,就是要避免這個慘劇的發生……至少,不能讓她這個太子妃在深宮裡鬱鬱而終吧。
“都是書道、繪畫之類的課程,我看老八他們幾個沒出宮建府的成日在阿哥所亂晃,是太閒了些,”石小詩淡聲說,“給他們修身養性,省得到處惹事。”
胤礽點點頭,似是認可,放下手中書,過了半晌說:“今晚要不要再試試?”他抿了下唇,像是怕石小詩多想,補充道:“換回來。”
“行。”石小詩呼了口氣,這樣下去也不是事兒,一兩天倒罷了,時間久了難免露餡。她雙手支起下巴,衝坐在對麵的胤礽擠出了一個笑容,果然看見胤礽不滿地眯起了眼——
用他的臉擺出這種姑娘家的表情,怎麼看怎麼彆扭!
“今兒沒有五星連珠,你趕快想想,還有什麼辦法?”胤礽彆過臉不去看她,卻被一雙帶著點酥酪乳香的修長手指掰了回來。
“我是聽說過一個偏方,就怕太子爺不樂意。”石小詩促狹一笑,起了一個報複他洗澡的主意。
“說來聽聽。”胤礽拍開她的手,眉頭一動。
石小詩“嗯”了一聲,卻沒回答,隻是定定地看著他,心裡忍不住又生感歎,自己這張臉生得可真不錯啊,額頭光潔,唇角嫣紅,皮肉緊緊地貼在骨頭上,就算現在胤礽擺出不耐煩的表情,也帶了種不服輸的韻味,十足十的好看迷人。
煙爐燃著,敝舊的燭光彌漫在香煙裡,像金的灰塵,微微嗆人的金灰,揉到眼中也會昏昏的發癢。
她心一橫,不假思索地將臉湊上前,閉著眼對著那道嫣紅的唇貼過去——
寂靜宮室裡發出“咚”的一聲巨響,是椅子倒在地毯上的聲音。石小詩親了個空,泄氣地睜開雙眼,卻見二大爺站得老遠,大概是方才那一瞬間蹬了椅子彈出去的。
此刻他老人家一臉震驚地盯著她,疾首蹙額,正顏厲色,像隻被踩了尾巴的炸毛貓咪。
“你!你!……堂堂太子妃竟如此輕浮混賬!你要對我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