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羅曼來到斯格鎮的第86天。
達肯上次來到斯格鎮是一個多月前。
這段時間過去,他的商隊人手明顯增加,增加到了二十來個。
他從最開始的雜貨生意變成了鹽商和奴隸商人。
這主要是來源於羅曼對他所說的那句話:斯格鎮會用食鹽來收購所有他手頭的奴隸。
貴族的承諾給了達肯充足的信心。
他雇用不少護衛,甚至從海灣港那邊租了兩條中型的運輸商船。
這種商船是搭接法製成的,船身短寬,長約十來米、寬約三四米,載貨量極大,船艙內塞上七八十個奴隸不成問題,有必要的時候也能當劃槳手來用。
上次他運來的奴隸因擁擠和饑餓等多重因素,死掉了好些個。
達肯這次沒有重蹈覆轍,甚至於每天標準口糧也從過去的半斤雜糧提升到了如今的八兩雜糧。
六條船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頭。
人挨著人,人擠著人,人壓著人,人疊著人。
很像是傳說中的黑奴船。
經過銀龍峽穀的激流後,除了有兩個奴隸不幸掉下船淹死之外,達肯一路相安無事的來到斯格鎮。
羅曼帶著衛兵們來到碼頭的時候。
一眼就見到了遠處的那些奴隸們,人頭數量比上次還要多。
駿馬停止前進。
羅曼拉住韁繩,它隻能原地踱步。
達肯一路小跑來到羅曼的麵前,先是鞠了一躬,然後說道:“羅曼老爺,我現在船上有四百多個奴隸。”
準確來說,共有417個奴隸。
這是他努力了一個月的成果。
這些天來沒吃好沒睡好,輾轉各處,為了湊齊這些奴隸數量,可以說把家底都給抵押在這方麵了。
羅曼也沒讓達肯失望,他坐在馬上用鼻孔瞧人,隻是淡淡的嗯了聲。
這表明他全盤接受了所有的奴隸。
這個商人歡天喜地的和賽思討論了具體的交易細節。
最終,斯格鎮給出了每個奴隸40斤鹽的價格,平均8枚銅幣買1個奴隸,低於市場價格。
上次奴隸的平均價格是1枚銀幣,用將近兩百個奴隸就換來了4000斤鹽,並且羅曼事先還支付了十枚金幣的定金。
但這是在千金買馬骨,用徙木立信的方式來建立起了達肯對他的信任。
這次就彆想再賣出上次的高價了。
達肯也知道這個原因,所以沒有任何不滿。
他知道自己這批奴隸的成色,比上一批略好,但依舊很難賣出高價,更沒辦法換來大量的鹽。
而送到斯格鎮後,他卻能拉走一萬六千多斤的鹽,最起碼能為他帶來六十多枚金幣的利潤。
這意味著他每次都能通過奴隸和食鹽的貿易來使自己的身價翻倍。
達肯迫不及待的將那些食鹽運上船,完全被這巨大的利益衝昏了頭腦,迅速離開了斯格鎮,開始熱切的籌備起了下一次交易。
望著達肯的商船離去的背影。
羅曼招了招手。
莫爾立刻來到他身邊。
羅曼比劃著手勢,說道:“讓夥食營地那邊趕緊做出來一頓飯,把庇護所搭一下……”
這些奴隸現在也是他的財產,如果餓死了,他也是有損失的。
先吃頓飯再說,住所就暫時彆想了。
牲畜棚那邊睡不下這麼些人。
羅曼隻好臨時在森林或者草地上搭個庇護所,讓他們先過幾夜吧。
現在都算初夏了,晚上的溫度凍不死人。
“是,是。”莫爾不斷點頭。
現在斯格鎮到處都缺人手,指望新來的奴隸當天就乾活明顯不現實,羅曼隻好把斯格鎮的小牛馬拉出來,來到夥食營地幫忙做飯,或者搭建庇護所。
不得不說,這群小牛馬用著是越來越順手了,雖然乾不了大事,但卻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難怪十歲以上的大孩子會被視作基礎勞動力。
……
臨近傍晚。
他帶著妹妹來到打飯的地方。
遠處的十位衛兵身姿挺拔,手持長矛,矛頭是鋼鐵鑄造,閃爍寒光。
他們每隔半分鐘便發出一次呼喝,警告著排隊的奴隸們。
“彆插隊!不許擠!每人相隔一步的距離!再敢往前擠我就教你們知道厲害!”
地麵有些血跡,證明此言非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