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聽到這話。
宋訥等人眼睛發直,愣愣看著老朱。
這.
這就把國家的掄才大典買了?
200萬兩銀子,就讓朝廷的科舉考試延期了?
還.還要讓那麼多勳貴子弟參加考試?
朱檀轉過身來。
滿臉鬱悶。
改革科舉考試製度可是為了你老朱好啊!
怎麼現在自己賠了銀子,還要付出大量精力調教勳貴子弟!
簡直血虧好嗎?
朱元璋也是滿臉鬱悶。
“咱可是算著的!
那長蘆鹽場你就算交給朝廷一年400萬兩銀子!
手中可還攥著接近500萬兩銀子的!
這次科舉考試延期半年,你給那些士子花不了十幾、二十萬兩銀子!
剩下的錢你就算交出來200萬兩,手中估計還能藏個200多萬兩!
再加上你這個小子說話做事情向來都喜歡藏一手!
咱懷疑你手中還應該有個二三百萬的銀子
唉,你就這麼小氣吧!”
朱標忍不住搖搖頭。
現在這個父皇,跟自己印象中的父皇可實在是差了許多!
這十弟真是有什麼超乎尋常的能力
竟然能將父皇變成這個樣子!
若是平日裡,父皇說一件事,該是怎樣便是怎樣!
現在竟然還跟十弟玩起討價還價的套路!
甚至還同意了十弟這麼看似不靠譜的提議,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宋訥、吳伯宗和吳沈更是人都麻了!
皇上就這麼把科舉考試給賣了!
而現在,自己還要跟朱檀打賭!
還好。
這個賭約,朱檀明顯沒有任何贏的希望,打便打了。
朱檀看向宋訥三人,笑道:“三位大學士,現在父皇應允了本王的請求!這個賭約可以繼續了!
還是那個條件!
為了證明四書五經的學問淺顯無比,本王將從勳貴子弟中選拔50人收為弟子,學習半年時間!
確保其中有八成,也就是40人可以考中進士!
若是不足40人,本王認輸!
再也不提科舉考試改革的事情!
若是達到或者超過40人,那便是你們輸!
以後科舉考試改製!你們必須堅定站在本王一邊!”
說著。
朱檀看向朱元璋,笑問道:“父皇,若是兒臣能做到這一步,就足以證明這四書五經的學問淺顯至極,不值一提,這科舉考試也勢必要改革的!這您認不認可?”
朱元璋點點頭道:“咱自然是認的!若是連你都能在半年時間內輕易教出幾十個進士,還是從武將勳貴子弟當中調教出來,咱也覺得這科舉考試非改不可!能做到這一點,顯然證明可以鑽空子嘛!”
宋訥三人聞言,皺眉不已。
按理來說,他們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朱檀可以取勝的!
考上一個進士一般來說意味著什麼?
即便是天資卓越,自幼有名師輔導要考中進士,怕是也要十年寒窗苦讀!
即便是如此,已經算是驚才絕羨之輩了!
畢竟,二、三十歲就能高中進士的無一不是人中俊傑。
未來便是位列台閣宰輔,也不是不可能。
朱檀這麼輕描淡寫的就說可以培養出幾十名進士,簡直是開玩笑!
這個賭,贏麵是極大的。
甚至說穩贏也沒什麼問題!
宋訥三人互相看了看。
宋訥冷哼一聲,道:“殿下,這賭約你若是贏了,我們三人就得堅決支持科舉考試改製!
這等背叛儒家的事情若是做了,到時候全天下的儒家子弟都不會容得我們!
可殿下若是輸了,可沒有什麼損失!
這賭約隻怕不公平吧。”
朱檀眉毛一揚。
“那三位大學士有什麼條件?”
宋訥淡淡道:“殿下方才說了那麼多對聖人不敬的話!這件事原本應當現在就去聖人廟中,對孔聖人道歉。
但殿下身份尊貴,便是不做這事,下官也無可奈何!
現在正好借著這個賭約,下官便說出來!
若是半年之後,殿下教出的50名弟子沒有40名進士,那就請殿下在這孔廟當中連續祭拜七日,向他老人家告罪!
同時布告天下,承認錯誤!
今後不得再對科舉考試隻考察四書五經有任何異議!”
朱檀聽到這話點了點頭。
對於一個自己來說,連續七日向孔廟祭告道歉,還要布告天下自己的錯誤,也是件十分丟臉的事情。
說起來倒也跟宋訥他們支持科學考試改革之後的後果相差不大。
甚至宋訥他們還要更慘一些,畢竟,如果堅定支持科舉考試改革的話。
他們就可以算作是儒家的叛徒了,到時候隻怕不知道要被多少所謂的聖人門徒當麵啐口水!
說的再嚴重一點,搞不好祖墳都保不住!
還會被逐出師門!
當然,宋訥他們估計也是覺得自己一定會贏吧
朱元璋見雙方賭約已成,笑著點了點頭道:“既然這樣,那你們便下去準備吧!宋大學士,你來寫這封詔書吧,告訴在京趕考的士子們,科舉考試延期半年!
期間產生的食宿費用,皆由魯王府承擔!”
朱檀聽到這話,隨即道:“這裡麵可是有一件事要說清楚的,這些在京趕考的士子多出來半年的食宿費用,魯王府願意承擔!
但有些有錢的士子,吃住皆是豪奢,本王可就不管了!
本王隻願意給他們正常範圍內的補償!”
宋訥輕哼一聲。
這件事他早就想到了,但是隻是故意沒有提醒罷了,原本還想著坑他一筆,沒想到這小子如此機靈。
可是,如此機靈的人為什麼要反對儒家呢?
唉,儒家難道不好嗎?
真是不知所謂!
朱元璋卻是滿臉笑嗬嗬道:“魯王像咱!做事情還是要精打細算的好!”
說著。
朱元璋忽然好奇問道:“魯王,既然這科舉考試在你口中如此簡單,你甚至能教出那麼多弟子來,你怎麼自己不去參加考試?”
朱檀皺眉道:“父皇,學習這麼苦的事情,兒臣怎麼堅持得了?雖然簡單,可是也很辛苦啊.”
朱元璋:
宋訥三人也是麵麵相覷。
你自己都學的不怎麼樣,又怎麼教彆人啊!
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魯王殿下這個賭約打的也太草率了吧!
這不是必贏嗎?
忽然。
宋訥三人同時產生一個很荒謬的想法。
魯王殿下莫不是有意想要給陛下送銀子,所以才找了這麼蹩腳的借口吧!
可是這對科舉考試來說就太不尊重了!
事實上。
對於朱檀來說。
要教出這麼一批弟子,確實不是件難事。
首先,現在這個時候科舉考試還處於創製階段,不像後世出現那麼多新的花樣和講究。
譬如寫字必須要用台閣體,文體必須是八股文,題目的難度也是高的誇張。
最典型的,莫過於截搭題。
也就是將經典中的句子割裂、變化,形成新的考試題目。
考官可能會從《論語》中截取片段,再以新的方式組合,形成題目。
考生需要迅速識彆出原文出處,找出句子之間的內在聯係,並寫出符合八股文格式要求的文章。
這種題型要求考生對經典文獻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練的掌握,同時還需要具備臨場應變的能力。
而現在,一切都沒有!
出題都是在四書五經找經典句子出!
難度並不高。
隻要考生不斷地背誦程文、研究程文的寫法,同時死記硬背四書五經,再瘋狂練習。
半年時間,憑借著台閣體的字和對八股文的熟練運用,考中進士並不難!
畢竟,其他人還在秀書法,朱檀的弟子們已經是印刷體一樣的台閣體了。
彆人還在文采飛揚,朱檀的弟子們已經能夠作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的成熟八股文了!
這對那個時代的科舉考試來說,就是降維打擊!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去找這些勳貴子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