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宣政殿。
此時。
朱元璋負手而立。
看著殿外。
身邊。
朱標皺眉道:“父皇,今年朝廷算是最好過的一年,不提十弟年底承諾的400萬兩銀子,便是十弟上次送來的銀子,也足夠朝廷開支!
給穎國公的南征軍犒賞都發下去了,北伐也準備的差不多了,甚至明年就能動手!
您.為何還要為了十弟的200萬兩銀子就.”
朱元璋轉過身,笑了笑。
問道:“為了區區200萬兩銀子,咱就讓科舉延期?
太子,你真當咱會在乎區區一點銀子?”
朱標愣了愣。
不在乎嗎?
剛才你討價還價的樣子
自己可還曆曆在目呢!
朱元璋笑著自言自語道:“大明,真的缺錢嗎?咱當年問過韓國公,前代財政是怎麼個模樣!
前朝情況特殊,那些韃子財政管的稀爛,更是弄出包稅製這樣的奇葩製度,一年歲入幾百萬兩,咱們不去管它!
單說宋朝,北宋熙寧―元豐年間,朝廷歲入可達6000萬貫!折成白銀便是6000萬兩!
南宋時期,即便隻剩下了半壁江山,總體收入,也能達到一億貫!
咱大明,是地不如宋朝廣,還是人不如宋朝多?
若是咱想效法宋朝征稅,不至於年入隻有一千萬兩!”
朱標愣了愣。
父皇這個觀點,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朱元璋笑笑,道:“宋朝財政何以寬裕?韓國公說過,一方麵是對百姓橫征暴斂,無稅不征!但最重要的,還是商業!”
朱標點點頭,道:“是啊!那些富商巨賈,手握銀錢動輒幾十上百萬!這一次對鹽商的查抄也足可見其實力!兒臣聽說,查抄上來的財貨價值四百萬兩之巨!”
朱元璋笑道:“四百萬兩?那才有多少!有位故人,咱已命蔣?去尋了!若是尋到他,你才真正知道商人有多強的實力!”
朱標懵懂地點點頭。
在他眼裡。
這四百萬兩已經很觸目驚心了。
朱元璋擺擺手,道:“太子!今日咱不提它!
你不是問咱為什麼答應檀兒,科舉考試可以延期嗎?
那是因為咱也覺得,科舉考試隻考四書五經,不是好事!
洪武四年,咱就看出來了!
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都是什麼人?
雖然精通經史子集,念的頭頭是道,但辦起實務來,差得遠了!
這麼多年,咱從民間察舉選拔人才,辦國子監挑選可用之人,都是因為這科舉考試選出來的人不行!
若是多年下來,國家一直這樣選拔人才,隻怕可用之人將越來越少!
到時候,官不知民,更不通政務!
隻怕府縣權力都要被他們的師爺和吏員竊走!
那些家夥一輩子晉升無望,到時候拚命搜刮百姓,咱這大明,豈不是要毀了?
檀兒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科舉考試改製本與他沒什麼關係,但他看到了這一點,便要據理力爭,跟咱、跟宋訥他們爭辯!
就衝這,咱相信,檀兒真的是一心為國為民!”
朱標點點頭,道:“十弟眼光深遠,又敢為了咱大明仗義執言,兒臣心中也是佩服得緊!”
朱元璋笑笑。
“他?他看的還不夠遠!”
朱標聽到這話,笑道:“還請父皇示下!”
朱元璋道:“檀兒是個辦事的好手,所以他的眼裡隻有實務,卻看不遠!
他沒做過皇帝,不懂也是正常!
其實,官員不通政務又如何,咱可以讓吏部製定更詳細的觀政、學習之法,並在考核的時候加以嚴格、細化。
能夠考上進士的,又豈會有笨人?經過一番學習、曆練,也就成了!
咱一開始想的是,這些書呆子隻鑽研四書五經,那不是對他們最好的教育嗎?
日後,咱大明的官都會認可忠君愛國這一套!
所以咱才將孟子書中大逆不道的言論悉數刪除,足足有100多條!
動不動鼓動百姓造反!
哼,這個老夫子真是其心可誅!”
朱元璋踱著步。
皺眉道:“但是咱又想了想,若是科舉考試從此以後,真的隻考四書五經,是否會造成一個結果!”
朱標忍不住問道:“什麼結果?”
朱元璋道:“天下官員皆出一門!大家都是孔孟門人,說話做事,最終的觀點和利益也一致!咱這一世倒是無妨!
但後世,若是這些官員皆是如此,豈不是將皇帝架空了?
甚至有可能導致對抗!
咱的後世子孫,又如何跟他們鬥?”
朱標聽到這裡,臉色已經變得十分嚴肅,他也聽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朱標忍不住點點頭,道:“父皇說的是!”
朱元璋笑道:“天下官員出自不同門類,不但可以吸納更多不同領域的人才,還可以防止他們的利益和傾向一致!
為君者,最怕的不是臣子有反心,而是臣子團結一心啊”
說著。
朱元璋還皺眉道:“除此之外,咱還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讀書是一件很費錢的事!
所謂十年寒窗苦讀,讀書人在這學習的十幾年中,幾乎都是不做任何事情的!
完全需要依靠家裡養著!
同時還要延請名師、四處遊學、讀大量的書!
這都不是家境貧寒的人可以做得到的!
即便是有出身貧寒者,但他要想改變命運,也得依附於世家大族!
長久下去,天下的官員都是出身富貴,還有誰願意為窮人說話?
到時候朝廷政令所出,皆是有利於富人而害於窮人!
這大明朝的根不就被他們毀了嗎?”
朱標聽到這裡,頓覺如醍醐灌頂一般,忍不住道:“父皇說的有理!若是長久下去,不出幾世,滿朝諸公,可都隻會為富者說話了!”
朱元璋看著朱標,似笑非笑道:“太子說起來你還不如檀兒!
他雖然也不懂咱!
但他至少還會覺得咱是認為科舉考試隻考四書五經不利於國家政務暢通,不利於官員選任!
你就不同了!
你居然會覺得,咱竟然會為了區區200萬兩銀子就由得檀兒胡鬨了!”
朱標苦笑一聲,道:“兒臣知罪!”
朱元璋淡淡道:“現在說回銀子的事!
太子,剛才咱也跟你說了!
咱要是想要錢,很簡單!
在稅製上學大宋便是!
同時,在製度上重視商業,憑咱大明的疆域和百姓!
幾年之內,便可以將財稅達到上億貫的高度!”
朱標聽到這話,忍不住眉頭微皺。
現在大明歲入才1000多萬兩!
官員們都過的清苦,朝廷開支也時常捉襟見肘
那為什麼不實行重商的政策呢?
朱元璋看了眼朱標,笑道:“咱知道你在想什麼!
咱心裡也愛錢!有了銀子,可以乾更多事情!
可以讓百姓過得更好,甚至可以將多出來的銀子給官員發薪俸!
給咱修宮殿,大家穿好的吃好的用好的!
何樂而不為!”
朱元璋一邊說著,一邊道:“但,一旦實行重商,就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
說著。
朱元璋一字一頓道:“禮崩樂壞!
在咱的眼中,大明,已經足夠富強!再富下去,是要出事的!
咱盼著,咱這大明,可以世世代代,就這麼長久延續下去!
農民做農民,軍人做軍人,商人做商人,工匠做工匠!
大家各司其職,各得其樂。人人雖然辛苦,但都能有飯吃、有衣穿!
那不是很好嗎?咱當年若是能夠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那還至於去造反嗎?
百姓其實是很好滿足的,隻是現在這個生活狀況就足夠了。
所以咱不想要那麼多銀子,銀子一多人心就亂了!
人人會貪圖享樂,奢靡之風,甚至妄圖不勞而獲!
這樣的天下,豈能長久!”
朱標聽到這話,也跟著點點頭。
“父皇說的是!兒臣常聽父皇教導,天下的根本在農,而商不過是末端之事!”
朱元璋笑道:“說的是!咱自少年起,便曆經世間磨難,深知百姓之苦!
農業乃是國之大本,社穩民安皆賴此而生。
咱登基之初,即下詔修水利、興農桑,欲使天下百姓各得其所,衣食無憂!
咱知道,商業之利,能通國與國之財,活絡經濟之脈,但若鼓勵商業,便容易使人沉迷於暴利之中,遺棄農耕之本!
若民眾皆棄農從商,誰去耕田?糧食何從而來?國家之基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