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檀的聲音帶著幾分清冷,鑽入所有人的耳中。
李善長麵色猛的一變,卻並未立刻開口,而是抬頭看向皇帝。
朱元璋麵上無喜無悲,但雙眸之中卻精芒閃爍,看不出他在想什麼。
“魯王殿下提議,絕不可行!”
李善長叩首高呼:“陛下三思!”
“東瀛國祚數百年,自成體係,又和大明隔著大海天險,若冒然攻之得不償失!”
“且東瀛此國土地貧瘠,就算攻下此地也無甚好處。”
“亡國之恨,東瀛百姓必會牢記於心,我朝即便占其土,若想長治久安,也需極長時間!”
“陛下……”
“好了。”
李善長連連高呼,朱元璋卻淡淡的看他一眼,輕聲打斷:“魯王不過說了一句,你卻說了這麼多。”
“何不聽聽魯王的謀劃?”
“陛下!”
李善長還想再說什麼,卻見朱元璋輕輕揮手,麵色陰沉,已然不敢再言語了。
“魯王。”朱元璋看向朱檀,沉聲問道:“你說要直接發兵滅了東瀛,有何想法?”
朱檀聞言,輕聲開口道:“神兵天降,直取東瀛京師,擒其王!”
聽到這話,朱元璋沒有任何表示,一旁的李善長卻直接開口道。
“魯王此話太過荒謬!”
“東瀛與大明相隔千裡,又有東海天險,如何神兵天降!”
“魯王既有謀劃,可曾想過出兵要調集多少軍士,要耗費多少錢糧,要征發多少民夫!”
“高麗戰事剛定,百廢待興,大明連年征戰,將士疲憊,若再發兵滅他國,又是勞師遠征,魯王有就必勝的把握?”
李善長的聲音不斷往朱檀耳朵裡鑽,讓朱檀不勝其煩。
但他從始至終都沒看對方一眼,表情也沒有絲毫變化。
滅東瀛這事他有絕對把握,隻是這些事,卻不用和文官聒噪,還要聽老爹朱元璋的。
“陛下!國朝雖盛,好戰必亡啊!”
李善長叩首,聲音已然帶著幾分淒厲。
他這演技當真是爐火純青,殿上多人已然動容。
見朱元璋沒什麼表示,群臣中又有諸多文臣出列,跪地叩首。
“還請陛下三思!”
“窮兵黷武,對我大明無甚益處啊!”
“陛下,如此勞民傷財絕非好事,萬萬不可啊!”
“東瀛雖是小國,卻也有黎民數百萬,如何能輕易滅國!”
“陛下!”
眾文臣紛紛叩首,口中急呼,好像隻要去打東瀛,大明就要滅國了一樣。
他們這般做派,看的殿上武臣紛紛皺眉,心中有氣。
朱檀似乎成了眾矢之的,湯和再也忍不住了,再次跪地叩首道。
“陛下,臣覺得,魯王殿下所提可行!”
這話一出,立刻吸引了所有文臣的目光,他們的眼神好似刀子一樣刺向湯和,各個怒目而視。
朱元璋眸光微動,轉向湯和,對方立刻開口道。
“陛下,大明沿海海防雖已部署,但我朝海岸綿延數千裡,有無數地點可以登陸!”
“我邊防雖強,卻無法顧及全境,倭寇頻頻騷擾登陸,海防將士日夜緊盯,卻依舊會有漏網之魚。”
“陛下,這世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湯和這些話說的其實還含蓄了。
大明數千裡海岸線,海防軍的人數就算再多,也不可能完全鋪開,總會有漏網之魚的。
倭寇成建製的到大明沿海打秋風已然成了慣例,那些東西都滑膩的很,看到大明軍隊之後立刻遁走,而後再選其他地方登陸。
送去朱元璋禦前的奏章定然是片麵的,當前局勢隻會比奏章上寫的更嚴峻。
東瀛倭寇始終懷著這般心思,防是防不住的。
朱元璋自知道這道理,故此他並未駁斥朱檀的話。
但作為帝王,他要考慮的自然更多。
跨海滅東瀛,說的簡單,可打仗不是請客吃飯,那是要消耗國力的。
故此,朱元璋隻是安靜的聽著,在心中權衡利弊,直至此刻仍未開口。
見皇帝沒發話,眾文臣心中立刻有了底氣。
李善長看向湯和,沉聲喝道:“信國公此言差矣!”
“倭寇滋擾僅是小事,分而殲之即可,我大明將士效死,他們來多少就殺多少!”
“殺的多了,他們自然就不敢來了。”
“信國公現在將倭寇滋擾之事說的如此大,是在長他人誌氣,滅我大明威風嗎?”
有李善長牽頭,其他文臣的火力立刻向湯和宣泄。
“信國公此話太過危言聳聽,不過隻是倭寇騷擾,哪有那麼大的事!”
“待陛下聖旨送去東瀛,東瀛倭王定瑟瑟俯首,約束臣民,不敢再騷擾我大明!”
“倭寇登海,不過是窮瘋了,搶些錢糧充饑,哪是我大明將士的對手!”
這些話落在朱檀耳中,卻讓他眉頭微皺,怒火燃燒。
他轉頭看向李善長和一眾文臣,輕聲開口道。
“不過是搶些錢糧?說的可真輕巧。”
“倭寇滋擾頻繁,死的是沿海百姓!”
“諸位既覺得此事不大,那何不親去沿海,幫著當地百姓抵禦倭寇?”
說著,朱檀又轉向朱元璋,沉聲道:“父皇,此等言論之臣,都應發配沿海,讓他們體會百姓之苦,知道倭寇之禍!”
“魯王殿下何出此言!”
“我等皆是大明之臣,要去何處自是陛下說了算,還輪不到魯王殿下操心!”
“沿海諸地百姓,自有當地官員管轄!”
朱檀的話好像踩了馬蜂窩,下麵的文臣立刻蜂擁而至,嗡嗡個沒完。
他這話直接捅到了這些人的痛處,在朝堂上大言不慚的開口是一回事,可真要身臨其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倭寇搶劫的時候,可不會管砍死的人是不是大明之臣。
麵對群起而攻的文臣,朱檀麵色始終不變,眼中卻帶著幾分輕蔑。
這些人現在吵吵的厲害,一旦把他們調去前線,必然秒變鵪鶉。
“陛下!”
此時,李善長再次叩首,口中急呼道:“發兵東瀛之事萬萬不可啊!”
“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
群臣紛紛叩首,此時眾武臣也出列,卻都跪在湯和與朱檀身後,雖並未開口,但眼中戰意卻已說明一切。
大明以武立國,軍國大事,何時輪到這些文臣聒噪了。
朝堂之上已成針鋒相對之勢,朱元璋麵色動了動,看向朱檀,沉聲開口問道。
“魯王,具體條程可有?”
“有!”